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平小店只賣一款茶,年營收750萬!這是什么模式?
茶飲店的菜單一直在升級,一二線城市做減法,下沉市場做加法。
最近,我發現了第三種思路:一家門店只賣一款產品,而且銷量還很好。
在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多元的當下,極致單品模式,適合新茶飲嗎?
01
小店只賣一款茶,年營收750萬
如果有一家飲品店,只賣一款產品,“精而美”,有可行性嗎?
云南保山有家茶飲店,真就這么干了:
這家店名叫“麒麟大口茶”,面積不大,只有15平米,店里只有一款產品“大口茶”,屬于檸檬綠茶,售價15元/杯,除了糖度和冰度能選擇,其他沒得選。

只做一杯茶,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老板林森告訴我,在過去一年中,他和團隊總共7個人,賣出了50萬杯,年營業額達到了750萬。
或許你會覺得是消費者一時新鮮,但事實上,林森的店已經開業4年了。前期經過了3年的門店打磨,產品和視覺都經過數次迭代,2020年找到了最佳盈利模型。
無獨有偶,在成都成華區有一家名為“縫紉機咖啡”(英文名:The Sewing Machine Coffee)的獨立小館,店里只出品一款澳白,有3種可選的豆子,一杯18塊錢,堂食再減5元。

縫紉機咖啡的菜單,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面積不超過7平米,沒有吧臺、沒有座位,只有一個鐵架加木板的桌子,紅磚墻是唯一的設計。
即便如此,在社交平臺上,它還被很多顧客譽為“有靈魂的店”,去過朋友告訴我,這家店節假日需要排隊,一天的出杯量大概為100杯。
而就在這家店的隔壁,還有一家咖啡館,名字叫“相對而言,需要咖啡”,只做手沖咖啡。
店內設有3個手沖吧臺,分別使用不同的器具、設備來出品手沖,顧客選好豆子后,會被推薦到相應的吧臺制作,儀式感十足。

“相對而言,需要咖啡”的手沖吧臺,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一家只做奶咖,一家只做手沖,毗鄰而居的兩家店,通過售賣單品的模式,選擇了不同的咖啡消費群體。
和飲品行業這兩年流行的細分賽道相比,這種“只賣一款產品”的模式更加聚焦,更像是一種“新茶飲極致單品模式”。這種模式怎么樣?
02
什么是“極致單品模式”?
在討論這個模式之前,我們先來聊聊,什么是“極致單品模式”。
在商業領域,這種模式并不罕見。比如位于日本銀座的森岡書店,面積不大,一共就只有15平米,“一冊、一室”,每周只賣一本書。在這里,讀者沒有挑選的余地,他們只能買或不買。

面積只有15平米的森岡書店
書店專門有一個團隊,負責每周的選書,再根據這本書構建一個相關主題,策劃一系列與這本書有關的展覽、活動、對話,加深讀者與作者、作品之間的連結。
在書店普遍虧損的行業現狀下,森岡書店通過極致單品模式,實現了盈利。
在日本東京,還有一個叫“#FFFFFFT”的服裝品牌,只賣白T恤,被稱為是“白T愛好者的天堂”。
和飲品一步之遙的餐飲,極致單品模式已經造就多個大牌,比如曾經風靡大街小巷的黃燜雞米飯,在商場經常見到的酸菜魚餐廳等等。
從目前觀察到品牌來看,所謂“極致單品模式”,就是專注于某一款產品,把產品的口感、原料、SOP、外觀、用戶體驗、服務及性價比等做到極致,快速占領心智。
這一模式,與雷軍說的“專注、極致、口碑、快”比較吻合。
但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2020年,喜茶平均1.2周上新一款產品,奈雪2020年上新了30多款茶飲,100多款烘焙產品,即便不是頭部品牌,也要產品齊全,上新及時,甚至還要時不時的做一些限定款、節日款、聯名款,來吸引消費者打卡嘗鮮。

在這樣的現狀下,極致單品的模式,在茶飲領域行得通嗎?
03
極致單品模式適合新茶飲嗎?
極致單品模式,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專一”本身就是個認知標簽。
林森的觀點是,“在行業大流都在做加法與乘法的時候,我們決定逆勢而為,做減法與除法,只做一個產品。我堅信這是茶飲紅海中的一個新機會。”
針對這個機會,林森還提出了“一生只做一杯茶”的廣告語。

通過專注專一的標簽與顧客建立了情感鏈接
有個顧客在小紅書上種草時說:“沒有專一的男人、只有專一的茶。”通過專注、專一的標簽,品牌與顧客建立了情感鏈接。
其次是產品穩定性高、快速復制能力強。
林森的門店,由于只有一個產品,每一個員工都有大量練習,會形成肌肉記憶,所以品控和標準化是相對容易的。

原料周轉快且新鮮
另外因為產品少、原料周轉快,不管是茶湯還是檸檬都能保證新鮮,口感穩定,供應鏈比較好打通,容易實現毛利的提升。
總的來說,單一的產品能夠更加聚焦目標客戶,能夠快速打出差異化,產品SOP、供應鏈以及成本的壓力都會減小。
從規模化角度來說,這是一個能夠快速復制的模式;從品牌定位上來說,這一模式有別于“月月上新”的行業大流,有辨識度和獨特性。
04
但選擇“極致單品模式”,我勸你謹慎
任何商業模式都有兩面性,“極致單品”也不例外。
首先,需要解決復購問題,要有能力在這個單品上持續深耕,讓顧客“不膩”。
現在新茶飲的消費者,已經是一屆“忠誠度極低”的消費者,他們很少長年累月只喝一種飲品。哪里開了新店、誰家出了新品,就立刻去打卡,誰也不能成為消費者的唯一。
日本的一蘭拉面,雖然只有一款日式豚骨拉面,但從1960年創業至今,存在60周年,一年的營業額超過200億日元,成為很多人到日本旅游的必吃門店之一。
原因是一蘭拉面在產品上有很多的選項,不管是面的硬度、湯的濃度、辣度、配菜等都可以做選擇。雖然只有一款產品,卻可以讓消費者豐儉由人、常吃常新。

想要做好極致單品這個模式,一定要有極強大的產品深耕能力,還要通過審美、文案、視覺、活動等不斷制造新鮮感,讓消費者喝不膩。
其次,容易復制意味著容易泛濫,可能會加速消費者的厭倦。
聚焦單品的同時,危險也隨之而來。因為可以快速標準化,所以很容易出現“忽如一夜春風來,遍地都是檸檬茶”——商業上,人們總是愿意去模仿看上去成功的業態,這無可厚非。

比如重慶小面快速開遍大街小巷,打開淘寶就能搜到料包
而泛濫的單品,會讓消費者快速產生厭倦,從而讓單品的生命周期縮短。
第三是對抗風險能力的要求高。
比如前段時間車厘子核酸檢測出現陽性后,車厘子價格腰斬、積壓成山,很多人不敢再嘗試車厘子產品,對一些以車厘子為主打的品牌,就會面臨比其他門店更高的風險。
前兩年,小龍蝦供應鏈曾一度價格暴漲、斷供,讓很多小龍蝦餐廳瀕臨崩潰;去年疫情期間,牛蛙差點被列入不能食用的野生動物,也讓一些專賣牛蛙的門店捏了把汗。
結語
餐飲領域有一句話說 ,不要總想用所有產品去滿足所有人。
“極致單品模式”,是用一種產品,滿足一類需求。不是誰都能做,也不是隨便做做就能成功的。
不管是不斷上新的模式,還是極致單品的模式,商業模式沒有好壞,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