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售20小時銷售破千萬!這個新晉品牌發財路子有點野
最近咖啡行業很熱鬧,瑞幸“復活”,manner咖啡完成數億美元融資,三頓半開首家線下店……
作為一個每天都要來杯咖啡的深度愛好者,對此真是喜聞樂見。
同時,作為星巴克金星級會員,精品咖啡熱衷者,便利店咖啡品鑒家,今天我來介紹一個新晉優質品牌:永璞咖啡。
最初我是被永璞的星球外形咖啡吸引到,然后一喝,呦,與精品咖啡店有得比,價錢還比便利店咖啡便宜,不得了,種草了。
下單之余,當我開始了解這個品牌,發現它的成長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2020年天貓數據顯示,雙十一永璞銷售額2100萬元,位居天貓咖啡液類目第一,全年銷售額破億元。
到了今年,618開局(6月1日)銷量就一路飚紅,開售20小時總銷售額突破1000萬,超越去年618全程。
永璞在19年營收僅為2000萬,一年時間增長了5倍,它是如何超速成為黑馬的呢?
作為在永璞天貓店下單過千的愛好者,今天來拆解一下這個新晉品牌,我們認為主要有三點:
1、產品:掌握核心科技,創新品類;
2、營銷:瘋狂聯名,品牌出圈;
3、私域精細化運營+會員體系,提高用戶價值。

產品:掌握核心科技,創新品類
咖啡液是永璞的核心產品,早在2017年,永璞已做出了國內首款便攜冷萃液,但有硬傷——需要冷藏,且保質期只有90天。直到2020年,國內精品速溶咖啡市場還是凍干粉的天下,為什么其他品牌不做咖啡液?
無他,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凍干粉屬于固態物品,其工藝是把濃縮咖啡液置于超低溫環境中,讓其轉化成固態,再抽真空進行干燥,讓水分蒸發掉,剩下的就是凍干粉,因為易于運輸,保質期長,所以國內大部分品牌更愿意做凍干粉。
咖啡液因為包含水分,容易變質,這也是為什么永璞17年首創的咖啡液需要冷藏保存,對品牌來說,增加了運輸成本;于消費者而言,也帶來場景限制。
能不能更進一步,做出常溫咖啡液?鐵皮深知“好喝”和“方便”是消費者的核心需求,能隨時隨地喝上一杯好咖啡,不需要熱水沖泡,也不需要冷藏。
要做出常溫咖啡液,是有技術壁壘的,當時國內沒有一家工廠能同時突破溫度和品質的局限,他們只能一邊做凍干粉一邊尋找。
終于,在2019年底他們找到了日本一家擁有70年歷史的家族工廠,立即獨家合作并引入技術,生產出能常溫保存一年的閃萃濃縮咖啡液,不添加防腐劑,既能實現便攜,還能保證風味。

產品到位,永璞開始把重心從凍干粉轉移到咖啡液上,據36氪報道,冷萃、閃萃產品在內的濃縮咖啡液合計約占到營收的八成,此前2020年底這一數字約為六成。
當時市面上能做出常溫咖啡液的品牌還不多,永璞作為率先入場的玩家,用技術壁壘構建品牌壁壘,更有主動權,這也并不奇怪它占領了2020年天貓咖啡液品類第一。
根據《2021青年咖啡生活消費趨勢洞察》顯示,方便快捷的咖啡原液在品質快咖啡中最受消費者歡迎,約占一半市場份額,這也說明永璞正確了判斷消費者需求。

圖源: 《2021青年咖啡生活消費趨勢洞察》
一顆咖啡豆,從種植、采摘、烘焙、萃取、分裝、倉儲、運輸、分銷再到消費者手上,永璞至少參與了過半:
咖啡豆種植上,永璞承包了牙買加藍山咖啡莊園,中國云南的三個產區;
在深加工環節,投資了一家青島的萃取工廠,為此創始人鐵皮還抵押了房產,就是為了獲得獨家合作機會,因此才能在17年做出了國內首款冷萃咖啡液。
另外,永璞還投資了烘焙工廠和分裝工廠。
而且在有技術壁壘的環節深度參與,如日本的常溫咖啡液萃取工廠,一開始只愿意做代工,永璞不想喪失獨特性,于是花了大半年時間說服對方,才拿到中國區的獨家合作。創始人鐵皮說,簽下這個價值1億的合同時,他們的賬戶只還剩不到10萬元。
一個初創咖啡品牌,如此深度綁定供應鏈,無非是要把核心技術把握在手中,從而把控產品品質。
可能不少人對新消費品牌的印象還停留在高顏值和花式營銷上,仿佛品質是不重要的,只要把前兩者做好就有大把用戶買單,其實,當代消費者也不是人傻錢多的地主家兒子。
顏值高,聲量大,很容易得到消費者嘗鮮的機會,可是沒有品質支撐,他們也不會復購。
永璞正是能夠洞察市場需求,深度投入供應鏈,創新品類,于是得以率先占領細分市場,跑在賽道前列。
當然,光有內容,掌握核心科技并不夠,產品外形也得跟上。
在觀察新消費品牌時,有個詞高頻出現——成圖率,即消費者購買產品后,會拍照分享到社交網絡的幾率。成圖率越高,意味著他們對產品外貌的認可度越高,品牌傳播度也越高。
顏值經濟時代下,不少品牌在產品設計階段,已經考慮到成圖率,因為這是ROI很高的舉動:產品顏值越高,被分享的幾率也就越高,越能觸達更多人群。
產品外貌本身已是營銷。
有設計師背景的創始人侯永璞(以下簡稱“鐵皮”)很懂這一點,更懂把想法應用到產品上,當時市面上的咖啡凍干粉到處是向三頓半“致敬”的咖啡杯外形,他希望永璞的產品是特別的,因此潛心研究半年,設計出了小飛碟造型。

至于效果,小紅書上有不少咖啡凍干粉測評,博主收集了不同品牌的凍干粉,一眼看過去,幾乎全是咖啡杯包裝,永璞在其中特別突出,光是辨識度就贏了。
營銷:瘋狂聯名,品牌出圈
解決了產品問題,也得兩條腿走路,營銷重視起來。
如果跨界營銷日后成為教科書的章節,那么永璞可能是不得不提的案例,因為它在6年內實現了超過400次跨界營銷,可以說是瘋狂跨界了。
但這并不是規劃,真相是——永璞創業初期只有30萬啟動金,壓根打不了流量戰,那么,如何活下來?
創始人鐵皮畢業于中國美院,認識不少插畫師,知道插畫師是熱衷于咖啡的群體,因此他就和流量插畫師品牌“小崽子劇場”做了第一款聯名產品,2015年1月份上線。上線后,“小崽子劇場”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當天晚上淘寶店就帶來了2萬多元的營收。
這對當時永璞團隊來說,是一筆巨款了。
初次聯名便得到巨大正反饋,于是永璞開始熱熱鬧鬧的聯名之旅,有報道數過,永璞跨界合作有400次之多,從《奇葩說》、《少年的你》、小紅書、日食記、格力高到上海譯文出版社,幾乎沒有規律可言,好像萬物皆可聯名。

從結果來看,聯名是一個ROI極高的舉動。2020年618期間,永璞聯合了36個品牌做了一個聯名活動,僅花了1.7萬就獲得超過了1100%的免費流量;同年雙11時,他們把聯名范圍擴大,聯合了60個品牌,獲得了2000多萬的營收,也做到了天貓咖啡液類目的第一名。
聯名對品牌來說,是渠道拓展,能通過各行各業觸達不同圈層的消費者,收獲大量流量和話題度,而品牌的高頻露出則是不斷在彰顯存在感,占領用戶心智。
多次跨界也給永璞帶來了流量,營收以及投資者的青睞,在2020年,成立6年的永璞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
可以說,是聯名幫助永璞實現從0到1,畢竟在創業初期,活下來才是重心。
那么,對于其他初創品牌來說,瘋狂聯名有沒有借鑒意義?
在某次采訪中,創始人鐵皮被問及“聯名營銷成功的關鍵是什么?”,他回答道:“三觀一致,調性契合,顏值抗打。”
永璞的產品一直注重設計美感,每次聯名產品也確保好喝又好看,可能外界看來,永璞聯名是在蹭大咖流量,但對大品牌來說,與一個調性與審美在線的品牌聯名,并不是損失。成功的聯名都是品牌相互匹配,相互成就,彼此調性和審美相似,才能達到 1+1>2 的效果。
當然,三觀調性審美的標準可能比較虛,那我們說兩點實的:
1、從圈層人群出發
永璞曾提及,在以往品牌聯名中,產出效果比較好的是針對圈層人群做的一些比較有體感的聯名。例如,在愚人節攜手樂堡啤酒推出咖啡+酒的新CP,并特地為粉絲奉上一份咖啡與啤酒的特調攻略。
比起“咖啡+牛奶”之類符合認知的聯名,永璞這次做的就是刷新認知的事情,為年輕人提供玩樂靈感,它的用戶里有九成是25~35歲的女性,她們樂意接納和嘗試新的口味和搭配,這次聯名看似意外,實則依然符合目標人群心理。
2、采用數字化工具
永璞最有趣的一次聯名是和HelloKitty,2020年底,品牌開始嘗試找一些大 IP 打造聯名產品時,阿里媽媽的小二建議他們用數字技術進行人群測試(不是廣告),結果發現永璞和 Hello Kitty 人群匹配度、未來的獲客人群匹配度非常高,果然,上線之后瞬間就賣掉了一萬盒。

良好的市場反饋驗證了數字化工具的流量撬動作用,對初創品牌來說,培養數字化建設能力有其必要,數字化能精準瞄準目標人群,從而降低營銷門檻,減少無效投放,帶來更高的確定性。
打通會員體系,私域運營提高用戶價值
當掌握核心科技,營銷到位,品牌便擁有了一定量級的影響力和用戶,如何深度運營用戶,提高復購率,成為了這一階段永璞的重心。
永璞在精細化運營社群過程中,品牌IP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9年,永璞推出品牌IP石端正——一只呆萌的石獅子,充滿著國風元素,以此構建品牌形象。

隨后,他們把石端正做成品牌的超級符號,設計在產品包裝,海報,周邊(咖啡杯、抱枕、海綿刷……)以及聯名物料上,在所有觸及消費者的平臺,都有石端正露出,以此統一品牌形象。
同時,永璞還把石端正作為品牌與用戶溝通的橋梁,與他們對話,拉近距離,這一點在社群運營上特別明顯:
從進入社群路徑開始:關注永璞公眾號—— 引導添加企業微信“石端正”——成功添加企業微信 —— 回復“入群”——進入企業微信群“石端正的咖啡生活研究所”。
進群后,群主石端正會發布雙十一攻略,藝術節活動等信息,回答群友問題,甚至私聊回答個人問題,整個交流過程,都是石端正頭像的賬號在對話,與用戶直接溝通,建立情感連接,使得品牌一下子有了溫度。

有別于只發優惠券的社群,群內活躍度較高,一天能刷出300條以上消息,群友自發聊天,分享每日飲料,彼此推薦咖啡周邊,如杯子和牛奶,詢問石端正雙十一攻略等。
除此之外,群內的信息交流包含但不限于:
1、石端正發起群接龍,用戶分享當日飲品飲品,相當于側面種草;
2、引導用戶至淘寶直播,發雙十一攻略,引流并帶來復購;
3、引導用戶分享線下藝術節活動,增加用戶的參與感;
4、群友提出咖啡相關問題,石端正解答,與用戶連接,增添品牌溫度……

品牌通過精細化運營社群,增強用戶對品牌的認同感和粘性,為天貓旗艦店引流,實現用戶連接與轉化,據創始人鐵皮透露,近一年復購3次以上的用戶有不少都來自永璞的私域。
另外,還能得到一手市場調研信息。
在一次訪談中,永璞咖啡被問到“如何去做用戶需求洞察”時表示:“通常大家都會回答‘調研’‘大數據’,而永璞很簡單,我們有‘小璞友’社群,大家在群里許愿,我們就實現愿望!”
這意味著,永璞可以更直觀了解用戶需求,更有針對性地升級產品和運營策略。
社群運營之外,永璞也意識到搭建會員體系的價值,在流量紅利見頂之際,品牌的第二增長曲線在于提高消費者的復購率,而這有賴于深度運營高品質的會員用戶,他們做了這兩步:
1、深度運營會員,提高復購率
永璞在19年開始著重會員運營,將會員進行5個層級管理,分層策略按照用戶個人消費行為排序,消費行為越多,就是核心用戶。
在會員積分體系設計方面,以層級來配置積分,層級越高,積分以倍數級增長,可兌換的周邊就越多。
如下圖,中層咖啡師的會員在店內消費200元,得到200積分;而超級咖啡師的會員消費200元,則會得到400積分。

會員權益體系設計方面,則有三點:
1.會員生日權益
為會員生日進行積分獎勵,層級越高,積分越多;
2.會員日權益
在每月的20號會員日,會員可以使用積分兌換禮券;
3.兌換周邊
為了維持品牌調性,永璞一直采取只送周邊不打折的方式,把有趣好看的周邊產品連同咖啡訂單一起發出,顏值經濟下,消費者更愿意用積分兌換,連同訂單一起收到,于是就有了復購率。

永璞在天貓旗艦店擁有129萬粉絲,高于大部分新咖飲品牌,根據天貓最新公布的2021年618榜單顯示,永璞咖啡在會員人群總量、會員活躍率、重購率、新品力四大數據維度上表現亮眼,不僅位居咖啡品類榜首,更是躋身食品行業前10。


圖片來源:天貓數據策略中心
(數據統計時間為2021年5月24日至2021年6月20日)
在深度運營會員體系后,永璞季度復購率也從2020年年底的25%漲到了現在的35%,老用戶客單價達到超過200元。
2、打通會員體系,提高用戶終身價值
永璞于今年5月上線了會員社區“永璞小島”微信小程序,并且和天貓會員體系打通,積分同步,我們認為,此舉是在起精細化運營用戶之用。
通過統一管理會員數據,得到精確的會員畫像,從而進行精準的數據分析,制定更有效的運營策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營銷活動。
假設永璞的會員數據沒有在天貓和微信小程序同步,品牌可能會重復推送優惠信息,消費者收到重復打擾,對品牌好感度降低,這就會直接影響復購率。
打通會員體系有助于精細化運營,減少無效營銷,提高用戶終身價值(CLV,是Customer Lifetime Value的簡稱),即用戶在一段時期內對企業有多大價值,最終實現利潤增長。
同時,這對工具的靈活連接能力和強大的數據整合能力要求較高,對永璞來說也是考驗。
略有不足的是,會員系統打通僅體現在積分共用,沒有同步積分體系,也就意味著,目前品牌并不能對用戶分層,提供差異化服務和精準化營銷,更無法實現用戶留存率的提高。
永璞在19年開始重視會員運營,于21年打通了天貓和小程序的會員體系,相比于成熟企業的運營成果,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但作為一家獲得A+輪融資的初創品牌,開始會員體系的搭建與探索,確實是值得期待的一步。
結語
如今咖啡正處于高速增長的賽道,用戶消費習慣也在改變,消費能力與品味更高,他們更愿意為好喝的咖啡買單。
再者,加上數字化營銷手段的變革,對品牌來說,做出有創新性的產品才是王道。
回到永璞創立之初,國內咖啡市場不溫不熱,瑞幸還沒廣派優惠券教育用戶,永璞已走在深度參與供應鏈創新品類,不斷跨界營銷的路上,正因為精準洞察用戶需求,在咖啡品質和便利性不斷“內卷”自己,才能夠率先占領細分市場。
度過創業初期的生存困境后,永璞開始深度運營用戶,搭建會員體系和精細化運營社群,提高用戶終身價值,從而添加品牌的第二增長曲線,使得品牌更穩定長遠發展。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