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體、秋奶體,什么樣的文案更受用戶喜歡?
最近的互聯網,隔段時間就得有一個“火的一塌糊涂“的文案;
半個月之前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占據三天熱搜,一度讓官官懷疑自己學的傳播學原理,這么一個不新奇、不重要的事兒,怎么能火成這樣!
無獨有偶,上海名媛圈的事兒雖然這幾天熱度已經過去了,但是衍生文案還在。

“有人一起拼嗎”句式的名媛拼單體,還是存在互聯網的角角落落。
這些“金句”句式怎么火的,到底是為什么刷了我的屏?
容易被模仿
你們應該沒忘了七夕那時候一夜瘋狂的“孤寡蛙”吧。
“我是您親友為您預訂的七夕蛤蟆!”
“我現在開始叫了!”
“孤寡孤寡孤寡......”
換個頭像能直接復制粘貼的句式,為了“嘲諷”七夕節還在單身的你。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也很容易被模仿,我們不知道是誰做了第一個傳播者,但是發個紅包給朋友讓他/她喝上一杯奶茶這事兒,對我們來說很容易模仿。
忘記精英化的表述吧,金句文案的門檻沒那么高!
跟大家做傳播的想法不太一樣,我們總想著讓自己的傳播獨一無二,但是有時候卻忽略了,往往是那些最容易被受眾模仿的句式,更容易引發大規模的自傳播。
人人都能上手造句
金句文案其實是造出了一個“梗”;
以笑點為外殼包裹著痛點,同時意味著留給網友自娛自樂的創作空間。
無論追究起孤寡蛙、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或者最近的名媛拼團體延伸文案,為什么會火成這樣?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網友和這些“梗”的互動過程,引發了賽博朋克網絡世界的狂歡。
金句是網友的腦洞收集庫,延伸的腦洞比事件本身精彩很多。
孤寡蛙的延伸腦洞:
“不孤”鳥
七夕前一天看到有人評論這個我一臉懵,以為人家是走錯片場了,沒想到懂了孤寡蛙的梗,才知道大伙兒的用心良苦。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延伸腦洞:
冬天的第一口西北風

名媛拼單延伸文案腦洞:

總之是想拼單一切不想要的剔除以后,自己想要的部分。
句式很容易模仿,所以人人都能上手造句,更多的受眾才能夠參與其中。
品牌傳播依然適用
最近幾個品牌出圈案例當中也能夠看到二次創作文本是怎么影響出圈的
餓了么,改了一萬個名字,“_____了么”的句式,用最簡單的方式給了一些示范:
渴了么?想通了么?被生活打倒了么?

創意極其簡單,但卻讓人人都能說上一句,脫發了么,發工資了么等等。
《后浪》的片子一出,后浪體就開始刷屏了,前浪、中浪等等概念應運而生。

提供能夠二次創作的文本,是民間金句或品牌文案,能夠出圈的共性原因之一。
文本互動意味著二次傳播,有多少人在原來文本的基礎上開腦洞二次創作,就有多少人作為自來水在傳播這條他們參與進來的信息;品牌信息傳播也是如此。
應景+驚喜+對立面
一個信息像鉤子一樣被記住,還需要增加黏性。
還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雖然看上去是平平無奇的一個話題。
然而卻同時滿足了以下三點:
應景,秋天的時候,看秋天的文案,喝秋天的奶茶,很順理成章。
驚喜,不是自己買,而是對象/朋友買給自己,而且是第一杯,這就有了一定的儀式感,給平平無奇的一杯奶茶增加了些驚喜元素。
對立面,最開始是情侶給對方轉紅包,后來成了朋友之間,這時候人檸檬精的本質就開始作祟,為啥別人有我沒有。
同樣,試試看代入以上舉的其他例子,或是你腦海一個有名的刷屏金句,都符合這樣的邏輯。
對品牌來說,怎么跟著這些民間金句學文案?
對立面意味著特定人群的痛點和共鳴,應景和驚喜則是與品牌貼切和出乎意料的組合。

來看看這個消火栓上的椰子雞品牌的廣告文案:有些愛,消火栓也澆不滅;許多恨,一碗雞湯,就化解。
是不是就是應景+驚喜+對立面的組合呢?
最后
盡管一個信息是否能夠出圈確實會有很多影響因素,但熱點金句的確是層出不窮的;
或許下次在熱搜上看到新的金句,除了借勢之外,也能反過來,拆解一下其中的文案技巧。
名媛體、秋奶體、后浪體......XX體不會消失,只會用另一種方式重新呈現。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