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靠1根棒棒從0賣到全網第一,它如何火遍全中國?
這個世界,沒人記得第二名。
僅次于珠穆朗瑪峰的世界第二高峰叫什么?
稍慢于世界短跑冠軍博爾特的亞軍是誰?
排在涪陵榨菜身后的,中國第二大榨菜品牌又有多少人知道?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說過:我的字典里沒有第二。
如果當初華為手機的目標定到第三名,一定不會有現在世界前三的成績。
正所謂定位決定地位。
但如何快速成為品類第一?
如何搶占用戶的品類心智?
在越加內卷的市場競爭中,這成為各個品牌每天想得最多的問題。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有這樣一個品牌出現了。
3月通過眾籌推出第一款產品,4月借助直播帶貨走進市場,6月的618期間就成為了所在品類全網銷售第一名。
萬萬想不到,別人家的品牌,3個月就賣到了品類第一。
這個品類叫蛋白棒,這個品牌叫ffit8。
其創始人張光明表示,ffit8上一年賣出的蛋白棒,連起來的高度是珠穆朗瑪峰的158倍。
山峰品類No1,在線噓出一口冷氣……

光速增長背后
到底有怎樣的騷操作?
說實話,從目前ffit8的市場運營來看,我表示有些看不懂。
去年3月,小米眾籌平臺一眾智能家居項目中,出現了出現了一個奇葩——首個食品眾籌項目。
這就是當代網紅產品ffit8蛋白棒的誕生。
據稱,當時眾籌2周內,金額達到1000萬,完成率為10341%。一看這個比例,就是要爆的趨勢。當月末,直播帶貨四大天王之一的羅永浩,宣布要在90天內瘦45斤。
下一個月,ffit8就走進老羅直播間,成為了羅永浩推薦的第一款健康代餐產品。
緊接著,618期間,ffit8成為了全網棒類代餐第一名。
莫名其妙地,ffit8就成為了蛋白棒品類TOP1。
復盤這個品牌的跨越式增長,是否能夠總結出一套普適的方法論?
在此之前,深氪新消費就曾交流過品牌成長路徑,大致分為四步:
第一步:錨定品牌人群,比如成為新消費時代主力的90后人群。
第二步:選定一個“大小高新”的切口,不只是打造差異化,更加高效地提供市場價值。
第三步:私域運營,在細分品類中打造第一的用戶心智。
第四步:借助品類第一的品牌認知,實現相關性品類的拓展。
這典型的“四步走”中,ffit8做到了哪個環節?
第一步:錨定品牌人群
論起ffit8的成長史,其實也并非一帆風順。
2016年,彼時還是中國奧運備戰營養體重的張光明,無意中檢查出先天性心臟病,后經過手術換了一個牛的瓣膜和心臟之后,才得以恢復。
以至于在他后來的演講中,常常把自己是一個“人面獸心”的創業者作為笑談。

但玩笑話終歸是玩笑。
手術之后,張光明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也希望健康的食品和生活方式能夠普及到普通消費者,而非僅僅局限于專業運動員。不
久,他便創業成立了ffit8。
早期,ffit8主要是幸福減肥教,主營健康書、減脂營、營養師服務等內容。
由于具有體重管理專業的經驗,其創業初成效顯著,服務體驗佳。然而3年過去,新的問題出現了。
指數顯示,在總減肥人群中,29歲以下的年輕人所占的比例高達79.4%,已經成為了中國減肥人群的主力軍。
如何把健康的方式向大眾尤其是久坐和輕運動的年輕人普及,成了張光明創業遇到的首個問題。
這群人有明顯的消費特征:熬最晚的夜,要敷最貴的面膜;啤酒傷身,保溫杯里得放枸杞養胃;外賣不健康,吃各種保健品補充營養……
“朋克養生”,漸漸成了年輕人的新方式。
而就體重管理方面,他們比起需要花費時間在運動上,顯然更希望躺平。
因此,要想走向年輕人,一款簡單的,吃了就有效果的產品或許更深得人心。錨定這樣的人群需求,下一步選定一個“大小高新”的切口。
布局“大小高新”樹立差異化
如果要推出一個新產品,企業的切入口在哪里?
這個問題是所有新興品牌成立之前的必要思考題。
對此,江小白創始人就曾提出“大小高新”四字理論。這個理論放在ffit8,同樣適用。
“大”就是市場容量大,在大的行業中去做企業,才不會遇到天花板。
江小白選擇白酒行業,是一個6000億市場規模的行業,就算是10年、20年后也不會輕易到達天花板。ffit8選擇的是代餐行業。
這個領域的市場容量有多大?2019年的數據已經接近1000億,且同比增長達到111%。
“小”就是切入口小,品牌需要在大市場尋找小缺口,才能打造差異化避開與大品牌競爭。
正如C2M服裝定制品牌量品,在2萬億服裝領域,只選擇了男士襯衫單個品類做突破口。在傳統品牌的平行軌道上錯位發展,幾年就成為了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定制襯衫品牌。
ffit8亦是如此。2019年,國內代餐市場的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麥片、代餐零食依次占比26%、23%、20%、19%,而代餐棒僅占8%。

當時,代餐棒多是BE-KIND、士力架等能量棒,還不曾有”蛋白棒“這一品類,大部分人補充蛋白質更多依賴于蛋白粉或其它蛋白質衍生品。
“高”就是效率高,新品牌要求在供應鏈、產品開發和品牌傳播等多個方面實現更高效。
而當下新消費品牌快速崛起,能否打造爆款成為了對高效的一個判定指標。完美日記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依托小紅書、直播宣傳,這個品牌在年輕人群中掀起美妝浪潮,最終成為在美上市的首家美妝集團。
ffit8可能稍遜完美日記,但在代餐領域亦屬頂流。聯名、發布會、直播、小紅書打卡,這個品牌的營銷動作幾乎沒有停過。
“新”就是產品新、技術新。
雕爺就曾表示,新消費的滔天浪潮到來,有三個新,新渠道、新媒體、新產品。
相較于傳統代餐食品的寡淡單一,ffit8蛋白棒以WPI分離乳清蛋白為代表的黑科技蛋白質頗受親睞。據悉,這種蛋白質吸收率高達99%,約高出普通豆制品1.5倍,可成為除健身之外,在工作、早餐等場景中快速獲取營養的選擇。
打造品類第一心智
在研究lululemomn的時候,我們曾談到:
lululemomn早期主要是聚焦瑜伽服品牌,而瑜伽漸漸在美國的普及和接受,lululemomn也因此在市場走紅,獲得關注。

這樣的做法,讓lululemomn很好地承接了瑜伽服這一品類的紅利,消費者搜索”瑜伽服“等關鍵詞,就能看見lululemomn的產品。
久而久之,lululemomn在消費者心智中慢慢會形成”瑜伽服第一“的印象。
如何打造品類第一的心智,是企業在產品面向市場的過程中需要攻克的又一難題。
不同于其它代餐食品依托天貓淘寶等電商平臺,或是線下傳統零售,ffit8面向市場的第一步是小米眾籌。
小米眾籌作為國內最嚴苛的眾籌平臺,蛋白棒混在眾多智能家居產品中,很快便贏得關注。
許多小米用戶以為ffit8蛋白棒是小米生態鏈的產品,也借此一炮走紅,創造了轉化率歷史第一、眾籌完成度歷史第三的佳績。
扣好第一顆紐扣后,接下來的每一步似乎都很順利。
緊接著,3月信誓旦旦放下豪言”90天瘦45斤“的羅永浩,在4月直播中首推ffit8蛋白棒,直接助推其銷售額在一天突破337萬元。
除此之外,品牌也沒少走聯名圈,在年輕人面前刷存在感。2020年9月與綜藝中國新說唱聯名,順勢推出牛肉(英文beef)味蛋白棒,諧音beef梗;12月與潮流合伙人合作推出“川辣火鍋味”蛋白棒……IP化、媒體化的創新方式無疑打通了新渠道。

長此以往,一旦提及”蛋白棒“或”咸味蛋白棒“,消費者便將其與ffit8掛上了鉤。事實的確如此。從其店鋪搜索數據來看,54%的人群屬于直接搜索蛋白棒進店,而搜索代餐或者品牌的比例僅占約10%。這意味著,ffit8已經成為蛋白棒這個品類的定義者。
拓展品類象限
當一個新品牌在細分品類中打造品牌認知之后,勢必走上品類象限拓展之路。
完美日記從平價到高端產品,lululemon從瑜伽品牌到覆蓋全運動領域……新品牌的最終歸宿似乎都是拓展品類象限,執著于尋求更大的市場。
從2019年推出蛋白棒到2020年年底推出新品“益生菌蛋白粉”,ffit8已經逐漸趨向于從代餐拓展到生活零食,從代餐領域延展至更大的市場。
但品類拓展有一個問題,如何保證拓展品類的相關性和有效性?
此前,市場上具有不少因品類拓展翻車而影響品牌的事件:
活力28從洗衣粉到礦泉水,榮昌肛泰口服液到榮昌甜夢口服液;霸王從洗發水到涼茶……
突兀的品牌拓展,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的同時,也讓品牌陷入品牌危機。
顯然,對比這類不相關的品類延伸,ffit8聚焦優質蛋白質,實行相關性產品拓展。這也是市場上較普遍的品類延伸方式,莫小仙從自熱火鍋到自熱米飯、酸辣粉,lululemomn從瑜伽服到全運動……
都是相關性橫向拓展的最佳典范。但這種品牌效應發揮市場優勢的同時,一旦出現不好的效應,也同樣會牽連到品牌下的其它產品。
去年因疫情影響的百事可樂就牽連到集團下不同公司的樂事薯片,可見品牌效應一旦確定,帶來效益的同時,也兼具風險。
品類拓展,品牌進入了第二增長曲線。在這一刻,我們需要考慮的可能不再是初創時的痛點思維,全局的風險控制成為必要。
結語
從ffit8的復盤中,我們也能明顯發現“四步走”的幾個問題。
首先,人群其實很難再找突破口了,用盡洪荒之力去引導流量關注才是關鍵。無論你高舉高打,還是借助小紅書、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增加流量曝光還是硬道理。
流量漏斗的模型中,其實并不存在“金字塔模型”那種對立面,不過是運營人的一種自我安慰罷了。其次就是切口的選擇。
如何選到一個“大小高新”的切口?如何保證自己能在這個切口上做到品類第一?
這其實考驗品牌的定位,定位對于品牌可能是靈魂的注入。
目前市面上主導的是3種定位:
? 對立型定位: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
? USP定位:農夫山泉有點甜
? 升維定位:互聯網電視行業開創者
品牌定位是一本書的容量,不是三兩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的。
只是從定位特點來看,前兩種定位其實都是在存量中找自己的差異性,后一種定位則是強調新品類、新切口。
升維定位,是新消費品牌更容易出圈的手段。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