放棄高薪跑去“賣菜”,開店30天坪效翻番,新零售你得這么玩!

專欄 | 有贊零售
* 全文1786字,閱讀僅需6分鐘
“無論是傳統的街邊夫妻店,還是生鮮O2O電商平臺,都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需要,我們看到了這個機會后決定辭職創業。”
老娜夫婦去年辭去了互聯網的高薪工作開起了“菜市場”,通過有贊零售做起了生鮮新零售,開店30天就做到坪效翻1倍!

商家心聲
有贊零售的多網點、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和小程序的支持給我們提供了強有力的運營工具,不僅能輕松管理各個門店,還幫我們找到了新的賣貨方式。
1
發現生鮮市場新商機
互聯網老手離職創業
2017年,老娜夫婦還都在互聯網公司做著高管,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和優渥的薪資待遇。但憑著十幾年的互聯網從業經驗,他們敏銳地洞察到了生鮮市場的機會。
傳統的夫妻老婆店不能保證穩定的品質,很難滿足用戶日益提高的需求,并且受到電商沖擊,生存越來越難;新興的生鮮O2O電商平臺價格優勢逐漸減小,僅憑線上銷售不能跟用戶維持強聯結,用戶流失嚴重,因此線上線下結合的生鮮新零售將會是下一個機會點。
由于之前完全沒有生鮮相關經驗,所以老娜夫婦懷著自己對市場的洞察,開始走訪各地生鮮市場,從街邊小攤到發貨源頭,一家家問、一個個跑,終于摸透了生鮮的毛利、進貨、銷售等各個關鍵點,并在2018年底辭職開始了創業之路。
2
借助傳統門店輕松起步
開店一個月坪效翻倍
雖然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但老娜夫婦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畢竟還是生鮮行業的新手,貿然入局肯定會吃大虧,就想著以合作入股的方式,收購傳統門店,借助其原有的客戶等資源基礎,讓創業起步更加輕松穩步。
正巧在走訪期間結識了杭州一家生鮮門店的老板,雙方經營理念不謀而合,于是老娜夫婦注入了70%的股份收購了門店,正式開始布局生鮮新零售。
考慮到店鋪未來的發展空間,老娜夫婦不愿意和傳統收銀系統合作,經過多方對比,有贊零售不僅品牌知名度更高,作為全渠道一體化的經營工具,系統本身的使用體驗也明顯優于市面上其他產品,于是老娜夫婦將店鋪系統都更換為了有贊零售。
△ 店鋪系統更換為有贊零售
接手店鋪后做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傾銷庫存,重新布置店面,給用戶品牌升級的感覺。考慮到老儲值用戶的感受,門店牌子沒有更改,依然叫「鮮又多」,線上商城則為「小籃鮮到家」。
△ 小籃鮮到家線上商城
整頓后重新開業的第一個月,老娜夫婦就開始同步開展線上線下活動,平均每周都會有3~5個營銷活動在進行,包括限時折扣1促加購、拼團2引流、秒殺3促銷等等,豐富的活動加多重的優惠方式,迅速吸引了很多新老客的關注,當月單店銷售額近30萬,比收購前增加了近一倍!
3
社群+會員體系
綁住客戶的兩大利器
新零售的優勢在于,線下的門店讓用戶看得見、摸得著,能跟用戶形成強關聯,線上的社群、營銷工具可以維系老客,并及時同步店鋪活動消息,因此門店籌備好后,老娜夫婦就開始在線上發力。
1. 搭建熟人社群
一個小區建一個社群,一個寫字樓建一個社群,好處是一個群里的人都認識,好的產品曬評價、曬好評,會有很多人跟單。
△ 搭建熟人社群鼓勵跟單、拼單
壞處是投訴很方便,但老娜認為用戶愿意投訴是好事,群內每一次危機公關都是展現售后服務能力和與用戶互動的好時機,只要用戶覺得不好吃、不新鮮都會無條件退款,建立一種積極、負責的品牌形象,讓其他用戶日后也能放心選購,不會因為幾次糾紛就失去對品牌的信任。
2. 會員體系維護老客
用戶在小程序上注冊即可成為會員,會員的消費金額可作為積分,兌換相應產品。同時開通會員儲值?,并配合“滿送”活動,激勵用戶成為儲值會員,如“充200送18”“充500送48”等,讓用戶預存儲值從而圈住老客。
△ 會員儲值圈住老客
為了讓會員感到身份的特殊性,有些特別好的讓利活動只針對會員來做。每月28號會員日,還會發放“全場8折通用優惠券?”,吸引會員定時到店搶購。
△ 每月28號“小籃日”即為會員日
關于日常的優惠券設置,老娜夫婦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① 通過給用戶規定使用期限,提升優惠券使用率,一般規定3、5、7日內有效,提醒他們趕快用券,否則就過期了。
② 由于利潤不同,每個品類都會單獨設置優惠券,葉類菜、水果利潤更高,優惠力度大一些,肉類、水產、糧油等力度則小一些。
△ 不同品類產品設置專門的優惠券
看似一帆風順的創業之路,其實背后也是布滿荊棘。剛開始不懂行情,很多供貨商看到新手都不愿拿出好貨,被坑被騙、拿到品質不夠好的貨情況也發生過。并且,從原來的高管轉變為創業者,事事要親力親為,角色轉換帶來的心理落差……各種滋味不言而喻,但是當這些困難都一一挺過來,看到店鋪漸入軌道,銷售頻出佳績,老娜夫婦感到以前的所有堅持都值得。
識別二維碼
進店參觀店鋪

? 本篇案例使用的工具相關教程:
(1)限時折扣使用教程
(2)多人拼團使用教程
(3)秒殺使用教程
(4)會員儲值使用教程
(5)優惠券使用教程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