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線上銷售占比達50%,這個化妝品店如何兼顧線上線下渠道?
早早構建好線上平臺的億莎,用疫后的業績展現了提前布局的重要性。在后疫情時代,億莎將圍繞線上和線下進行高度融合,將其打造為互聯網化的實體購物大平臺。
如果把化妝品行業比作潑墨山水畫,那早年間的遼寧億莎化妝品店,就是畫中的潑墨部分,是極其厚重的一筆,一度在美妝行業有“南嬌蘭、北億莎”之稱。
自1995年開出首家店以來,億莎憑借先進的連鎖經營業態和網絡,加之強勁的銷售能力,與國內外眾多知名廠商結為品牌聯盟,其中包括歐萊雅、美寶蓮、資生堂等在內的1萬余種護膚品、彩妝品、香水、個人護理產品。目前,美妝方面覆蓋了供應鏈鏈、電商、自有品牌等等。

億莎集團董事長助理 杜建強(右二)
隨著美妝市場的多渠道發展,如何在渠道競爭中占據優勢,無疑是提前布局,摸透各渠道間的流量入口。早在實體店尚未關注到與線上結合時,化妝品連鎖店億莎就花費大量的精力投入線上建設。這也使得其在疫后,面對消費習慣的改變,業務能夠迅速嫁接到線上渠道。
用戶思維
顧客用什么,億莎就賣什么
回頭看億莎這26年歷程,一直是走在零售的最前沿,推出自有品牌、引入資本、打造跨區域連鎖等等,就是最好的注解。
當前,化妝品店對自有品牌的“執念”很深。而億莎的自有品牌,則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自2000年推出自有品牌真百代,目前SKU已超過150個,涵蓋水、乳、精華、潔面等品類,一直以來在系統內占據著銷量前三。除了直供公司旗下店鋪外,全國很多店鋪都有上架該產品。
近年來,資本對美妝市場的追逐有目共睹,一些店鋪特別是新物種門店在資本的助力下,迅速打開聲量得以壯大,如妍麗、ONLY WRITE等等。“事實上,億莎是最早引入資本的連鎖店鋪,在2012年就引入君聯資本。”億莎集團董事長助理杜建強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 。

拿到資本之后,億莎開啟擴店模式,一度在北京布局了30多家,最高峰時候全國店鋪超過200家,其中在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均有店鋪,形成了美妝行業跨區域性的連鎖店鋪。
2014年,當大多數化妝品店還在享受“CS渠道黃金十年”最后的紅利,億莎就關注起了移動互聯網在國內的發展,基于對O2O零售趨勢的理解,億莎提出全面互聯網化。
杜建強表示,由于移動互聯迭代快,為了保證同步,億莎既與微信及支付寶保持緊密溝通,也與行業領先的第三方服務商建立了合作關系與業務往來,定期進行交流互動,以不斷提升億莎對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認識。“用戶在哪里,億莎在哪里;用戶用什么,億莎賣什么。”他用這句話極其精要地概括出億莎的最核心理念。

直播帶貨+線上商城
疫情期間業績影響甚小

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線下美妝店鋪關門停業,一時間紛紛嘗試以直播和線上賣貨彌補門店的業績。記者注意到,百強連鎖店鋪內蒙古旺香婷、安徽省的美林美妝、江蘇萬色店對此都有嘗試,其中旺香婷董事長黎明更是親自上陣做直播。
“其實我們是業內第一批做直播的店鋪,后來更多的店鋪開始嘗試,當時我們也觀察到了這個趨勢。”杜建強告訴記者,在疫情影響開始蔓延的2月底,億莎就已經在愛逛平臺聯合一些品牌,試水直播賣貨,成為該平臺美妝店直播人氣的TOP3。
他透露,門店和歐萊雅、自然堂等品牌合作的專場直播,最高能帶來50萬以上的人次觀看。“這絕對是線下羨慕的流量,這也使得在疫情期間,雖然億莎的店鋪閉店,卻沒有停業,店員在家里通過直播、微信端、社群賣貨。結果在閉店的兩個月里,有些店鋪的業績甚至出現增長。”杜建強表示。
談起那段期間的店鋪經歷,杜建強仍舊記憶猶新。“那時加微信建群,做直播賣貨,比平時還忙。員工的積極性也很高,上午線上賣完貨,下午去店里打包發貨。”通過店鋪和線上的結合,杜建強發現,客流并沒有減少很多,只是入口發生了改變,疫情把他們集中到了線上購物。

面對危機的強勁抗風險能力,得益于億莎快人一步的數字化布局。
自2015年億莎開始“全面互聯網化”以來,就加快了對線上的建設。除了搭建線上商城之外,門店也為每位員工配工作手機,專門運營達人號、個人微信號和企業微信號,以此與消費者產生緊密的聯系。
其中的“億莎微信購”,正逐步形成品牌,深受用戶歡迎。基于連接,億莎現在為用戶提供7×12小時在線客服,與粉絲實現最大化的充分溝通,以到店自提、快遞上門等各種方式滿足新生代顧客的需要,吸引更多的線上用戶、移動用戶來到億莎。同城半日達、省內次日達的物流服務目標,也正逐漸形成億莎另一極具競爭力的優勢。
在疫情之前,億莎的線上銷售占比能達20%-30%,疫情之后,隨著消費者線上購物的習慣養成,億莎目前銷售占比能高達50%,儼然已經是一家結合了線上和線下的區域美妝銷售大平臺。
重新定位升級形象
億莎店鋪漸顯年輕化

一直以來,因地域特色和市場習慣,億莎店鋪的定位都是中低端消費,面向大眾消費群體。但一方面,隨著消費升級,進口品浪潮襲來;另一方面,拼多多、淘寶特價版等主攻中低端市場的電商平臺崛起,億莎意識到門店轉型升級的必要性。
2017年前后,億莎對店鋪進行了全新的升級,以中高端的定位風格來打造店鋪形象。此外,對產品結構,也進行了較大的調整,這場轉型耗時兩年,截至2019年才全部升級完。
記者在翻新的YESA億莎全球購店看到,該店整體呈現簡約風,淺灰色的店鋪的主色調,以中島背柜陳列的是各種彩妝產品,自由式的選擇試用,契合了當前潮流美妝店鋪的風格。綜合來看,這些升級符合市場的變化,也滿足了互聯網化之下消費升級的需求,適應了渠道的變化。
此外,為了給店鋪增加“年輕”的元素,對網上火爆起來的產品,會以最快的速度引進到店鋪。“一般情況下,億莎和各大品牌都有合作,供應鏈比較完整,網紅品只要保證產品安全正規的情況下,會很快加以引進。”杜建強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之后,當線下終端開始注重服務體驗時,億莎在2018年就已經有意增加體驗零售,隨著這一塊內容的深入,去年下半年,億莎開始嫁接護理服務,在逐步導入護理的同時,以項目和產品為導向,為消費者解決肌膚問題。
當前市場有唱衰線下的聲音,杜建強認為,CS渠道面臨的最大挑戰,一是外部市場的變化,其中包括競爭格局、消費習慣,客流下滑,電商的火爆等等;二是內部的原因,主要就是自身能力的建設,這才是核心的挑戰。
在他看來,所有的困難只是考驗自身解決困難的能力。“既然外部的市場環境變化如此激烈如此快,在這種情況下,化妝品店就需要有快速反應的能力,才能讓生意穩健下去。”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