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實現15倍增長,永璞咖啡做對了什么?
當企業只有30萬啟動資金的時候,如何既把產品生產出來,還賣出去?永璞為何會想到用一個石獅子作為IP形象?如今它還打造了一個不賺錢的小島生態,這又是為什么?在2021商業評論管理行動力峰會上,永璞咖啡創始人鐵皮分享了品牌打造的心路歷程,周宏騏教授對這個案例做了精彩點評。
作為一個設計師,同時也是一個創業者,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作為一個消費品品牌,永璞成長至今的三個階段。
靠聯名賣貨解決生存問題
2014年決定創辦永璞的時候面臨很大的挑戰,當時我們只有30萬啟動資金,如何既把產品生產出來,又把它賣出去?
一開始我們明確了自己的定位——要做方便大家喝的咖啡產品。先從掛耳咖啡開始,當時市面上已經有不少掛耳咖啡,就必須要思考如何將掛耳做出差異化。
后來,我發現很多插畫師都喜歡喝咖啡,并且很多插畫師的作品都是線上虛擬的,但他們一直希望能有自己的產品,因為插畫師的粉絲非常愿意購買他們的產品。
我和團隊最終決定用和插畫師聯名共贏的方式起步。
聯名是這一階段最主要的賣貨方式。2015年,我們和插畫師“小崽子劇場”第一次聯名,產品推出當晚就取得了2萬塊的銷售額,這款聯名產品還讓我們在豆瓣也火了起來。
后來,我們又出了村上春樹、《繁花》、奇葩說等聯名款咖啡,我們甚至還和電影《少年的你》進行聯名??梢哉f,聯名解決了我們早期的生存問題。
與此同時,在聯名的過程中,永璞也擴大了品牌影響力,建立了初步的消費者認知。
不過,隨著聯名越來越多,我們也在思考,如果去掉“永璞”兩個字,別人還認識我們嗎?也有朋友問:你們到底是一家設計公司,還是一個消費品公司?

開始創立永璞的時候,曾經要求同事們具有設計公司和廣告公司那種洞察市場、洞察用戶需求的能力,但我們畢竟是一家賣咖啡的公司,所以,必須要考慮一個問題:做消費品,我們的壁壘是什么?
是產品嗎?不,我們認為是品牌。而品牌的壁壘,核心是建立消費者的信任,這個信任主要依靠情感來聯結。
在研究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情感聯結的時候,我發現日本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
比方說熊本熊,大多數人是先知道熊本熊后才知道熊本縣的,因為熊本熊可愛友善的形象,大家會覺得熊本縣一定是個有趣有溫度的城市,這也助推了當地的旅游業發展。
沿著這個點,我們覺得打造一個品牌吉祥物是非常適合永璞的,再加上2019年我們決定要做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咖啡品牌。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一個中國特色的吉祥物,龍、鳳、熊貓還是……后來,我們想到一個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的吉祥物——石獅子,這既是一個中國文化的符號,同時也比較穩重,符合我們團隊做事情的風格。
但是石獅子比較冰冷,且有距離感,我們的用戶絕大多數是女性,所以最終我們將它設計得比較萌一些,并且給它取名“石端正”。
端正也是永璞的價值觀之一,我們要做端正的團隊、端正的產品,石端正也成了我們的視覺錘。所以現在和其他品牌聯名,即使沒有永璞二字,因為有石端正,也很容易被識別。
比如,我們和格力高的聯名就以石端正為視覺中心,大家發現把永璞的Logo去掉,依然知道這是永璞的產品。最近,我們和騰訊的IP品牌做了一次聯名,使用了飛行棋的概念,這個產品剛剛上線,即將開始銷售。
不只賣產品,還要“賣”生活方式
大家都說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消費品來說更重要。但是生活方式不能只是嘴巴上說說,還必須讓用戶感知到。
為此,我們做了很多周邊產品,讓用戶真正體會到和永璞相關的生活方式。比如杯子,這和咖啡是關聯的;喝完咖啡,一定得洗杯子,所以我們又做了石端正造型的海綿擦……
我們還做了很多有溫度的東西,比如抱枕和地毯,今年春天我們還做了櫻花系列產品。

大家會發現,這些周邊都是非常常見的物品,但因為有石端正這個IP在,就給周邊附加了更多的情緒價值,讓周邊也變得更加具有差異化特性。
我們的周邊只送不賣,且是限量的,還具有了稀缺性。有時候,在周邊贈送的時間點上,很多用戶會為了周邊而購買更多的咖啡,更多次的復購,又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用戶的黏性。
打造小島生態,品牌文化輸出
2020年底,我們思考要打造永璞生態,進行品牌文化輸出。
于是,我們建立了一個虛擬小島——永璞小島。這個小島上有很多的功能,比如我們在島上設立了“端正幣”,端正幣可以兌換周邊,很有可能在我們的線下店開張后,端正幣還能兌換咖啡。
另外,我們還設置了非常多的活動,獎勵用戶虛擬徽章,這種獎勵的效果非常明顯。
很多人都有經營一家咖啡館的夢想,所以我們還在小島上上線了“小島咖啡館”。
有趣的是,粉絲們不僅可以在這個虛擬咖啡館里開發一些創意的飲品,在現實生活中,這些飲品也可以復刻出來,所以又有了線上和線下的聯動。
我們還做了很多品牌不愿意做,甚至看起來有點過時的事情。比如我們做了實體的月刊——《島民月刊》,到目前為止已經做了八期,印刷超過150萬冊。
這是一本幾乎沒有永璞廣告,只有真正內容的雜志。比如我們會去介紹一個有趣的插畫師,一家有趣的小店,一些有趣的產品,所有的設計、所有的素材,以及所有的插畫都是我們自己在做。
我們公司有一只名叫“皓鑭”的貓,是我們的團寵,在這個月刊里,我們專門為它做了系列的漫畫,希望通過這樣的漫畫來傳遞永璞的公司文化。
此外,我們還邀請了一個樂隊,為小島創作了主題曲,名字叫《小島上的星光》。

雖然目前我們還沒有真正的線下店,但是做了很多線下活動,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靈感藝術節”,今年已經舉辦了第三屆。
參與者全都是插畫師、藝術家,每次活動,他們都會創作一張海報,這其實也給永璞帶來更多的傳播和推廣。
我一直覺得,品牌的長遠發展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團隊,而是要和更多的用戶一起共創。比如邀請用戶創作石端正,短短半個月的活動卻收到了上千幅用戶的返圖。
在今年的開學季和中秋節,我們邀請用戶以石端正為主角進行繪畫,有些畫非常專業,有的用戶雖然不是專業畫手,但是能看出非常用心。
除了畫,我們還和用戶在環保方面進行一些共創,比如說把快遞盒、包裝盒進行再利用。
用戶們把快遞箱、包裝盒做成了各種各樣的收納盒,有的還做出了非常厲害的裝置,這種看似沒什么商業價值的互動,在永璞看來卻意義非凡。
作為一個咖啡品牌,供應鏈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我們通過投資和深度綁定供應鏈,加速了產品的創新和迭代。
2016年,當永璞決定做咖啡液的時候,我們找到了青島的一家工廠并投資了它。
2017年下半年,我們在國內開創了便攜咖啡液,奠定了當時在咖啡液賽道的起點,但后來,我們需要解決咖啡液的常溫化問題,于是遠赴日本找到了合作伙伴,簽下了中國區的獨家合作,最終在去年推出國內第一款閃萃技術的常溫咖啡液。
我們在上海還有一家全資的工廠,可以做一些靈活的定制,去年的圣誕禮盒就是我們自己工廠完成的。
從2019年、2020年一直走到2021年,我們在3年的時間里實現了15倍的增長。在我們看來,打造一個品牌的IP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我們堅信它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周宏騏點評
能跑出來的新創品牌,在營銷上要成功,一定會有新奇特的地方,永璞也是。那么,永璞的新奇特在哪?
首先來個靈魂拷問,永璞賣的是產品價值還是情緒價值?我認為都不是。
當我們追溯創始人鐵皮創業前的經歷,就明白他積累了哪些關鍵資源和關鍵能力,以支持他創辦新品牌。
鐵皮是中國美院設計專業出身,在創辦永璞前曾在別的咖啡品牌工作過四年。從商業模式用“資源變現”的角度來看,他把人生的關鍵資源和關鍵能力加在一起進行變現。
也就是說,他把“咖啡、IP及文化”結合在一起,讓“產品價值和情緒價值”二合一,成為他創業的“變現內容”,這是永璞新奇特的地方。
不過,最初的永璞重心并不在咖啡的產品價值,更多是在情緒價值上。后來設計了石端正這個可植入消費者心智的視覺錘,再通過聯名跨界,讓品牌進一步成長。
聯名營銷的底層邏輯,是通過與另一個品牌推出短期的跨界產品,讓兩個品牌的用戶都有驚喜。除了鞏固自己的圈層用戶,還能去觸達另一個品牌所擁有的圈層,本質上就是一種圈層營銷方法。
比如和認養一頭牛聯名,永璞原有的用戶可能只喜歡石端正,但聯名后就跨到了認養一頭牛的圈層里,這種方法已經不再遵循傳統的、僅針對某一種目標人群的STP營銷方式(細分市場、選擇目標市場、產品定位)了。
我認為,未來的商業世界會有更多的圈層營銷,這也是興趣電商的底層邏輯。
永璞很會聯名,那么聯名對品牌而言究竟有什么作用?我認為可以達到三個目標:
1. 當兩個品牌聯名時,兩邊粉絲看到有趣有創新的跨界,就會自傳播,讓品牌在社交聲量上始終保持高動能。
2. 聯名產品要傳播的好,必須有強場景文案,把重要的關鍵詞置入文案中,讓內容平臺的數據算法去識別關鍵詞,尤其是“關聯的關鍵詞”。
例如把永璞、認養一頭牛、咖啡、牛奶,這幾個詞關聯在一起,算法在推薦分發的時候,就可以把永璞咖啡推給喜歡牛奶的圈層,這是線上傳播破圈的重要方法。
3. 當聯名走到線下的時候,邀請兩邊粉絲一起參加活動共創,會不斷在粉絲心智中積累對品牌創新、雙品牌推出稀缺爆款的認知。
最后,我們發現許多新銳品牌都會轉為“生活方式品牌”。
就像永璞,因為產品好,努力不讓產品降價,設計出許多不同生活場景下的“文化創意周邊”,在銷售咖啡時贈送,等于給用戶更多福利,同時強化消費者對品牌高級感的感知。
而且,用戶會為了收集不同場景下的周邊,而不斷購買咖啡,這又成了一個“螺旋向上”的故事。接下來, 永璞的故事還會如何演變?想象空間非常大。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