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星巴克、西貝學會員營銷,揭秘付費會員卡背后的小心機!

未來營銷競爭的焦點是產品后面的文化與情感,而基于“文化與情感”的會員營銷將成為未來營銷的主旋律。
對于餐企,會員制的精髓在于通過客戶忠誠計劃將服務、利益、溝通、情感等因素進行整合,為會員客戶提供獨一無二的具有較高認知價值的利益組合,從而與客戶建立起基于感情和信任的長久關系。
海底撈、西貝、喜茶、奈雪、星巴克、麥當勞等頭部餐飲品牌早已開展會員營銷了,論會員數量,百勝都已經破2億了,喜茶5000萬,奈雪4000萬,西貝2000萬。

會員營銷都已經開始分層分級管理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收費會員的玩法,以星巴克和西貝為案例來解析。
不管是傳統品牌還是新餐飲品牌
為什么都在推付費會員?
近2年,我觀察到一個趨勢,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推付費類會員卡,傳統品牌如肯德基的大神卡、星巴克的星享卡、Costco付費會員制,西貝的黑金卡。
不管傳統品牌還是新型互聯網品牌,大家紛紛開始做付費會員,并且呈現從免費會員到付費會員、從高門檻付費會員到低門檻付費會員的趨勢,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探究這個問題背后的原因,首先我們了解下付費會員一般有哪幾種做法。
付費會員共有兩種類型:
1、一卡全包
購買了會員卡后,將享受全場免費使用或擴大聯盟使用場合,比如西貝的付費會員卡,無需再額外付出費用,即可享受五大品牌的權益。

2、一卡購權益
購買會員卡后,相當于購買的是權益,如果需要購買商品/服務,需再額外付費,比如星巴克的“夜游神卡”——

“夜游神卡”權益
咖啡因影響睡眠,很多人都不會選擇在晚間去喝一杯咖啡。“夜游神卡”就是在提升晚間消費,里面有九張優惠券,每個都是30天有效期,專門針對夜間時段。
兩者的區別在于,如果商品或者服務本身的邊際成本很低,一般用一卡全包制,反之用一卡購權益。
當然,邊際成本高的商品或服務也可以用一卡全包制,只是從成本角度上考量,會員卡費用會非常高,導致入會門檻極高。
所以,綜合考慮,一般會采取一卡購權益的方式,以較低的門檻引入會員,并通過權益來持續拉動會員的復購。
星巴克的會員卡,
消費者真的賺了嗎?
如果你愛喝咖啡的話,每次在星巴克柜臺點餐的時,店員總會不忘推薦辦理星享卡,辦理后這杯咖啡可以免費升杯/打折,如果買多杯的話,店員的話術還會相應調整成,辦理后可以享受買一贈一,咋聽起來,可以省不少錢吧。

星巴克的會員卡,叫星享卡,一般一張星享卡價值88~98元(白卡88,帶圖案98),里面主要的優惠有:
三張買一贈一券、中杯升級券、一張早餐咖啡邀請券,按中杯咖啡30元計算,30*4(3張買一贈一+1張早餐券)+3(中杯升大杯券)=123元。
算下來,好像真的賺到了,然而,不要忘了,你已經提前付了98元,相當于花了98元,提前預約了8杯咖啡。
你必須買夠8杯咖啡才享受到所有優惠,并且假設你真的買夠了8杯咖啡,你需要額外付出30*4=120元,加上之前付出的98元辦卡費,120+98=218,相當于218/8=27元,每杯省了3元,真的省錢了嗎?
其實沒有省多少,關鍵前提是1)你必須喝夠8杯咖啡,2)一次性買2杯(買一贈一)才能享受到優惠,細細想來,它的條件是相當苛刻的。
然而,對于星巴克來說,它幾乎不付出任何成本,通過一張付費會員卡的轉化,就提前鎖定了消費者8杯的消費,同時后續可每消費一筆,基于會員身份積累星星獲得更多的權益,讓這些消費者成為重度粘性群體。

那么,我們來分析下付費會員卡運用哪些心理因素促進高轉化?
付費會員從引導入會-付費轉化-使用留存-退出的整個環節,過程運用了哪些心理學來促進了整個環節的高轉化?
1、引導——壓力下的「潛意識」瞬間決策
當提到“會員”,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優惠”、“特權”,當店員引導你辦理會員卡的時候,在極短的瞬間,需要決策出是辦理還是不辦理。
潛意識會告訴你,如果不辦理,基于過往的會員卡=省錢的經驗會損失,所以你會在壓力下會選擇去辦理。尤其是當會員費較低的情況下,加之店員結合本次的購物能省錢口播的推波助瀾。
許多會員卡動輒一年起充,會費有的高達100元,消費動力太低。星巴克等包月1個月9.9元,消費者心里一算,買兩三次就回本、又不貴,選擇的幾率更高。
在線上,如果品牌主推付費會員卡,最好的方式是放在下單頁,將本次訂單能省多少錢直接明顯地表達出來,將能大大的促進用戶的辦理轉化。
以上,在用戶觸點的引導環節,應用了潛意識的瞬間決策+損失厭惡,讓用戶在壓力下快速的作出辦理的決定。
2、轉化——價格錨定下的選擇
會員卡的定價也是一門學問,通常會采取第一個月低價試用+連續包月+隨時取消,這里運用了3個有意思的心理決策因素:
以極低的試用價格,降低消費者的首次體驗門檻
以瑞幸的推過的會員為例,首月免費體驗,下月續費方才收費。
運用差異化價格錨定,加速消費者的決策
除了首月試用價,還會輔以參照定價,如設置單月卡,季卡、年卡,用較高的定價參照物,來幫助用戶快速的作出品牌主推的「首月試用+包年」選擇,通常,可選范圍控制在2~5個,太多的選擇會讓人放棄,適度的選擇,會讓用戶有主導權和成就感。
星巴克、奈雪、肯德基、麥當勞都在推包月:9.9元/月,門檻低、決策成本也低。
星巴克專星送免外送費月卡,叫“外賣俠神卡”,售價19.9元,每日一單免配送費,30天內有效。

麥當勞力度更大,購買麥樂送月卡,每天可享受2次免配送費,新用戶8.8元/月,次月14.8元。
無壓力隨時退出
連續包月,都會附帶一句“隨時取消”,這是一句多么有威力的話,想想你有多少商品是因為7天無理由退換貨而無壓力消費,到貨后卻并不會去無理由退款。給用戶留有退路余地,反而會更容易贏得用戶。
3、使用——忘不掉的沉沒成本
經濟學中,理性人在做當下和未來的決策時,應該完全忽略過去的沉沒成本。
然而,試想這樣一個場景,當我們在餐廳吃飯,吃不了的時候仍然撐著也要吃,因為不吃會浪費,完全不顧肥胖或者不健康,這時候就是沉沒成本在作怪,付費會員卡也一樣。
當我們在選擇去A還是去B消費的時候,如果購買了A家的會員卡,那么往往即使想去B店,也會改成A店,這就是沉沒成本的作用。
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在做決策的時候,是拋棄不了沉沒成本的,而付費會員卡的「付費」正是將沉沒成本應用到了極致。
4、退出——改變現狀的惰性
還記得我們購買的會員卡,是隨時可以取消的吧,然而,往往會因為惰性,以及習慣了會員卡帶來的便利性和優惠,而不去取消,改變現狀的惰性+習慣的力量,會讓會員費持續自動續費。

以上是透過星巴卡會員卡,分析付費會員是如何運用心理學,從用戶觸點-轉化-使用-留存中起到的作用。
在這里,也建議你去嘗試分析一個產品,不管是自己做的或者同行優秀的產品,從用戶全生命周期去看,哪些環節做到了讓用戶不斷上癮的機制,哪些環節是可以去嘗試的機會?
從200萬至1000萬
西貝的會員增長秘籍
餐廳進行會員營銷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吸引新顧客,提升營業額么,還是為了儲值回本?
“不,都不是!”西貝前會員營銷經理楊昭說。2015年—2018年期間,他就職于西貝,擔任過會員營銷經理等職務,見證了西貝會員由200萬到1000萬躍升的全過程。
但是,西貝在起步期,是如何做會員營銷的呢?對我們中小企業來說,學習的意義更高!
1、數據劃分顧客等級
西貝會員營銷是從2009年開始做的,2018年達到了1000萬,但是,這一數值在2014年和2016年,只有不到50萬和200萬。據楊昭介紹,西貝的會員招募,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 實體會員卡(2009—2014年),以服務員推薦辦理為主,會員總量為50萬;
二、 微信掃碼會員(2014—2016年),通過掃碼或關注微信公眾號拉新,會員總量為200萬;
三、全渠道會員(2016—2018年),主要是之前基礎上,增加了掃碼點餐、支付即會員等方式,會員總量突破1000萬。
經過前期粗放式的會員管理階段,西貝的會員營銷在2016年之后,開始形成系統化和體系化,而這也離不開數據的作用。
楊昭總結說,會員的生命周期分為五個部分: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休眠期和流失期。

實際上,如何區分這五個階段,數據的作用舉足輕重。
以顧客的消費頻次為依據,可以通過一個公式:消費頻次=消費周期/平均消費天數,來分辨新老顧客。
楊昭以90天為周期,統計數據得出,回頭客平均消費周期為30天,那么,在90天內,回頭客的消費頻次就為:90/30=3次。
以此為根據,可以劃分不同顧客等級:
新 客:90天內只消費過一次
回頭客:90天內消費頻次低于平均消費頻次,即少于3次
活躍客:90天內消費頻次高于平均消費頻次,即多于3次
沉睡客:連續兩個平均消費周期未消費,即兩個月(60天)沒有光顧
流失客:連續兩次未喚醒消費的顧客,即兩個月(60天)內發送促銷活動,也沒有到店消費。
2、不同等級顧客的營銷方式
確定了顧客等級,運營人員就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
1)新客營銷措施
方式:推薦儲值卡,分為500元、1000元和2000元三個檔次。不同等級,贈送不同價值的菜品。
目的:通過儲值活動,用短信、微信消費提醒,促進新客回頭,提高顧客復購率。
2)回頭客營銷措施

方式:在淡季、節日、新品上市等特殊時段,贈送低價值的滿減券(消費滿200,送50元代金券),優惠有效期短,一個星期左右。
目的:特定時期推促銷活動,能夠喚醒顧客到店,提升活躍度。對于回頭客來說,滿減力度不宜過大,這樣才不會造成餐廳品牌廉價的感覺。
3)沉睡顧客的喚醒措施
顧客如果只來過一次,或者長時間不來,也就進入了沉睡期,需要采取不同措施,來喚醒他們。
A、新客沉睡應對方案:
方式:只在淡季推送,低價值的滿減券(滿150元,送30元代金券),優惠期長、限時間段,一個月左右。
目的:西貝人均單價在80—120之間,150元價格設置不高,一個人消費不夠,兩個人剛好超過一點,價格對沉睡的新客,有一定的吸引力。
B、回頭客沉睡應對方案:

方式:每兩個消費周期(60天),推送高價值的滿減券(滿200元,減50元),但限時段,只在周一到周五使用,為期一個月。
目的:對于回頭客來說,提高折扣力度,有利于刺激他們到店消費,限時段能夠提升非高峰期的營業額。
C、活躍客沉睡應對方案:
方式:每個月推送,無限制額度的代金券或菜品券(如贈送西貝面筋兌換券,無最低消費也可使用),不限時段,周期長,在一個月左右。
目的:通過無門檻的活動刺激,吸引活躍客到店消費,贈送菜品可以是門店熱賣菜。
3、1000萬會員的新營銷方式——VIP會員維護
因為通過數據劃分不同等級的顧客過于繁瑣,在2018年初,西貝又重新將會員設置為三個層級:顧客、普通會員和VIP。
其中,顧客沒有任何權益,普通會員可以有積分兌換、生日券等特權,VIP會員則享有會員價、服務特權、商城特權等多項福利。
而要成為VIP會員,需要交納299元的會員費。因為不同等級的顧客忠誠度不同,西貝的VIP會員主要針對回頭客使用,通過深度利益綁定,將他們轉化成活躍顧客。
VIP會員維護辦法:
方式一:新品上市促銷。例如松花魚上市,通過短信或微信推送消息,菜品原價139元/份,會員價119元。
方式二:會員專享特權。周一到周末,向會員推送不同的半價菜品,吸引他們到店,周一可能是西貝面筋、周二可以是黃米涼糕······

方式三:建立VIP顧客微信群,提升線上互動頻次。
針對VIP客戶,可以建立不同地區的微信群,定期分享優惠信息。或者一些線下活動,優先邀請VIP參加,比如西貝之前水盆羊肉上市之前的菜品品嘗會。
最后,楊昭總結說,餐廳會員營銷活動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改變,由最初的經營產品到經營顧客,“每一個營銷活動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提升營業額,而是為了維護好顧客關系,但最終的結果,會間接幫助提升營業額。”楊昭說。
總結
私域會員對于企業營銷來說,是重中之重!
會員卡又開始流行“包月”了。 據說奈雪包月9.9元/月會員一天能賣出2000張,還能刺激復購,客單價也顯著提升。
常規的“包年玩法”推廣難度大,一旦涉及到購買,顧客的支付意愿就低了。
除了這些,會員卡還有新奇、有趣的玩法?
推付費會員卡,餐飲店該怎樣合理計算成本和收益?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