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成為中國乳制品市場Top3,認養一頭牛是如何做品牌的
成立4年,躋身中國乳制品市場Top3。
這是新銳牛奶品牌認養一頭牛的戰績。對于創業者而言,巨頭+地頭龍強攻之下,乳制品市場已然紅海一片,認養一頭牛是如何躲過多方圍剿,成為爆款品牌的呢?
我認為,它之所以能夠逆勢而起,在于突破了表象品類認知,將自己打造成了用戶友好型品牌。這次,咱們就梳理一下認養一頭牛是如何成為用戶友好型品牌的。
做一個會講故事的品牌
不會講故事的品牌,只能讓用戶基于對產品的物理需求買單。而會講故事的品牌,能夠和用戶建立情感鏈接力,驅使用戶進行情感消費。
認養一頭牛在品牌成立之初,就講述了一個非常具像化的品牌故事:
2021年,地產大佬徐曉波因為兒子帶了8罐進口奶粉,在香港被海關拉進小黑屋審訊4個小時,不僅奶粉被沒收,還被迫寫下保證書。
這不禁讓徐曉波感慨,中國的寶爸寶媽為什么要到國外去買奶粉?中國有14億人口,是多么大的基礎,為什么中國人就養不出一頭好牛,做不出中國人相信的牛奶,給中國的寶寶喝呢?
也正是這段略顯窘迫的經歷,讓他下定了創辦認養一頭牛「做一杯放心好奶」的決心,因此他消失5年,走遍美國、歐洲、澳洲、新西蘭、以色列,為了做一杯真正的好牛奶,瘋狂地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解決方案,最終創辦了認養一頭牛。

認養一頭牛講述一個這樣的品牌故事,核心抓住了2點:
1、抓住國民自信上升+國產奶制品自信低垂矛盾點
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后,中國人對于國產奶粉的信心下降到冰點,從國外代購奶粉成了很多中國家長共同的選擇,徐曉波的經歷,恰好是部分群體的共同遭遇,能夠點燃大眾情緒共鳴點。
而且,隨著中國國民收入和國民自信的不斷提高,中國乳制品市場需要更優質的本土品牌填充巨大的需求缺口。
2、提供解決方案
內容抓住痛點之后,認養一頭牛為用戶提供了問題的解決方案——選擇我。在提供解決方案的過程中,認養一頭牛并未講述高大上的品牌優勢,通過關于創始人娓娓道來的講述,推出認養奶牛的品牌,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建立了品牌認知。
品牌訂閱制
認養一頭牛的品牌訂閱制電商模式,為和用戶建立深度情感鏈接提供了重要發酵條件。與單純地售賣牛奶不同,認養一頭牛稱自己并不是一家賣牛奶的公司,而是一家替用戶養奶牛的公司。
圍繞深度的用戶溝通,認養一頭牛發起「百萬家庭認養計劃」,并推出3種奶牛認養模式:云認養、聯名認養和實名認養。
云認養即用戶通過微信小程序或淘寶AR游戲云養牛,用游戲化的互動和品牌建立情感聯系,這種模式與云養貓同理。
聯名認養:認養一頭牛聯合喜茶、王飽飽、敦煌等深受年輕用戶喜愛的IP,推出IP聯名卡。用戶購買季卡/半年卡/年卡,就可以進行聯名認養,品牌會定期將牛奶送上門,并提供聯名相關會員權益。

實名認養:這是認養一頭牛門檻最高的認養方式,用戶需要在牧場提前預定一年的牛奶,才可以實名認養奶牛。認養一頭牛后,你可以為自己的小牛取名字,甚至能在每個月的26日,去實地參觀奶牛場,和自己認養的奶牛近距離接觸。官方工作人員也會將奶牛的照片和生長數據定期投遞給認養人。

游戲、品牌聯名、參觀工廠是很多牛奶品牌都涉獵過的營銷方式,為什么認養一頭牛一試就成了呢?
核心秘訣在于私人定制的全民化、用更透明的方式解決了用戶的消費痛點。
1、私人定制的全民化
認養其實并非「認養一頭牛」的獨家專利。有一個叫帕巴拉”的冰酒品牌,在香格里拉的雪山下為會員建造了私人葡萄園。云放茶園也在峨眉山打造了3萬畝的茶園,并按照不同年限租售給會員。這樣的會員制和認養模式同理,但它們是富人們的游戲。私人定制的核心意義在于,讓會員通過訂閱,獲得獨特的身份認同感。

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是,認養一頭牛借助數字化手段,成功實現私人訂制全民化。
階梯式的認養模式,無論在品牌身上投入多少金錢,都可以與品牌之間建立獨一無二的私有關聯。這種關聯能夠高效喚醒稟賦效應的作用,即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么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和消費者進行心靈碰撞產生的心流體驗,能夠超大限度給予用戶的身份認同感,激發產品認同。
2、更透明的方式
認養模式的玩法,實際上是消滅購買不確定性的有效方式。一直以來,中國消費者對于牛奶的質量心存質疑,所以產生了牛奶還是國外香的看法。但認養一頭牛,通過生產環節和消費者之間的鏈接,通過牧場、奶源、生產環節的可視化,用更加透明的方式,解決了這個用戶痛點。
數據顯示,認養一頭牛每年會接待上萬用戶參觀,讓用戶從源頭見證牛奶的誕生。
超限飯圈流量玩法
自己講故事和認養模式之外,認養一頭牛的快速成長與流量借調、分銷模式、和深度的新媒體渠道搭建密切相關。
1、流量上的「借調」
年初,認養一頭牛邀請世界級鋼琴大師李云迪成為「首席奶牛音樂官」,為奶牛辦了一場年會,現場為奶牛彈奏音樂,將「對牛彈琴」這個陳年老梗玩出花不說,每頭牛伙食費超80元的消息也被用戶廣泛討論,最終為品牌贏得超過600萬自來水流量。
無獨有偶,前幾天,認養一頭牛再次邀請羅永浩成為「奶牛福利顧問」,用極其煽情的書信,傳遞「聽說每天伙食費有80元,喝的是地下380米的井水,還有博士專家做健康顧問」好牛產好奶的概念。

從開始聯名至今,王飽飽、喜茶、敦煌文化、奧利奧、康師傅等走在流量金字塔尖上的品牌,都成為認養一頭牛的聯名對象。比如去年,認養一頭牛和喜茶合作打造了一家品牌快閃店,以認養一頭牛的牛奶為基底,推出“滿隴桂雨”、“北山梧桐”、“靈隱丹楓”、“云棲竹徑”等奶茶,一時間引爆網絡。

此外,認養一頭牛還和王飽飽推出聯名早餐大禮包,和奧利奧聯手推出“夏日甜心限定套盒”,每一次聯名,都以牛奶為基底,為用戶提供了極為廣闊的二次共創空間。
認養一頭牛邀請明星代言與產品聯名能夠獲得成功,實操步驟上有2點做得比較好:
第一,不盲目的品牌背書:可以看到,認養一頭牛發展至今找了李云迪、羅永浩代言,并且找了食品飲料行業多個知名品牌進行聯名,表層意義上是進行流量上的借調,深層操作上則是借助品牌和明星、和其他IP之間的聯動,快速建立品牌背書,獲取用戶信任。
第二,通過內容合作開辟了更多消費場景:與其他入皮不入骨的聯名不同,認養一頭牛的品牌聯名都是深入到產品層面,為品牌開辟了更多新場景。比如和奧利奧的聯名,認養一頭牛就通過奧利奧和牛奶,開辟出下午茶互動場景,強化了用戶對于品牌的認知。
2、產品分銷
另辟蹊徑,認養一頭牛為了吸納更多VIP,推出“養牛合伙人”用戶合作模式,本質上是產品分銷模式。即用戶購買297-1188元的商品成為“養牛紅人”,然后推薦好友成為品牌的VIP,即可獲得最高15%的提成獎勵。如果能邀請好友加入自己的團隊,還能額外獲得3%-7%的獎勵。

豐厚的利益刺激之下,用戶像滾雪球一樣快速裂變,擴充用戶池的同時,反哺認養模式,使得認養模式逐漸突破圈層,取得大眾化認可。
3、深度的渠道搭建
除了溝通方式的流通,溝通渠道的搭建,也為認養一頭牛提供了便利的傳播條件。可以說,認養一頭牛是吃到過微信流量福利,借助微KOL,迅速完成從0到1搭建,繼而轉戰小紅書、知乎、抖音等平臺,成功實現用戶引流。鋪設內容種草平臺之外,認養一頭牛入駐天貓、每日優鮮等電商平臺,快速進行銷量收割。
在這里,需要提示的tips是:隨著媒介渠道和電商渠道的高度融合,我們也需要重構渠道認知,和用戶長期進行心智溝通。
結語
未來,用戶對于產品的物理屬性需求會不斷被弱化,所有品牌的競爭都將演變成用戶心智的競爭。不止是認養一頭牛,所有品牌都要堅持用戶本位,進行用戶友好型品牌搭建。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