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個單品開出4家賺錢的咖啡館!他的開店路徑可復制
咖啡圈里,新模式、新路徑越來越多。
自助式咖啡走紅后,我又看到了一個主打dirty的咖啡品牌:檔口式+店中店,最高單店日出200杯,2年開出4家店,會員卡復購率超50%。
剖析它的產品和模式,我發現了一個提高開店成功率的路徑。
點評榜TOP1,會員卡復購超50%
工作日的下午2:00,開業50天的Hi five百分五咖啡(以下簡稱“百分五”) 新店,已經坐滿了人,不到30平米的空間略顯擁擠。
門口的外擺區,梧桐樹下,一杯白桃烏龍dirty,一把小椅子,人們慵懶地發呆或閑聊。
走進店內,發現這里沒有網紅的空間,沒有能說單口相聲的熱情老板,人們僅為一杯咖啡而來。
這樣的故事,不是在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是在咖啡消費并不發達的鄭州老城區。
這是百分五的第3家店(前2家店是開在超市/商場的店中店),沒有養店期,開業首月就盈利,日均出杯量200杯,成為當月大眾點評排行榜第一名。
菜單也很簡單,以Dirty為主打,輔以5款特調和2款冷萃,并推出咖啡月卡,單杯低至15.9元,復購率超過50%。
就在這個月,百分五的第4家店,在一個西餐廳里正式營業。 在咖啡消費并不發達的中部城市,百分五是如何找到縫隙,并生長成一家小型連鎖品牌的?
找細分賽道:把Dirty打造成爆款
先來看產品,盡管菜單上有十幾款產品,但Dirty是百分五最核心的招牌。 在大眾點評鄭州區域搜索“Dirty”,百分五是系統推薦的前3位。在評論區,“鄭州最好喝的Dirty”、“好評最高的dirty”這樣的留言也有很多。
“一家Dirty特別好喝的咖啡店”,成為很多消費者記住百分五的理由。
他們為什么選Dirty?
1.Dirty這款產品,有3~5年紅利期
百分五創始人盧允剛告訴我,Dirty是他參加WBC咖啡比賽時了解到的單品,當時他判斷,這一產品會有3~5年的紅利期。
前2家店并沒有主打Dirty,但他發現這個產品點單頻率、好評度最高,第三家門店開業時,就做了產品調整,讓Dirty成為菜單的主角。
2. 像傳統產品升級版,有“熟悉的新奇感”
即便沒有咖啡飲用習慣,第一次喝Dirty的消費者,也會很上頭。
盧允剛分析,奶咖是咖啡里接受度最廣喜歡的口味,Dirty就像是升級版,冰博克相當于讓鮮奶更加醇厚,能喝出一種“熟悉的新奇感”,作為主打產品,不太會出錯。
3. 冰博客+白桃烏龍,口味做出差異
百分五賣得最好的產品是“白桃烏龍Dirty”,咖啡和牛奶,以及淡淡茶香,沒有糖漿,卻融合得十分妥帖。
盧允剛告訴我,他是用冰博克牛奶與風味原料進行冷萃來出品的,“牛奶負責創意風味,減少糖漿的加入,讓口感更純粹自然。”
4. 咖啡的細分品類打法,已經被驗證
在成都成華區有一家名為“縫紉機咖啡”的獨立小館,店里只出品一款澳白,有3種可選的豆子,一杯18塊錢,一天的出杯量大概為100杯。
在飲品中屢試不爽的細分品類戰略,在咖啡行業同樣適配。
百分五的成功,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產品的絕對聚焦:主打Dirty,以極致單品占據消費認知。
清醒開店:低成本試錯,先開店中店
第一家百分五是個“店中店”,開在超市里,只有六七平米,1臺機器、3個座位,1~2位咖啡師負責營業。
第二家店仍舊是一個吧臺式的“店中店”,開在一個綜合性的商圈,周邊有家具商場、超市、樊登讀書會等,運營成本相對較低,但咖啡館的個性發展有一定局限。 對于任何一個有咖啡執念的人來說,這或許并不是夢想中的咖啡館模樣。
但前幾年醉心于咖啡技術的盧允剛,很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品牌商業運作上的經驗欠缺,盲目重倉入局,很容易交學費。
他找到了一條可以復制的商業化路徑:
1. 先上車再打磨,低成本試錯
他的前2家店選擇“店中店”模式,把咖啡店開在商場和進口超市里,優勢明顯: 客流穩定,而且挨著CBD商圈,客流優質,消費能力強;店中店模式,租金壓力相對較小。
在開店過程中,逐步去了解消費者的喜好,打磨產品和運營,并在下一家店里持續改善。
2. 先兼顧再精準,產品從大而全到少而精
百分五第一家店的菜單大而全,有帶小孩顧客喜歡的熱可可、抹茶牛奶,也有針對普通咖啡消費者的意式咖啡,還有針對愛好者的獨家拼配和創意咖啡。
但從那時起,他們每一個類別里都有一款Dirty,當發現Dirty成為點單率和好評率俱佳的產品時,才在獨立店中作為主打。
3. 先獲客再賺錢,推出低利潤的咖啡季卡
百分五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平價。
這得益于另一個合伙人(也是投資人)做進口商品貿易,在商業運作上經驗豐富,同時也是冰博克和燕麥奶的代理,大大降低運營成本。這也成為百分五低成本模式的重要支撐。
因此除了在外賣上發力,百分五在早期推出的299元/30次的咖啡季卡,是他們探索出的重要方法。
當時算下來不到10元/杯,除去成本,利潤極低——但一個新店,如果沒有消費者來,一家店轉不起來,所有的測試、品牌、模式都無從談起。
盧允剛把利潤拋開,賣出了幾百張季卡后,他驚喜地發現,“一個消費者喝上20~30杯之后,就養成習慣了。”
而且,3個月時間里,一個消費者和一家店見面30次,和咖啡師聊30次,情感羈絆也會產生。 因此百分五的咖啡會員卡,復購率超過50%。
當第三家店開業時,很多老顧客專門開車去打卡,并在朋友圈、大眾點評自發安利,很快讓這家店在社交平臺上有了知名度,緊接著就收到了第4家店的開店邀請。 開店,很多時候就是從一個成功到另一個成功,環環相扣,起手式一定要做好。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