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社群為什么建了就「死」,懂社群的商家都在這樣玩!
社群是商家做私域的「必備」技能,一個擁有高活躍,且用戶精準的社群,往往能更好地建立品牌的認知與賣出更多商品。
今天,有贊說將通過不同商家運營社群的案例,提煉他們運營社群的特點與價值,希望對你運營社群有所幫助。
在分享之前,你可以通過掃碼二維碼,了解社群運營的必備技能:
以下就是今天內容的分享:

輝柏嘉:做一個不賣貨的興趣群
輝柏嘉是一家來自德國的制筆品牌,從2018年開始,他們開始重視私域渠道的運營,開啟了搭建社群的建設。
在輝柏嘉的規劃里,社群是提高粉絲的品牌忠誠度,以及增加觸達粉絲的渠道,形成的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型。
它的做法:
通過包裹卡+公眾號的引導,輝柏嘉在微信端積累了 50 多個社群,在這些社群里,他們并不是把它們當作銷售的渠道,而是在里面做更多的與粉絲產生互動的運營。
比如針對粉絲地域的不同,輝柏嘉會在社群里號召舉辦線下的繪畫活動,像一些旅游景點、名勝古跡等等,在當地社群的群員都可以組織參加。
再比如,社群會和線下門店進行聯動,去年他們在上海的直營門店組織了一場繪畫教程,邀請了專家老師現場教學指導,通過這種線上引流的方式,吸引了大批群員前往門店打卡,這為門店帶去了不少營業額。
在社群的搭建上,企業微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無論是活動配置也好、交流共同也好,會顯得更高效。
另外有贊的企微助手的存在,當社群里的粉絲想交流時,輝柏嘉可以通過企微助手看到他的需求與標簽,從而實現更高的轉化效率。

徒步中國:把社群做成俱樂部
「徒步中國」是一個擁有45萬粉絲的自媒體,專門分享全國各地的徒步路線。
通過這些年的運營,它不僅開發了上百條路線,還通過有贊搭建「裝備商城」,實現會員粉絲徒步旅行「吃、穿、用、度」的零售閉環。
在搭建社群的時候,「徒步中國」首先對會員進行分類,并根據會員類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運營模式,并邀請其加入相匹配的社群里。
它的做法:
探索期會員:探索期會員是指剛接觸徒步旅行的「新手」會員,也可以理解為種子用戶,這部分會員主要來自公眾號新關注的粉絲和通過熟人介紹關注徒步旅行的用戶。
針對這部分用戶,徒步中國會邀請他們加入至「新手群」。在具體的運營中,徒步中國會不定期的分析徒步相關攻略和裝備,另外也會通過視頻號直播來教授徒步的注意事項。
通過這些「孜孜不倦」對指導和分享,這部分會員往往能對徒步旅行的喜愛進一步提升,同時基于對徒步中國的信賴,在進行第一次徒步旅行時,路線和裝備甚至保險都會在徒步中國的微商城里選擇購買。
成熟期會員:成熟期會員是指徒步中國的忠實會員,這部分會員已經不需要通過內容進行教育,他們已經對「徒步中國」這一IP頗為信賴。
針對這部分會員,徒步中國會把他集中在個性化推薦上,比如說根據地域的不同,將他們拉進不同地域的社群里,根據徒步愛好的不同,將他們拉進「7天」、「15天」等不同類型的徒步群中。
對于這部分會員的社群運營策略,更加集中在「服務」上,比如分享更好的徒步產品。
衰退期會員:衰退期會員是指對徒步旅行已經不再感興趣,近1年都沒有參與或購買過徒步相關產品的會員。
如果這部分人在社群里,徒步中國會考慮通過「重新激活」的方式來盤活這部分用戶。做法是,通過一一詢問這些會員的原因。
對于一些「工作忙、沒時間」的會員,那么會被納入「待激活」的分類中,日常會通過一些簡單的問候和內容來維持聯系。
而對于一些對服務有意見的會員,則會收集他們的意見,從而改進整體的服務。同時將改進的效果同步給這部分會員,達到「再次激活」的目的。

咚吃:將社群打造成「打卡圣地」
「咚吃」是一家售賣低卡正餐的快消品牌,它的產品采用冷凍預制菜形式,周期訂閱式的配送。截至去年,咚吃已經服務20萬用戶。
在經營的過程中,「咚吃」通過客服添加、包裹卡等方式,將用戶引導至私域,實現私域加粉率 80 - 90 %。這其中,社群運營是關鍵所在。
它的做法:
「咚吃」在搭建社群的時候曾走過彎路,早期他們建了很多興趣類的社群,比如寶媽群、愛美群等等,但是發現運營起來沒有什么價值,慢慢就「死」掉了。
這背后的原因是,通過興趣來分,用戶即便互動也是根據興趣來進行,但這與「咚吃」本身減肥的訴求并不相符。你可以理解為,原本一群人是想來減肥的,但偏偏被加入了「美妝群」。
后來「咚吃」轉變運營方向,明確客戶進群的目的就是為了「減肥」,所以在新社群的搭建上,重點運營減脂打卡群、交流群,群里我們會設置運營人員為班主任,還會讓活躍的客戶當班長,平時做群管理。
這之后社群運營效果變好很多,每天會看到很多客戶在群里自發曬吃的、做試餐反饋和互相換餐,群里氛圍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咚吃」從不在群里不做銷售動作,只做和用戶交流的平臺,鼓勵客戶在群里曬吃的,打卡減脂。同時咚吃也會搜集客戶對菜品問題的反映,反饋給產品部對產品進行優化。

奧利奧:把社群當做產品研發部
作為家喻戶曉的品牌,奧利奧在公眾號里設置了「寵粉福利群」,以此將用戶沉淀至社群。
盡管加群的入口是在公眾號—菜單欄里,需要用戶主動發現不做可以的引導。
但是這樣加群的用戶,往往可以被定義為「奧利奧的忠實用戶」。
除了日常的社群運營,奧利奧會讓社群用戶以咨詢、試吃等方式,參與「產品研發」。
比如在與社群粉絲的溝通中,奧利奧發現大部分粉絲對控糖比較明確的需求,由此可見,「0糖奧利奧」這可能是一個尚未發掘的市場。
于是,奧利啊在社群端率先推出了「0糖奧利奧新品」內測,最終測試結果符合預期后,奧利奧最終將這款「0糖奧利奧」推廣至全渠道,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總的來說,奧利奧的社群運營,目的并不是為了提高銷售額、增加復購,而是看重的是私域從新品測試,最后反哺公域。
總結
以上就是今天有贊說分享的 4 個社群運營案例。
這四個商家來自不同領域,社群的目的大相庭徑,但是這就是私域的「魅力」:商家可以根據自身經營的目的,去計劃不同的私域運營。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流量積累是一個重要且道阻且長的過程,你可以通過下面這個課程進行學習: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