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萬億的母嬰市場風起云涌,品牌如何抓住機會破局營銷?
據統計,在2020年,我國母嬰市場規模已達到4.09萬億元,預計2021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776萬億元,母嬰市場已成為一個龐大的賽道。
與此同時,新一代年輕父母群體正在崛起,年齡層向逐漸向90-95后轉移。統計顯示,較之“前代”媽媽,90后媽媽的消費現象發生了改變,孩子與媽媽月平均消費為1:1,表明這一屆媽媽在精致養娃的同時也注重自我悅己的消費。
母嬰市場的巨大盈利與新一代媽媽消費觀念的改變,給予了行業更多的機會,也讓母嬰品牌致力于在精細化運營中探索更多的商業價值。
母嬰市場存在巨大潛能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以及消費升級的浪潮,母嬰行業近年來處于十分活躍的狀態,也充滿了無限潛能。
1、目標群體廣泛,消費需求多元化
首先是母嬰市場擁有龐大的消費人群,80—90后之間是母嬰行業消費的主力,未來Z時代也將成為高潛力人群,不同年齡與不同地域的消費者也存在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于是人群的龐大與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促使母嬰行業朝著更加多元的形式發展。

每個人的消費性格也是不同的:個性獨立、財務自由的職場辣媽;充滿民族意識,力挺國貨的奶爸;高學歷、高物質,養娃不惜金的爸媽;追求細節,崇尚高顏值的精致爸媽;雖是大人,卻有一顆長不大心的好玩父母,每一種性格的消費需求都存在顯著差異,會傾向于根據自己的喜好購買對應的產品,于是,就催生了充滿個性化的母嬰品牌誕生。

2、消費觀念改變,促使行業內結構升級
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新生兒的身上也就投入了更多的支出空間。較之過去的消費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科學育兒的觀念越來越盛行。

育兒觀念的流行對于母嬰產品及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消費升級也就倒逼市場不斷更新迭代,于是,高端化、精致化、品質化的產品越來越具備品牌優勢,成為目標受眾的寵兒。
3、母嬰產業邊界拓展,細分領域潛能無限
相比于其他行業,母嬰市場迭代更新的速度異常之快,消費產品的使用周期也非常短,整個行業必須不斷保持發展的節奏,才能在不斷創新母嬰行業邊界的擴展,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強大的流量基礎。

行業邊界拓展促使品牌朝著更加細分的領域發展,不遺余力滿足母嬰群體各種需求,使得品類隊伍越來越壯大,覆蓋了生活中吃、穿、美、行等各個方面,國風童裝的迅猛發展尤為明顯。而一直保持單一產品的品牌也逐漸被市場淘汰,優質母嬰品牌朝著向好的局勢不斷發展。
媽媽群體的更替讓母嬰市場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新家庭消費模式也將成為母嬰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母嬰市場亟待解決的弊病
母嬰行業發展蘊藏著巨大的機遇,品牌紛紛簇擁而來,想要在這個龐大的蛋糕中分一杯羹,但這條路并不好走,也存在根深蒂固的危機,品牌想要占據市場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視這些亟待解決的弊病。
1、消費者信任危機
相較于其他人群,有關母嬰群體的健康問題尤為敏感和重視,在母嬰市場中食品、醫藥等領域多次爆出造假丑聞,大眾的信任也逐漸被消磨殆盡,面對誠信危機,這是母嬰行業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世界上最沒有安全感的人就是媽媽,對待孩子他們像是呵護一個雞蛋一樣小心翼翼,生怕沒有照顧好讓蛋殼破裂,這對于媽媽是致命打擊。她們怕孩子接觸到危險的事物,怕小孩吃到抗生素超標的食物,更怕小孩遇到假冒偽劣的產品,在面對產品時便會慎重考察。因此,行業解決信任危機,刻不容緩。
2、母嬰品牌良莠不齊,行業缺乏規范標準
母嬰行業缺乏規范的標準,讓整個市場處于魚龍混雜的局面,品牌產品也良莠不齊,即使大眾普遍使用的物品也存在安全問題,比如學步車會造成寶寶O型腿、床圍增加會有新生兒窒息的風險!還有知名度高的玩具品牌,蘇菲長頸鹿牙膠、小黃鴨洗澡玩具多次被爆出內部發霉,危害指數可想而知。

品質不好的產品傷害性是極大的,比如貼身衣物,很多衣物里都含有不好的成分,比如甲醛、熒光劑等;又或者是紙尿褲,設計不合理影響寶寶的爬行、走路,孩子太小即使不舒服最多也只能以哭鬧的方式表達;還有前段時間知名博主@老爸評測檢查到“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中激素超量,還致使僅5個月大的女嬰變成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并有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癥狀。因此,行業需嚴格把關產品品質,切忌不良成分傷害受眾。

3、競爭加劇,同質化嚴重
母嬰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巨頭壟斷現象尤為嚴重,TOP10的頭部玩家占據了近80%-90%的市場份額,一些中小品牌想要突出重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另外,在各大品牌的激烈競爭中,也存在越來越嚴重的同質化現象,行業內容大致都是生活服務類,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單一產品推薦內容,而這一部分內容占據了母嬰行業內容輸出的大體量,品牌要解決同質化現象是闖出母嬰行業的又一重要舉措。
雖然危機影響母嬰行業的發展進程,但從另一面來看,也是推動行業朝著更加高質量、高規范的方向邁進。
母嬰品牌破局營銷的戰略
母嬰行業機遇與危機并存,品牌想要把握機遇,克服危機,就要制訂一套行之有效的破局營銷戰略。
1、找準品牌定位,制定長遠戰略目標
品牌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品牌定位,制定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是對品牌的資產價值、發展前景和信念準則的標準,只有先確定品牌經營的核心,才能朝著那個方向進行努力。
對于將自己定位高端產品的品牌,應該將重心放在產品高質量與高服務的打造上。作為支撐母嬰品牌發展的剛性需求之一,嬰幼兒奶粉行業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品牌想要解決同質化的嚴重現象就必須擁有更加核心的技術,形成品牌的競爭優勢。對于低質量的品牌也需打造品牌的獨特優勢,對于產品和服務應該更注重性價比優勢。

作為國貨品牌的領頭羊,飛鶴已步入了崛起之路,也在外資品牌籠罩、同質化現象嚴重的背景下,突出重圍,成功逆襲。
2、以專業健康為核心,提升消費者安全感
據統計,嬰兒奶粉頭部品牌強調更多的是:有機、天然、科技、健康,這些成分也是品牌取得受眾心智的關鍵因素。在追求高質量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母嬰品牌加入了溯源大軍的行列,溯源成為品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消費者看得見信任的高效保障。

寶寶樹App用戶活躍度全行業排行第一,因全面滿足寶媽對育兒知識學習、消費種草、自身身體健康情感等核心需求而深得人心,實現超過80%的高滲透率。

Babycare通過六年發展已成為母嬰領域頭部企業,銷售額在2020年已突破9億,主要是因其以打造“高顏值、高品質、高安全”的品牌優勢,才能廣受新生代父母的喜愛。
3、創新布局渠道,全方位打造營銷殲滅戰
在母嬰行業,品牌如果具備了專業、高質量的產品與清晰的消費者定位,最后一定要有好的渠道才能成功促進銷量的轉化。如今的時代,品牌想要爭奪受眾的注意力,整合營銷必不可少,融合線上與線下的優勢,進行全方位的渠道傳播。

依托于“社群+電商+直播+實體”模式的拉姆小貝,成功圈粉無數90后寶媽的心,不管是在品牌的模式創新與豐富上,還是顏值適應時尚潮流上,都高度吸引消費者的芳心,成為母嬰新生品牌中極速發展的企業。
還可以利用跨界營銷,將不同品牌的優勢整合,掌握IP、國潮等流行元素,在融合線上線下渠道,聯合整體母嬰生態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
去年,由好奇Huggies與微信搜一搜聯合,共同發起“母嬰節”,還聯動了其他九大母嬰品牌,打造一站式服務體系,借助平臺優勢輸出專業的育兒知識。活動期間,引發巨大聲量,小程序訪問人次超過168萬,用戶社交分享訪問近42萬人次。

母嬰市場作為經濟發展中的剛需行業,規模的增長從未停止,行業想要乘風破浪,品牌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抓穩機遇、解決危機,洞察受眾真正需求,打破單一的營銷模式,才能精準多范圍覆蓋受眾,也能助力品牌順利破圈。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