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速食、全民直播…2020最具增長力的行業還有哪些?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的經濟和消費市場都遭受了巨大沖擊,中國市場也未能幸免。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6月的社會零售消費總額已經面臨2.2萬億的影響。雖然市場遭受巨變,但仍有一些行業與企業,在逆境中突出重圍、爆發出新的增長力。
這些增長的背后,暗藏了哪些商業邏輯?屬于新品牌未來的機會還有哪些?
萬物皆可直播
但帶貨是門“行活”
說起2020年最出圈的營銷模式,不得不提直播帶貨。

根據商務大數據,2020年上半年,電商直播場次超1000萬,活躍主播數超40萬,觀看人次超500億,上架商品數超2000萬;阿里巴巴8月新發布的財報顯示,淘寶直播已經連續八季度翻倍增長。
這場全民直播的角逐場上,不止有薇婭、李佳琦等當紅主播,還有董明珠、梁建章等知名企業家,也有劉濤、鄭爽、大張偉等影視明星……
除了面孔的變化,直播所涉及的領域和商品也越來越多樣化。食品、服飾、快消品等行業且按下不說,汽車、家居、房地產等注重線下渠道的行業也紛紛走進直播間。人、貨、場以一種新的方式在直播間相遇,真正地開啟了“全民直播,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
“全民直播”的時代,直播帶貨也不再只是單純的售賣行為,它成為了商家們傳播品牌、了解用戶需求的窗口;也成為了明星和粉絲互動的渠道。
而另一邊,羅永浩被消費者詬病不專業、鄭爽直播帶貨情緒失控、低價戰役持續升溫、產品售后服務難以匹配…… 直播行業的種種問題也在今年急速涌現。
可以預見的是,這一新興行業在歷經良莠不齊的爆發期后,必將逐漸走向專業化和規范化,直播內容本身的趣味性、商品的價值感、產品的供應鏈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制勝因素。
同城零售成新戰場
比的不只是速度
除了帶火了直播,疫情還點燃了“同城零售”的火。
年初,很多人被隔離在家不能出門,像點外賣一樣買生鮮果蔬、生活日用品,“線上下單、即時配送”成為用戶購物的新習慣。
疫情之后,用戶在線上即時購買生鮮產品、生活百貨的習慣得以延續,且大部分用戶愿意給到家服務支付額外溢價的費用。

最近一季財報數據顯示,新零售已是阿里發展最快的業務。天貓超市、盒馬、銀泰為主的新零售及自營業務表現亮眼,收入達30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80%。
與此同時,同城零售也不只是阿里這類頭部平臺尋求增長的新戰場,傳統賣場、線下商鋪也紛紛入局,沃爾瑪、大潤發等賣場的全國整體O2O“到家”業績同樣出現可觀增長。
顯然,無論是在商家端還是在用戶端,同城零售已然成為零售行業的新機會。在未來的“半小時生活圈”,即時配送仍將是命脈,線上流量仍將持續上升。
而誰能更好地控制成本、調動運力、留住更多的用戶,在不同場景、不同品類和業態上實現高效交織,將成為各大巨頭比拼的關鍵。
方便又好吃
速食食品成年輕人新high點
CBNData《線上方便速食行業趨勢洞察報告》數據顯示,近三年來線上方便速食消費規模持續擴大,2019相較2017年增長了106%。
受到疫情影響,不少食品行業虧損嚴重,但是“懶人素食”卻迎來了爆發式銷量。方便面逆勢反彈再次回到“國民食品”寶座,螺螄粉、酸辣粉、自熱小火鍋等方便速食也異軍突起成為網紅食物,煲仔飯、竹筒飯、棒棒雞等特色美食也初現市場。
據柳州市商務局的數據,“網紅食品”螺螄粉2020年上半年產值達到49.8億元,全市穩定日產能250萬袋,半年出口總值是去年的8倍。有趣的是,螺螄粉還有專業的學校了,定向培養人才。

其實,方便速食的走紅并非偶然,“單身經濟+宅文化+消費升級”背后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盛景背后,產業鏈上有更深的推手。餐飲標準化的長期趨勢拉動了供應鏈的優化,上游的加工、儲存工藝造成了口味的升級,因而深受口味驅動的新生代消費者青睞,方便速食得以發展。
而隨著后疫情時代大眾健康觀念的升級,健康化的速食食品也迎來新增張。速食食品在品類擴張、口味創新之外,如何更好地解決消費者們的健康痛點,或將孕育出速食領域的新賽道。
我們也觀察到,在逆境中崛起、不斷發光的新消費商業力量遠不止于此,比如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理財保險、滋補保健、智能家居等行業也表現出出色的增長力。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