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操作利潤款和風格店?
↑
點擊上方「關注」可訂閱哦,再也不會錯過干貨了!
撥清概念:什么是高價商品?
最近常接觸到的問題: 某商品定價幾乎為類目最高值,卻夢想日銷百單?老朽嚇得倒吸十口空調冷氣。
聊到定價,不得不先說說店鋪的商品定位問題:

一般的商品定位分為ABC三類,分別是引流款、利潤款、形象款,根據商品的定價和利潤進行適配(非標)。
如圖所示:

=>A類引流款
特征:銷量高,流量大,轉化率高,利潤率低;
流量入口:類目、搜索,活動與首頁、付費占比較低;
對應款:基礎/大眾款(服飾箱包中的標品),例如白T恤,純色雪地靴等。

=>B類利潤款
特征:銷量一般,價格與行業均值持平,轉化率中等偏上,利潤率中等;
流量入口:類目、搜索、活動(較少)、付費流量占比接近一半甚至以上;
對應款:稍有特色及風格款,例如撞色打底衫,拉鏈馬丁靴等。

=>C類形象款
特征:銷量低,價格普遍高于行業均值,轉化率極低,利潤率較高;
流量入口:搜索、付費流量占比高(風險高);
對應款:強風格款,例如騷氣十足的絲光棉襯衫,英倫復古貼布帆布鞋。
Ps:這種一般是店鋪測款失敗后,少量付費推廣吊著自生自滅的佛系款(手動滑稽)。

“高價款”并非純粹單價偏高的商品,一般指B類款,即利潤款,定價在合理范圍,能保證利潤率,且付費推廣的ROI可控。
但類似真絲皮草的這些類目,其推廣阻礙一般是市場人群太少。
更直白地舉例:
定價500元的真皮外套對于這個類目來說,也是利潤比較薄的A類引流款,獲得一千訪客,有購買真皮外套意向的客戶可能只有5-10個,愿意買你的可能只有3-5個,也就是轉化率只有0.3%-0.5%,但獲取流量的成本是一致的,甚至因為點擊率太低導致流量成本更高。
案例說明——如何操作利潤款?
首先出場的是8號種子選手,售價69元的針織衫,利潤率45% 。


拋開日常數據不談,場景推廣的轉化率在1%左右,40%的利潤率可以讓付費推廣保持在2.5以上即可持續投放,前期甚至在2以上即可持續推廣。當然,一直保持盈利進行投放也是合理的操作。
回到全維度數據表圖,這次登場的是個女裝類目的衛衣款。

36.9元在類似款中屬于行業均價偏高的款式,利潤率40%,重點是目前沒有同款。0.1的點擊單價和10%的點擊率預示是個大爆款。
各位注意看轉化率數據(偏低),因為這是獨一無二的爆款,點擊率較高,但并非所有買家都愿意為這個高于均價的款式埋單,其次當然也是因為累積的銷量評價過少。
通過這兩個案例,如何操作利潤款的答案已經出來了,同樣用營業額(營業額=轉化率*客單價*訪客數)為目標進行拆解:
1、利潤款如何定價?
買家是否下單,一般會在產品價格和款式喜好度兩方面進行權衡。在無同款的前提下,大部分B類款(利潤款)的定價,可參考所屬類目日銷量大于20的商品售價的均值。
例如活躍(日銷量大于10)的長款毛呢外套(無皮草加持),站內均價在70元-200元,不論自身款式、成本如何,定價盡量控制在此數值之間。
Tips:降低用料品質以壓縮成本,會導致店鋪DSR下降(大部分類目亦是如此),以次充好的描述不符后果很嚴重。
2、如何提升利潤款的轉化率?
影響轉化率的因素依舊是訪客來源、商品價格、商品銷量評價、商品詳情,但對這類款式(利潤款)而言,每個因素的占比稍有不同,除了基礎的銷量評價以及詳情的賣點突出之外,更多是在于對來源的把控。
對于B/C款而言,搜索來源的轉化率明顯更高,場景的葉子類定向同樣表現優異。而提升另一個關鍵點則是在軟服務方面下足功夫,隨身聽里面高價板塊已經說過了,可移步到多大學霸說專欄下方的內容查看。
PS:利潤款容易遭受同款競品低價狙擊,這也是平臺性價比體現的宗旨(通過DSR/評分處理品控)。只要是同款幾乎都會劃入相似商品的推薦。解決方案則是自主實拍,做出風格差異化。
3、利潤款如何獲取精準流量?
前面提到,B/C類款式(利潤款和形象款)流量來源在類目、搜索和活動中競爭力較差,主力的流量獲取方式為搜索/場景推廣(力求精準),次之為類目及搜索推薦。
這類商品在流量獲取的原則為:從參差不齊的流量中篩選出商品的精準目標人群,并轉化成店鋪粉絲的過程,同時也是風格店的核心思路。
流量篩選思路有:
1. 選擇合適的場景定向,如長尾詞的興趣點、葉子類+類目資源位;
2. 搜索推廣中的長尾詞盡量降低出價,盡量避免相關大詞被廣泛匹配;
3. 商品的標題傾向于長尾詞的堆砌,用于獲取精準自然搜索流量。
關于風格店
從前面的B類款(利潤款)實操,和目前站內爆款橫行的現狀可知,平臺目前已經實現了A類款(引流款)的規劃,改革的槍口對準眼下的B/C類款也是理所當然,畢竟提升用戶粘度和對買家分層的規劃,更有利于提升平臺的用戶價值和體驗。
說得直白些,要想留住一二線城市的注冊用戶,除了用戶的篩選細分,還得有讓她們愿意消費的商品。縱觀歷史,如何撩動妹子內心,并令其產生剁手行為,唯風格店可擔此重任,首當其沖當然是女裝類目。
既然同是細分市場,按不同的買家種類可分為:

當然這張只是用戶標簽的分類簡圖,第一欄是不是很眼熟?這是場景的人群定向,也是所謂的動態標簽;
B類款(利潤款)的目標市場在于獲取消費能力中等偏上的買家(第三豎);
而風格店的目標市場在于獲取對應風格喜好的買家(第二豎),透過前面的兩個案例的轉化可知,風格店的產品價格也會受限。
隨身聽中提到,類目的風格店入口,宗旨同樣在于流量的精準而不在于多,對于B類款(利潤款)或風格款而言,更精準的流量代表著更高的轉化,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提高用戶的消費能力。
現有的獲取精準流量的手段,都是通過撒網的方式,篩選出目標人群并達成轉化的過程,還好拉新成本不高(應該說是極低)。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