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碗粥拉動8倍業績增長,這家店的引流術太高明了!
一家成立了17年的火鍋店,謀求品牌化升級,但新店開業就突遇疫情,生意停擺。
復工后,僅用2個月時間,門店日營業額從幾千漲到6萬多,增長8倍。并榮登點評美食榜第一。而它的破局點,正是一碗免費粥。
這碗粥有什么特別之處?為此,我們聯系了大智若魚的創始人,聊了聊背后的經營之道。
16年老店迎來全新升級
“吃什么不是重點,關鍵在場景體驗”
大智若魚的第一家店,位于河南省許昌市,一家1300平的街邊店,70多張臺。開了17年,在當地人的心中是典型的老店代表。

▲鄭州熙地港店的門頭
說起創業史,創始人王婷婷用喜愛兩個字來總結。“第一家店是我姐姐開的,因為對美食的喜愛,加上天生對味覺的敏感,她就自己一點點琢磨研發配方。”
包括當時的底料,都是手工炒作的,很容易出現口味不穩定,為了嚴格把控,她們就隨身帶一把勺子,出一鍋魚就嘗一口湯底,味道可以就出鍋上桌,否則就直接倒掉。
操作有些繁瑣,但一堅持就是6年。也正是對品質的堅守,這家店從一開始的寥寥數人,到后來排隊等位,形成口碑傳播。
“之前是單店思維,認為只守好一家店就行了。后來隨著門店開了6年、7年......建立標準化、提高效率便提上了日程。”比如找海底撈的底料供應商頤海進行合作,產品實現了可控。
2019年,大智若魚從許昌走進省會城市鄭州,開啟了品牌化升級,包括logo、裝修、服務等全部升級換代。
對大智若魚來說,已經不是吃什么的問題,好吃是基礎,這件事已經做了十幾年。接下來,發力的重點在空間、在細節體驗。
>“新國風”式裝修,營造舒適自在的場景體驗
鄭州升級店的面積也在千平以上,選定了綠色為主色調,裝修風格走的是“新國風”,既有中國風的古韻,又不失時尚感。

▲新國風式的裝修風格
比如隨處可見的魚元素擺設、品牌logo的金色魚鱗,水波紋的吊頂,滿分質感讓就餐體驗大幅提升。甚至在空間設計上,做了8個封閉式的包間。
包括走道也更加寬敞了,店內的音樂多是空谷悠長的古琴,放慢節奏。正如大智若魚的slogan“相聚值得回味”。即給大家創造一個舒適輕松的場景體驗。聊天是重點,配菜錦上添花。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感體驗。不只是吃到食物的味覺,還有進店看到的燈光、綠色的主色調,包括所有裝修設計帶來的美感。
>活魚現殺現片,全程明廚操作
在大智若魚進店的位置,擺放了幾個大大的魚池,每條魚都是活蹦亂跳的。顧客進門先挑魚,從選魚到入鍋有著嚴格的時間控制。

衛龍創始人劉衛平
沿著魚池往里走,會經過一個270°的透明廚房,挑選的魚被送往廚房現場操作,顧客可以全程看到大廚的操作。
“在動線設計時,我們就考慮到,讓顧客進店先挑魚、廚房片魚,再入座。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觀看一場生產秀。”

衛龍創始人劉衛平
開業突遇疫情,生意停擺
一碗免費粥帶來8倍業績增長
大智若魚經營多年的品牌知名度、產品的優秀口碑。因北遷鄭州(熙地港商場),只能被迫處于初建期。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有著彼酷里、魚酷、新辣道等強勁對手。
當王婷婷還在思考自己的差異化,定位人均百元的魚火鍋,追求空間體驗的同時,卻突遭疫情,餐廳停擺。“大家都憋了口氣準備大干一場,結果一天也沒營業,一棒槌都打蒙了。”
好不容易等到3月份開業,也并沒有迎來報復性消費。特別對于剛進駐商場的新品牌,大家并未建立品牌信任。“剛開始甚至10張臺子都坐不滿。”
服務員在門口迎賓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哎,這是什么時候開的店?
直到6月份,店里慢慢有了客流,餐廳開始逐漸開放更多的就餐區域,后來出現了排隊。每天的營業額也從幾千元到六萬元的跨越,業績增加了8倍。
在王婷婷看來,大智若魚的破局點是:一碗粥。

▲門店免費提供的美齡粥
收取“茶位費”是餐飲行業的普遍現象。她便想通過設計這樣一個套餐:一碗美齡粥,一塊綠豆糕,一包餐巾紙,收取6元的“茶位費”。
在初期員工培訓過程中,王婷婷發現員工總是不好意思說出口,有心理壓力。“看,我來給你們演示一遍。”可當從老板到員工的身份轉變,她發現自己也不好意思開口。這時才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老板賺錢,員工背鍋,不僅拉開了“老板與員工的關系”,還會降低客戶體驗。
出于上述考量,她們決定放棄收茶位費的決定,轉而免費供應“美齡粥”。
既然要做費產品,就下足功夫。想靠免費粥在顧客心智中扎根,就更為注重美齡粥的品質,除了保證濃稠美味之外,還專門配置了精致的碗,以及一把金色的魚形勺子。
餐中不限量供應,甚至還會主動向每桌顧客贈送,外帶在家品嘗。
據了解,這些粥的成本并不低,只原材料成本就3萬/月,還請了專門的阿姨每天熬制。美齡粥,也成為大眾點評上網友的熱門推薦菜。

▲圖片來源于大眾點評
“有的客人因為粥而專程跑來吃魚,還有一位顧客臨走打包了兩碗粥,帶給姥姥喝。姥姥喝了一大碗,很喜歡。這位客人說,明年姥姥的102歲生日就在我們店過了。”
有舍才有得,特別是與顧客關系的運營,有時候必須適當舍棄一些眼前的利益,來換取顧客的情感維系,生意才會更長久。
注重細節、做感動服務
比如方頭筷子、魚頭大小的盤子
品牌的呈現風格,實則是創始人個性的凸顯。就比如門店細節之處也很精致,于是經常有顧客來就餐時,詢問說:你們店是個女老板吧。
“有的時候沒有什么原因,就是喜歡這么做。”
比如餐具是親自跑到景德鎮去挑的;盤子的大小恰好能放下兩塊魚頭;筷子是方形的,方便客人夾起魚頭,甚至尾端還帶有天然的竹結。
茶水選擇了玫瑰花茶,據說這也是有講究的。鍋底偏向重口味,所以不希望顧客在吃麻吃辣時,給一些沒有味道的、或者強烈味覺感的東西,要保證魚的口感會更豐腴。最關鍵是女性顧客也喜歡,美容養顏。
甚至搭配美齡粥的金色勺子,也由于精美的外觀會被顧客順手帶走。據統計,每個月大概能丟200多個。
但王婷婷的心態很是平常:“丟就丟吧,勺子筷子上我們打印了logo。即使顧客帶回家,也能隨時看到我們大智若魚。”

▲大智若魚的產品
不止在這些細節上,大智若魚還會做一些感動服務。她給我們講了一個案例:
一次,底料料包的塑料外包裝被一不小心剪了一個角,掉進了鍋里。服務員在餐中發現了,便過來詢問處理辦法。
服務員認為,顧客并沒有發現,可以趁機偷偷撈出來。但王婷婷立即否決了這個提議,認為即使顧客沒有發現也應主動提醒,并免單致歉。
令人意外的是,顧客并不在意這些細節,自己動手撈了出來便埋頭繼續吃了。臨走時,為表誠意,她給顧客送了幾張卡券。
這件事也給王婷婷敲響了警鐘,之后她規定所有能在粗加工環節完成的,全部處理后才能進廚房,不要存僥幸心理;服務員發現問題不要再去找店長找老板,拉長流程,能判斷是門店責任的就免單,不要計較一些小的得失。
也正是這樣的心態,大智若魚門店的客訴很少,老顧客的復購率很高。
最后
“我們不看什么趨勢,什么風口,只踏踏實實做好自己。”
在采訪中,王婷婷說道,在過去一年,主要是讓顧客知道并了解大智若魚,努力刷品牌認知,做好產品、衛生、服務這些基本功。
正如大智若魚的品牌名,就做笨一點的事情,可以慢慢來,這同時也是她對待品牌發展的態度,門店也可以慢慢開。
大智若魚就如同鄭州魚火鍋市場的一匹黑馬,前期默默無聞,不斷積累練好內功,相信在不久的將會迎來更有力量的爆發。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