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50多杯以后,我們發現了今年飲料行業的風口…
春糖(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參展人數和熱情只增不減,本刊記者小分隊也奔走在品飲匯主題展現場,一天下來,我們挨個品嘗了大約50多杯飲料。當然在我們一邊和企業聊趨勢,一邊和專家一起聊產品的同時,也發現了2021年市場可能出現的風向。
其實縱觀今年春糖,較去年下半年的秋糖,整體趨勢沒有太大的變化,企業和品牌主們提到最多的還是健康,健康,健康。沒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健康光環還是食品飲料行業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幾乎所有企業都在強調健康,無論是果汁飲料、乳制品,還是蘇打水都在努力趕上大健康的順風車,那些消費者能想到的與健康有關的產品將繼續流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大健康的風潮之下,也隱藏了一些細分的趨勢:
健康定義多元化
生產技術的革新,讓消費者同時收獲“味蕾享受”和“健康”雙重體驗,技術打破了傳統的蛋白市場,一類植物基、乳酸菌產品在今年相繼推出,如美吉姆羊奶小分子乳酸菌飲品。

另一類是做減法,遵循著“少即是多”的原則,逐漸減少添加劑,取而代之的是果汁、提取液、果粒等,以還原食材本身的味道。如養力多的今日初榨果汁,在去年秋糖表現亮眼,今年又重新帶到了春糖。

無糖、無添加的飲品開始從小眾走向大眾,許多頭部企業也紛紛加入這一陣營,如光明乳業推出的研簡酸奶、君樂寶的簡醇酸牛奶。從目前來看,2021年將是國內無糖飲料快速發展的風口期,但隨著入局企業越來越多,同質化現象也比較嚴重。未來如何突出產品的差異化和功能化優勢,將是國內飲料行業競爭的重點。


還有一類則是功能性飲料,如男獅牛磺酸維生素強化飲料、巔蜂蜜飲蜂蜜水、酷口葡萄糖運動飲料、好吉色枸杞阿膠果漿飲品等。
消費者的健康觀并不只是買一個好品質的東西,他們的消費選擇會更加基于由內而外、身心合一的理念。
國貨復興,老汽水出圈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一方水土一方人,每座城市都有自己風味獨特的汽水,在此次春糖,我們也看到了很多老汽水的身影,如華洋1982,嶗山汽水以及宏寶萊汽水等,這些在區域市場深耕多年的品牌也開始走向全國。
在包裝、口味上,這些品牌也為產品賦予了新理念,比如宏寶萊利用人們的懷舊情懷將老汽水做成文化產品,與競品形成差異,其復古具有年代感的玻璃瓶包裝,以帶有中國傳統元素的年畫娃娃為主視覺設計風格更是抓住了消費者的眼球,在復古、親近和時尚中,探索設計表達的平衡。

而華洋1982汽水則圍繞口味進行創新,其主打產品跳出了原有汽水單一的柑橘風味,增加了橙子、桔子、荔枝、鳳梨等年輕人更加喜愛和接受的新興口味。在細節設定上,華洋1982通過擰蓋設計讓飲用更方便,選擇了358mL的產品規格,以更大的容量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

芝士成為新寵
芝士其實就是奶酪,10斤鮮奶才能提煉出1斤奶酪,所以它的營養價值很高,是西方國家日常消費品,但國人卻很少食用,一方面是國人不太接受原生奶酪的口感,另一方面是奶酪的價格相對較高。
不過現如今芝士潮流已經從當年的巖烤乳酪、芝士披薩拓展到其他類型產品,開始出現芝士蛋糕、芝士餅干等。而芝士飲料憑借其獨特的口感,個性的賣點,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成為飲品行業的新寵。我們熟知的君樂寶“漲芝士啦”,此次春糖也有不少圍繞芝士做文章,如團友小奶狗的芝士乳酸菌、益和源的芝士奶昔等。
茶類依然流行
茶作為中國傳統飲品,其多重身份讓茶葉與大眾消費者產生距離感,而新式茶飲卻以平易近人的姿態,讓茶走入尋常百姓家。
其實不是年輕人不喜歡喝茶,只是他們還無法接受茶苦澀的口感,他們希望無負擔地享受茶味,在追求健康的同時提升消費體驗。針對這類痛點,不少企業抓住了先機,如讓茶的系列無糖茶、果味茶;麟瓏茶室的系列茶飲等。


其實飲料行業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趨勢,背后有兩個必不可少的原因:一方面,隨著Z世代的消費思維及消費行為的變化,倒逼產業端創新與升級;另一方面,飲料行業正從品類間重構向品類內重構轉移,新的產品、新的玩法不斷出現。
而面對這樣的趨勢,未來行業的機會點在哪里?在這里我們也總結了幾點建議:
1.口味跨界
不僅僅是口味獵奇,口味跨界還可以塑造產品文化內涵,引發消費者的共鳴,進而轉換為購買動力。這一點在許多成功的產品中也可窺一斑,如喜茶跨界湖南臭豆腐、新加坡肉干;咖啡可樂跨界,針對購買咖啡和可樂兩大人群。
2.消費場景拓藍海
消費者需求越來碎片化,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凱度分析曾指出,食品飲料企業需要切入微場景,作為新發展的藍海。比如便利店的暖柜,咖啡店、健身房、面包店,早上上班途中、以及吃火鍋等都是可以值得關注的微場景。
另外凱度還觀察到一個現象是,聚餐時小包裝(小于430mL)產品的比例高達43%,也就是說即使是一群人圍坐,消費者也更喜歡點自己喜歡的飲料。
3.個性化選擇飲品
如今消費者觸媒逐漸線上化,接受到的信息多了,口味也刁了,人們對于食品、飲品的選擇趨于理性和有針對性,他們開始學會挑選更適合自己的產品,比如在購買產品時,開始關注配料表,選擇有健康功效的飲品;關注營養成分表,根據卡路里選擇合適的飲品等。
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個體差異,這也就給飲料企業創造了一個機會,讓新品的開發圍繞發展個性化定制飲品市場。數據顯示,全球有64%的消費者對為滿足其個人需求而定制的飲料產品感興趣。
宗慶后說過,飲料行業不過時,永遠是朝陽行業。這句話雖然是幾年前說的,但現在看來似乎依然奏效。
從19世紀后期,可口可樂誕生到現在,飲料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單一的汽水品類發展到功能飲料、茶飲料、果汁飲料、植物蛋白等數十個細分品類。數據顯示,行業銷售額將以5%左右的增長率上升,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753億元左右。
機會還在,行業走上快車道。而未來,飲料行業的爭霸不會停止,各家企業要真正理清自己的戰略位置和企業護城河,并且不斷夯實在創新、渠道、產品上的硬功夫,才有機會在戰場的廝殺中勝出。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