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單月收2000萬:露西大團長賣貨有這些值得借鑒
從堆積如山的選品桌前,露西起身離開,開始和見實深聊。在小B主導當下絕大部分私域模型的今天,這個13人小團隊單月營收2000萬左右,而她們達到這個體量所需時間可能超出我們想象:
露西從去年7月才剛入駐群接龍,到今年初就一直穩居全國前3。
看結構比想象中簡單:露西是大團長,還有2w多名幫賣團長在幫助她進行商品售賣,集中在一共20個群中。幫賣團長們協助每天在私域中賣出的貨品,占到全部流水的90%。
但,實際上幫賣團長日活躍量為6000左右,活躍率30%。購買的用戶數據也有相似之處,露西的觀察是20%用戶始終高頻、多次復購。我們甚至可以武斷地認為:
要搭建一個快速起量的私域團隊(如露西從入駐到前三不超4個月),依靠部分超活躍用戶(包括高復購用戶和活躍幫賣團長),是一個簡單易行的借鑒方向。
這是見實和露西長聊完近2小時后的最大體會。因此問題就開始轉移向新方向:從排名TOP的團長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哪些搭建這樣快速起量私域團隊的要素?運營、IP、服務、選品、定價、引流等要點,又要如何安排和推進?對話中,這些答案都有潛藏。
那來聽聽露西14個月來的私域銷售總結,如下Enjoy:
能帶團隊打勝仗的團長才是好團長
見實: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團購項目的?目前做到什么程度了?
露西:2020年7月份開始入駐群接龍平臺,在沒有任何主動拉新,付費投放和分銷裂變情況下,累計發展了2w+幫賣團長,100w+次接龍。去年8月做到了北京第一,11月做到全國前10,2021年初之后便一直穩居在全國前3名。
目前,露西團單月營收2000萬左右,其中,80%來自主線的團購業務,其余是獨家貨源給到群接龍平臺的其他頭部團長的供貨收入。
見實:幫賣團長現在帶來了多少增量?
露西:從去年七月算起,幫賣團長增量大約50%,7月份幫賣團長賣我的東西能占到30%~50%之間,現在基本上是90%。
見實:2萬多團長,他們的活躍度如何?
露西:日均活躍量大概在6000,但有的團長只做江浙滬皖的生意;有的只賣食品或服裝,不相關品類不會參與進來,這就導致活躍團長其實一直在不斷輪換。
和團長的日活數據不同,顧客的日活人群比較固定,你會發現始終是那20%的人在買。
見實:現在運營團隊有多少人?具體分工是怎樣的?
露西:今年6月份,公司剛剛搬到了杭州濱江,售前團隊成員仍都在北京??偣布悠饋碛?3個人左右。
做團購一年多,選品我始終沒放手,一直由我們兩個主創負責,外加一名售前輔助,幫我找素材,寫營銷策劃和文案。
除此之外,2個全職運營,負責每天社群答疑溝通、商品上下架、庫存調整以及人員調休等零碎繁瑣的工作;6個售后客服;1人整理每天的訂單和報表;1名配貨員將露西團的一些獨家貨源,同步給到合作不錯的同行。
在選人上,一方面,會挑有過互聯網大廠工作經驗的,我們有4個同事來自字節跳動,1位來自網易考拉;另一方面,會優先95后年輕人,他們網感好,有互聯網思維,軟硬件操作能力都較強。
見實:2萬多名幫賣團長,13個人是如何在線協同,統一管理的呢?
露西:整個大方向上的協同,實際是13人的私域運營團隊,帶領2萬名銷售團長以及其他上游供應商。
這種模式之所以成立,取決于微信這類在線溝通工具的進步,讓社會化辦公成為可能。一方面,大家都能通過微信及時溝通;另一方面,我們和這2萬名的團長之間,只保持以利益為紐帶的弱關系連接。
他今天可以幫我帶貨,明天也可以幫別人帶貨,可以隨時切換銷售陣地。之所以愿意帶你選的品,純粹是因為品的賣點足夠爆,足夠吸引人,而不是你和他們關系好不好,或者你的運營技巧有多精妙,帶著他們一起打勝仗比啥都強。如果你選品不行,他們賣不動,再好的團隊福利他們也會離開你。
如果非要說帶團隊的方法,除了選好品,偶爾再發些團長福利就足夠了。
見實:您現在已經做到月流水2000萬的業績,是否有考慮過團隊以及業務方面的擴張?
露西:目前暫時沒有。首先,我們不需要生產,不做產品研發,也不用搭建復雜的公司部門,會計、法務、技術等等,這些平臺或者第三方公司都能幫我們解決,團隊最終是一支比較簡單的“線上銷售型“團隊。
其次,社群團購生意流水雖然很大,但利潤薄,毛利大概也就3%,除此之外還要交稅,給大客戶送禮等各類花銷。
因此,我們只能留下最精銳的那批人,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個人拉出來都可以單獨做一攤事兒。
社群團購長期爆單的三個關鍵點
見實:目前累計有多少個社群?
露西:B端客戶的群有20多個;大部分我手里一些賣貨賣的好的團長,他們的客戶群都有很多,光業主群就十幾個。
但是我自己只有1個群,始終沒有新建,去年7月份到現在上個月才滿了500人。但這就是私域健康的新增速度,比拉新更重要的是你的留存。用紅包、裂變等方式批量拉新來的人,從基本信任到價值觀統一,后期的運營成本會很高。
私域短時間內快速增長是不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交朋友從認識到熟悉,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一個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交上百個朋友,放到私域增長上,是一個道理。
見實:純靠私域做增長,效率是不是太低了?有沒有做一些公域方面的引流?
露西:行業內普遍存在的發紅包拉人頭、公域投放引流私域,或者做星座賬號、高傭金玩法引流B客戶或C客戶,這些我都沒有做。總結下來有三個關鍵點:
1、搭建群員社交關系網
當時選擇群接龍,看重的正是這個平臺的社交消費屬性。
首先,群接龍的底層設計邏輯就自帶社交屬性。發起接龍團購時,既有公眾號媒體屬性,有可讀性,又明確告訴你可以購物。
區別于淘寶、京東那種單純的貨架平臺,整個下單過程是一種被動消費。500人群里七大姑八大姨,以前的同事、朋友、閨蜜,都在這個群里,這便構成了一定的社交關系網絡。
購買不是因為需要,而是因為看見我媽買了一個,閨蜜也買了,基于親人朋友的影響,你自然會非常有興趣去了解與嘗試,屬于他人輔助消費決策。
其次,我們會在產品組合上特別設定三個起售或者三個一組,就是讓你跟別人分享。如前不久的艾草坐墊,1000多人參與,不到48小時,就賣了12000個,我會在群里告訴他們車上放一個,家里放一個,再給媽媽買一個,一般老年人肯定用。
核心點在于用聊天的方式促單分享,而不是通過設置強制拼團,這就是私域運營的溫度。而在公域上你很難用這樣的方式刺激他們,因為你跟他沒有對話的機會,所以很難在聊得過程中做激活、成交、分享。
2、極致服務
服務上我們一貫的風格都是:買了東西但凡感受不好吃,直接給你退款,或者說下一次我送你一個。讓他有鄰里之間社交的感覺,而不是說我只是一個純購物的狀態。
無理由退換,靠品質、價格和服務把客戶留住,降低流失也是一種增長。
反觀,拉人頭發紅包這種方式,雖然人來得快,但是大都是價值比較低的羊毛黨,后續的篩選和運營成本會很高。與其在他們身上耗費時間,不如踏踏實實維系和現有群員的關系,口碑增長雖然慢,但來一個是一個。
3、用戶思維
這個行業里聰明的人很多;從文案圖片上下功夫人很多;在選品上下功夫也很多,但唯獨有用戶思維的人太少。
日常運營中哪怕一個轉發的動作;傳圖時不能刷屏,每張圖片不能太大,不然用戶打開的體驗感會很差等等,你都要想象收到的人他會怎么想,如果是你收到,你會怎么樣,時刻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思考自己做的每一個動作,這一點是刻在團隊基因里的。
好的群活躍度,并不需要刻意做營銷,發紅包引導??此茻o邏輯的背后其實都是用戶思維的邏輯。
見實:社群的用戶畫像和人群的購買習慣是怎樣的?
露西:地域分布上。喜歡在社群內購物的用戶多分布在一線城市,二三四線的都比較少。一方面是因為很多生鮮產品發貨只發一二線城市;其次,在購物意愿上,江浙滬地區明顯會更強一些;
年齡和性別分布上。經常參與團購的大都是28~45歲之間的人群,他們在任何平臺都是消費主力軍。
據我們統計到的數據,95%是女性,其中購買力最強的是寶媽群體,她們既要給孩子賣母嬰產品,還要給父母賣保健產品,還要給家庭買家居日用,是社群內消費主力軍。
當然,還有一批比較特殊的人群:這個年齡段的婆婆和媽媽,差不多是在60后到70后。他們會用手機電腦的概率比較大,很多也不太知道怎么在公域消費,這些人又不太常用淘寶,更愿意在微信上購物,因為方便簡單,她們的成交量也是比較高的。
嚴選是態度,也是一種責任
見實:一場團購做下來,效果如何,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選品,您的選品邏輯和標準是?
露西:從去年到現在,我們運營了14個月。長時間做團購,我們知道什么樣產品,怎么做包裝,定價多少能更好賣,這些我們也會賦能給一些傳統的供應商。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老北京二八醬,他們門店網稱“北京最后一家國營商店”大家為了買一瓶醬,排隊都是兩小時起。
像這種醬既然可以大量出售,一定是有自己的工廠生產線。當時我們就去死磕這個品牌,最終成功說服老板給我們社群獨家供貨。
24小時就接龍了上千單。這些品不是供應鏈里固有的,它要靠團長憑借自身敏銳的市場嗅覺來挖掘的。
除此之外,吃喝玩樂的品也都有,其中和浙江一個公司合作的黑土豬每月開團一次,每次訂單500+;海南文昌火箭發射觀禮,這個是在社群平臺不可能出現的品,我們賣了5套出去,是和中青旅的獨家合作。

露西群接龍 社群團購案例截圖
同時,之前做過很長一段時間新媒體,這段經歷也培養了我對周邊環境的敏感度,隨時關注市場需求,對于熱點事件,都會思考是否繼續跟進,這里包括文案,選品都會借助一定的外部勢能。
見實:群員對露西團隊,或者露西本人的印象是怎樣的?你們給自己的IP定位又是什么?
露西:其實,在私域中打造個人IP或者說人設,并不是一個詞或一句話能概括的,我們有兩個大方向上的自我要求:
1、責任心大到自己都怕,行走的種草機
這體現于,我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人,我也會和這些團長說我不是不會犯錯,但是犯了錯我會主動承擔,比如說今天我500件東西發不了貨,我們一定是全款退單,并且每個人再送一份禮物作為白白等待的補償。
我會幫我的B客戶去維護他們的C客戶,這可能也是大家一直比較信任我們的原因,整體團隊責任心都比較強。
2、展現真實的自己,做有溫度的運營
我會在聊天中不經意間表達自己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我也會開玩笑地和他們說自己既要帶娃,又要營業,讓大家很理解一下這種“老母親”辛苦。就是完全復制線下的交流與溝通場景,群氛圍很好,大家也都互相關心。
其實,我也是被推著走,并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定位。我也在這個過程和大家一起成長進步,展示最真實的自己。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