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品牌、千家門店聯合做產品創新,掀起了怎樣的植物飲料熱潮?
用燕麥奶做奶茶,這個每年都被預判要流行的產品元素,今年又搞出了新事情。
從9月底開始,鮮芋仙、椿風養生茶飲等7個品牌和OATLY一起,開啟了一場“植物X植物”的產品創新。
11款新品、千家門店,能掀起一陣怎樣的植物基熱潮?

千家飲品店聯合,
玩了一把“超級植物聯盟”
從9月底開始,在上海的茶飲店,就開始能高頻看到燕麥奶的出現。
這是OATLY聯合注春茶飲、交茶點、鮮芋仙、另茶、椿風養生茶飲、雅克雅思、甜木屋等6個茶飲品牌、1個烘焙品牌舉辦的“超植聯盟”活動。

這幾個月里,這些品牌會相繼推出一款植物原料和OATLY燕麥奶組合搭配的產品,在一共近千家門店里打造一場植物X植物的“超植聯盟”。
比如鮮芋仙推出的紫薯芋頭系列3款產品中,特意出一款紫薯芋泥燕麥奶,在其680家門店推出;椿風發揮養生茶飲特色,將枸杞山藥等養生元素和燕麥奶組合。
另茶用燕麥奶做出一款桂花龍井燕麥奶茶,選擇秋天的桂花和龍井茶與天然的燕麥搭配。這款產品推出20多天,在所有產品中銷量排到第5。

雅克雅思分別運用今冬的流行元素板栗、開心果,打造板栗燕麥奶和開心果青稞燕麥奶。
還有交叉點的黑芝麻燕麥奶,和注春蕎麥+燕麥奶的麥麥奶茶。

不僅是飲品,烘焙品牌甜木屋也用燕麥奶與小麥結合,做出更健康的燕麥吐司。
總之一句話,不管是板栗、開心果,還是枸杞、黑芝麻,用燕麥奶和另一種植物原料搭配,進行谷物復合,做出一款更具健康和飽滿感的產品。
通過7個品牌的聯合造勢,也為“植物X植物”的組合賦予新的話題,表達出一種產品態度——在消費者喝到植物飲品的同時,傳遞給他們植物的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
讓這些產品和理念被看到,在這7個品牌的公眾號、小紅書、大眾點評等線上平臺還統一進行了“超植聯盟”的宣傳,在線下近千家門店的臺卡、海報、電視屏幕里,植物基風潮、谷物概念也刷足了存在感。
燕麥奶,正在迎來新一輪流行
實際上,打造出燕麥奶的勢能,不是OATLY的第一次動作了。
2019年,喜茶就和OATLY聯名推出過燕麥奶波波產品,將黑糖波波與燕麥奶、燕麥仁結合;在奈雪的PRO店,也有燕麥奶和咖啡的組合;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咖啡館里,燕麥拿鐵已經成為固定產品;星巴克也已經把燕麥奶作為菜單上的常規款。

但這次,燕麥奶的應用正演化出新的趨勢——更加多元化。怎么理解呢?
1、推燕麥奶的品牌類型更豐富
我發現,參與“超植聯盟”的品牌,頗有一些看點:
比如,另茶是一個定位偏向咖啡質感的精品茶飲品牌,通過茶葉基底的變化凸顯產品特色。
而替代牛奶使用燕麥奶做產品,也更符合其品牌對產品質感的追求和表達。在其品牌創始人嚴晨希看來,燕麥奶是作為牛奶很好的替代品,滿足消費者對更高品質產品的追求。

圖源:上海最前線
注春茶飲從2018年到現在,主打產品是一款用蕎麥代替茶葉制作的的招牌麥麥奶茶,不含咖啡因。這次超植聯盟活動中,注春將蕎麥與燕麥奶做搭配,進一步解決了乳糖不耐受的問題,讓這款產品擁有更大受眾。這款“麥麥奶茶”,50家門店在10月份賣出近萬杯。
燕麥奶以差異化的調性,幫助不同品牌進行更多樣的產品表達,也讓其有機會加入更多類型品牌的菜單中。
2、應用范圍更廣,消費滲透率提升
除了飲品品牌,還有一個烘焙品牌在進行燕麥奶的使用。甜木屋將燕麥奶與小麥結合做出的烘焙產品,進行了燕麥奶在烘焙領域的延伸。

圖源:Bigger南京
隨著消費者對植物蛋白的關注,消費頻次和群體滲透率提升,燕麥奶的使用場景和想法也更加多元。
3、玩法更豐富,打開了上新思路
在這次的“超植聯盟”里,燕麥奶不僅可以與板栗、黑芝麻搭配走五谷“秀場”,還能和山藥枸杞組個“養生局”,展示出其在產品創新應用上的多樣性。

更重要的是,過往對燕麥奶的許多使用,是將其代替牛奶與咖啡、茶飲搭配,是配角的存在。而“植物X植物”的思路,打造出雙主角姿態,讓燕麥奶在飲品中發揮更多話語權。
可以說,重新打開了一個燕麥奶被應用的思路。
增長率369%,
“植物奶比植物肉更容易接受”
燕麥奶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數據的反饋是更劇烈的。
來看一組數據:
魔鏡市場情報數據顯示,2021年3月燕麥奶同比增長率369.47%。
同時,尼爾森的數據表明,疫情爆發后7個月,燕麥奶增速達212%,位居所有食品和飲料品類第一。

圖源:Bigger南京
其中,電商平臺對燕麥奶有著顯著的貢獻,2020年618期間,燕麥奶在京東平臺的復購用戶數同比漲幅高達3875%,在同年吃貨節、618、水飲節等京東大促節點同比漲幅分別為186.4%、 289.1%、739.3%。
也就是說,在消費中,燕麥奶越來越多地“被選中”。這存在一些必然性:
1、有了名片標簽,價值感更強
近兩年茶飲中隨著谷物類原料使用增加,標簽屬性越來越強。比如奈雪今年上新的焦糖板栗寶藏茶,使用的是大紅袍板栗——五谷通過產地、品種等的標簽化,為其價值感賦能,有了品牌感。

另一方面,以OATLY燕麥奶為例,選用進口燕麥通過酶解技術生產,讓其產品偏向于風味更悠長醇厚的口感,加上本身品牌賦能,價值感凸顯更明確。
2、“植物奶比植物肉更容易被中國人接受”
“消費者對植物基的健康需求是存在的,而植物奶是比植物肉更容易被中國人接受?!弊⒋翰栾媱撌既苏f。

圖源:Bigger南京
可以說,國內本就具有植物飲食的理念,有幾乎不用教育的消費力,為植物奶發展創造了成長空間。
3、年輕人對飲品的內涵關注更多了
一些年輕人的消費中,在進行“只要好喝”到“關注產品意義”的轉變。
咖啡奶茶成為社交貨幣,除了喝產品本身,還關注其品牌內涵。或者即使是喝杯飲品,看到其“養生”的標簽更容易被打動。
而燕麥奶代表的生活方式,本就滿足消費者的“價值消費”。
今冬用燕麥奶做飲品,
試試“復合谷物”新玩法
隨著燕麥奶的流行,對其進一步創新研發,OATLY高級研發經理郭洋提出一個思路“復合谷物”——讓植物和植物合作。
比如,剛剛過去的周末,喜茶推出的新品,將紫米麻薯芋泥組合,一杯飲品里有多重谷物。隨著冬季賣谷物漸成門店常態化,將2種及以上谷物類原料組合應用將越來越多出現:

1、注重產品的層次與香氣飽滿度
“不是簡單的谷物堆疊,而是找出口感的相似、或香氣的差異化,做出飲品的層次感?!?/strong>郭洋介紹。
比如,以燕麥奶和茶做基底,讓消費者在習慣了紫薯、芋泥等小料后,在風味中多一種谷物復配的香氣。
2、用產地、品種,放大產品的價值感
和水果一樣,挖掘谷物的價值的同時,也要將其特色進一步放大,讓消費者看到。
比如現在去超市“貝貝南瓜”已經擁有姓名,在茶飲店,荔浦芋頭的存在感已經和夏黑葡萄一樣高了。

荔浦芋頭
3、燕麥凍、燕麥奶蓋,新形態正在出現
要將一款產品的流行性發揮到極致,要對其全方位開發,比如燕麥奶蓋、燕麥奶凍等多種小料的使用。
據了解,除燕麥奶外,OATLY也在進行燕麥凍、布丁晶球等小料類開發,提供燕麥奶的多種形式應用。最近,OATLY就聯合奈雪的茶推出燕麥雪頂產品,讓奶油頂擁有奶油的口感,但沒有奶油的熱量,減輕負擔。
結語
隨著飲品品牌的規模發展,“商業向善”將成為新的社會坐標——要求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比如為地球環保、消費理念等帶來正向積極的價值和引導。
傳遞生活態度的燕麥奶,天生具有“商業向善”特質,值得更多的投入和關注。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