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店估值10億,這家零售界的「海底撈」是如何火爆全網的?
互聯網時代,所有的美妝品牌都在大搞線上經濟,雙十一期間絲芙蘭的線上銷售額遠超線下銷售額。
但是,有一個品牌,卻反其道行之。
這家店最早做線上代購起家,最近幾年,卻大搞線下實體店,搞得還特別好。
它不僅在三里屯、新天地建將近 1000 平的美妝集合店,而且每家店都成了所在城市有名的網紅打卡景點,去年更是得到了高瓴、中鼎和黑蟻資本的投資,據知名機構投資人透露,它對外融資的報價已經達到一家店 10 億元。
可能很多人聽說過它,卻又不太了解它——話梅Harmay,一家“神奇”的化妝品集合店。

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家神奇的店,看看它有哪些神奇的運營套路。
以超強的線下操作,吸引用戶
正如《打造消費天堂》中描述的那樣:
“相較單一的售賣貨物,線下商店的意義更多在于觀看、觸摸和體驗各種各樣的商品,這一舉動讓購物成為一種休閑活動。”
為了把購物搞成一種休閑活動,話梅展開了一系列超強的線下操作……
1)推標志性爆款:超多的小樣
話梅將小樣作為自己的主打賣點,是提前做好用戶定位的結果。
話梅的創始人在采訪中說:
他們的受眾畫像是剛入職場的成年女性,這些人往往對美妝產品有較高的需求,但是因為剛剛工作,經費有限,所以他們在選擇大牌產品的時候往往非常謹慎。
小樣的實用性和高性價比,能很好地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

網友分享自己在話梅買的小樣
為此,話梅幾乎集齊了市面上所有熱門產品的小樣:
從海藍之謎到到科顏氏,從彩妝到洗護用品……那些在某紅書上火過的產品小樣,話梅幾乎全都有。
而且,這些小樣的數量超多,多到一進話梅你就能看到它們堆積如山,活像超市里的散裝糖果。
這樣一來,不僅讓用戶產生了“這個東西很便宜”的錯覺,降低了他們的心理防線和購物門檻,還能夠為話梅吸引一波精準用戶。

這些小樣都來自哪里呢?
據知乎網友爆料,話梅早期是做線上代購起家的,它還有自己的天貓國際海外店,規模不小。像話梅這樣的代購大戶,往往有自己的專屬柜姐:
一方面,他們單次購買大量產品,就能從柜姐這里得到超多的小樣;另一方面,有時他們也會通過適當提高正裝價格換取更多的小樣。
這樣一來,市面上 80% 的小樣,最終其實都到了 20% 的大代購手上,這也包括做線上代購起家的話梅。
2)通過提高「成圖率」引流
話梅現在在全國開了 5 家店,如果我不說這些店是美妝店,你一定以為這是某個藝術展覽館或者新晉網紅景點。
比如香港上環店,話梅的貨架是以老香港抓藥柜為藍本去設計的,整個門店還原上個世紀初的藥店模樣;

圖源 Wallpaper卷宗
成都晶融匯店,話梅在進行室內設計的時候融入了蜀道的概念,將所有的樓梯都改成了“蜿蜒的蜀道”;

圖源 Wallpaper卷宗
上海新天地店,它的的室內風格更像超市大賣場……

圖源 Wallpaper卷宗
這種極有特色的店內裝修在一方面,吸引了一大批愛拍照的年輕用戶,這些人又剛好和話梅的目標用戶(剛工作的職業女性)高度重合;

另一方面,讓話梅的成圖率變得非常高(用戶購買后,主動拍照在社交平臺分享的比率),不需要公司主動投放廣告,就有很多慕名而來的用戶主動在社交軟件上分享,為話梅帶來免費宣傳。
為此,話梅還特意開辟了拍攝區,專門供用戶拍照,繼而吸引到更多的用戶。

3)在細節處藏心機
為了讓用戶「不知不覺」剁手,話梅在很多細節里都安排了自己的小心機。
① 「紅黑籃」模式
很多人在逛街的時候都不希望導購太過熱情,過分熱情的導購往往會對用戶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但是,如果導購毫無表示,就容易給人留下冷漠的品牌形象,也會讓用戶望而卻步。
為此,話梅推出了「紅黑籃」模式,將選擇權交到用戶手上。

一進店,就會有店員友情提醒,如果你需要導購幫助,就可以拿紅色的籃子;如果你希望單獨逛逛,就可以選擇黑色的籃子,這個黑籃子就類似海底撈那種“請勿打擾”的牌子。
這樣不僅可以降低用戶進店門檻,為用戶提供更自然的購物環境;而且,還藏著話梅的一個小心機——誘導用戶消費。
為了表達自己的意愿,用戶往往會選擇拎一個籃子。
當用戶選擇拎著籃子逛街時,話梅的小心思就實現了。“籃子”就相當于話梅為用戶提供的一個誘導因素:
如果用戶空手進去,能拿在手里的化妝品或者小樣非常有限;但如果用戶拿著籃子,出于本能的沖動——完成欲,他們就會傾向于把籃子填滿,可能買下更多的東西。

因此,在“籃子的誘惑”下,用戶往往更容易產生消費。
② 在陳列上玩兒套路
話梅的創始人 Jason 說:“很多的年輕消費群體并不具備目的性,只是來逛街的,所以我們想營造輕松自然的氛圍。”
為此,你在逛話梅的時候會發現,護膚品旁邊往往擺放著很多顏色艷麗的水果。
一方面,這些水果讓整個店面看起來更有賣場的氛圍、更加輕松;
另一方面,「重疊效應」告訴我們,當單一品類的商品集中在一起時,由于新鮮感不足,人更容易產生疲憊感、厭倦感。
因此,這些水果也可以幫用戶減輕對化妝品的「倦怠」,延長逛街時間。

除了通過水果營造輕松的氛圍以外,我還發現,話梅的產品陳列不是常見的「按照品牌分類」,而是「按照用途分類」的,比如按照潔面、精華和身體乳來分類……
同一用途下,無論價位高低都在同一個區域,lamer 和凡士林也可以出現在同個貨架上。

這樣做的好處有 2 個:
一方面,用戶可以在同類產品里橫向比較價格,選購產品的效率更高。
另一方面,而且話梅還可以通過錨點定價(在主推產品旁邊放一個更貴的產品,以此突出主推產品的價格優勢),吸引更多用戶下單平價產品。
畢竟,比起上千塊的貴價產品,一二百塊的平價品才是話梅的用戶(剛入職場的年輕女性)更容易下手的產品,也是話梅的主推產品。
③ 提供舒適的休息區
為了延長顧客在店內的停留時間,話梅在休息區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話梅成都店和北京店的休息區域,都超過了店鋪面積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一千平的店,有三百多平米是給你休息落腳用的。
話梅的休息區不僅面積大,舒適度也高:
休息區有寬敞的座位、桌子、鏡子、洗手臺等各種配套設施,并有網速超強的 5G wifi,就算是地價極貴的香港,也有超大室外觀景臺……

這樣一來,不僅用戶在店內的時間延長了,用戶好感度也提升了,不僅可能讓用戶逛更久、產生更多消費,在還能拉高自己的品牌形象,做好用戶留存。
重投入運營的話梅靠什么盈利?
據話梅創始人 Jason 透露,話梅在全國的五家實體店,已經有三家正常盈利,還有一家已經實現收支平衡。
你可能會有疑問,按照話梅這種搞法,就算來的人很多、用戶體驗很好,但話梅這種重投入運營的模式靠什么賺錢?
1)差異化定位
相信大多數買美妝護膚品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糾結:
專柜雖然能夠保證正品,但是價格比較貴,而且熱銷產品經常缺貨,甚至會出現捆綁銷售的情況;
代購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往往不能保證正品,并且在沒有現貨的情況下,還需要等上兩個周甚至一個月不等……
根據這個痛點,話梅為自己打造了差異化定位:比代購更快的同時,比專柜更全。
① 比代購更快
由于有十年的代購經驗,話梅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專屬渠道」:
一方面,話梅積累了一批合作很久的免稅店,和國外的一些美妝供應商。
另一方面,話梅內部還有自己的買手,這些人往往有豐富的美妝購買經驗:
他們不僅能提供低價保質的貨源,還能輔助運營,預判哪些產品更容易成為爆款,更有競爭力,然后提前囤貨。
這樣一來,當消費者想要購買某些爆款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去話梅下單,即買即用,告別“在途等四周”的恐懼。
② 比專柜更全
話梅是怎么做到做到「比專柜更全」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很多“專柜斷貨”,其實都是品牌的饑餓營銷:
對于熱門單品,品牌們往往會限制各個專柜的貨量,營造一種“火到總買不到”的感覺。
但是,話梅的貨源并不是直接從品牌方來的,因此可以通過從代購和免稅店等多個渠道收入,來避免“被制約”。

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問題:
由于話梅幾乎沒有一線大牌的授權,進貨渠道又很雜,很容易讓大家質疑它賣水貨,甚至是假貨。
水貨指在某國家或地區,沒有經過原生產廠家所指定的銷售代理而進行銷售的產品。若出售水貨,則可能涉嫌走私、偷稅漏稅、侵權的行為。
對于話梅售賣的產品,網上的質疑聲一直都有:

雖然我們無從確定話梅是否售假,但良好的口碑和產品質量一直是美妝產業的關鍵,如果話梅想要走得長遠,肯定必須解決供應鏈上的問題。
2)分層級定價
分級定價策略又稱分檔定價心理策略,是指在制定價格時,把同類產品分成幾個等級,不同等級的產品,其價格有所不同。
由于有十年線上經驗,話梅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購買數據。因此,它對用戶心理把握的相當透徹,從它的定價策略就能看出來:
首先,那些常規產品的價格,一般介于專柜(高價)和日上免稅店(較低價)之間。
比如植村秀卸妝油,450ml 容量的專柜價是 750 元,日上免稅店是 450 元左右,而話梅的定價則是 580 元,介于兩者之間。

這樣做的目的是把價格控制在用戶的理想價位以上,承受上限以下,讓用戶能夠產生「為體驗買單,貴一點也無妨」的心理。
此外,這些常規產品還會通過不定期打折,來吸引用戶復購:
比如 75 ml的赫蓮娜綠寶瓶,日上免稅店標價1425,而話梅的折扣價只要 1446 。

打折后的價格和日上免稅店差的不大,非常有價格優勢。
其次,對于那些因熱銷而在專柜斷貨的產品,話梅為了保證自己種類齊全的優勢所在,通常會選擇從各個渠道高價收購。
這類產品的定價往往和專柜價持平,既讓用戶買得到專柜的斷貨產品,又不至于讓自己虧損,在保證自己「快而全」優勢的情況下,實現利潤最大化。
最后,對于那些相對小眾的品牌,尤其是香氛一類,因為比較小眾,所以價格沒那么透明,話梅有較高的標價空間。
另一方面,小眾品牌往往在國內和各個免稅店都沒有專柜,相對比較難買,所以即使話梅定價偏高,也仍然有愛好者買單。
這種「高低價組合」的分層式定價,不僅讓話梅保持了一定的利潤空間,還有助于話梅保持自己的優勢,用戶接受的接受度也比較高。
3)高毛利小樣
對于話梅來說,超多的小樣也是它重要的收入來源。
雖然小樣看起來很便宜,但是小樣的毛利遠高于正裝。
據知乎用戶爆料,因為化妝品小樣通常是品牌方贈送、無成本的,因此銷售小樣的毛利率可以達到正裝的 2 倍左右。
因此,光是通過銷售大量小樣,也能讓話梅狠賺一筆。

結語
話梅憑借著網紅打卡風、匯集國內外潮流品牌和隨意試裝無推銷等特點,俘獲了萬千用戶的心,到去年 9 月份,話梅對外融資的報價已經達到了每家店 10 億元。
盡管話梅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但貨源真假不定、大牌授權少,仍然是它發展路上的絆腳石;
此外,同類競爭也非常激烈,2020 年元旦才起步的 wow color 憑著和一眾國貨彩妝綁定,已經開了近 300 家店……
對于話梅來說,挑戰可能才剛剛開始。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