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銷15000臺,融資數千萬,他靠“喝水”破局小家電市場?
“一天喝8杯水”,不知它有沒有出現在你的每日清單上。
但,就是一個這么小小的需求,其實并不容易達成。水質、水溫、不同飲料的沖泡條件……喝水這件事情,似乎也存在不少痛點。
與“水”打了多年交道的李文珺早就意識到這件事。“中國人對喝水是有剛需的。”
也因此,從某飲用水凈化企業離職后,她創立“熊小夕”,希望能讓用戶“隨時隨地喝到任何溫度任何口味的飲品”。圍繞水場景,熊小夕接連推出了凈飲機、奶茶機、氣泡機等。主推單品“獨角獸凈飲機”月銷量超過3000臺。奶茶機上線天貓1個月爆賣超1.5萬臺,登上類目第一。

今年第一次參與天貓雙11,熊小夕團隊從9月份就開始備貨,連國慶假期都沒有休息。相比今年618,熊小夕預售翻了近4倍。今年雙11,熊小夕目標突破2000萬,今年將沖刺破億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熊小夕創立不到一年就已經獲得3輪融資,都是千萬元級別。投資方GGV紀源資本合伙人李浩軍說:“疫情以來小家電市場快速發展,隨著年輕一代成為家庭消費的主力,相信更具場景化創新能力的小家電品牌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蓬勃生長但廝殺激烈的小家電市場,熊小夕是怎么跑出來的?它還有多大的機會?
從日常中找到的“空白”市場
越來越多年輕人希望實現“喝水自由”。
一個細節是,現在很多年輕人裝修房子,會在家中設計一個吧臺,泡茶、喝咖啡、喝酒。這說明,“喝水”這個場景正在擴大。從廚房向客廳、臥室、工作室等延伸。
“這個賽道玩家并不多,但是‘水’這門生意本身是很大的。”這是李文珺在現代年輕人生活方式上看到的機會。
很多家庭喝水是通過飲水機、廚下凈水器等,一般都需要有人安裝、服務,是設備型的賣法。熊小夕推出的凈飲機,插電即可使用,3秒即熱,可以放在家里任何一個位置——是消費品的方式。由此,熊小夕切入了一個新品類:水家電,即與水直接相關的設備和電器。

消費品創業,人、貨、場都要對。但其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李文珺的理解是“人”,她說,“流量布局的前提是人群要對”。
熊小夕的目標用戶,除了年輕,還以“女性”為主,集中在25-35歲的精致媽媽和新銳白領。她們往往掌握著一個家庭的“經濟大權”,還最關心家人的喝水健康。
“這波女性對于生活是有追求的。”李文珺說,他們不光追求功能,還有使用場景,且一定要好看。也因此,熊小夕在外觀設計上更清新自然,另外一方面,在易用性上也做了很多細節的優化。
作為女性創業者,李文珺覺得自己的優勢在于同理心和洞察力,她認為女性消費者們想要的產品,操作上必須簡單、順暢。于是,熊小夕的凈飲機上清晰地標明功能,比如“沖奶”“泡茶”“開水”等,而不是像同類產品一樣,把水溫設置成每一度都可以調節。另外,熊小夕凈化后的純水箱是可以抽出來放到冰箱的,不僅增加了功能性,而且凈水過程可視,喝水更安心。
相比市面上充滿科技感有點“冷酷”的品牌名,熊小夕更像個人名,更親切。它還打造了個IP叫”小夕姐姐”,就是希望拉進與用戶的距離。“未來的消費品牌應該學會跟用戶做朋友”。
雖然產品創新是熊小夕的強項,但,深刻洞察場景,找到用戶沒有講出來的話,然后做出一個對應的產品,仍然很難。技術出身的李文珺說,自己腦子里充滿了無數個想法,每天都在琢磨用戶的需求。
自打創業以來,李文珺每天都泡在社區、直播間內,收集用戶的反饋。因此雖然熊小夕成立時間不長,但產品迭代很快,譬如凈飲機就推出了“適老版”,水箱做的更大,滿足多人場景下更多需求的飲水。
新爆品讓小姐姐實現“奶茶自由”
小家電名目繁多,但閑置率也很高。李文珺一直在思考,“水”這門生意時,還可能有哪些高頻需求?
她想到了奶茶。
網紅奶茶活躍在年輕人的日常,更頻頻出現在社交媒體上。在小紅書上,關于奶茶的筆記數甚至比口紅還多。“奶茶續命”是年輕人的口頭禪,但在這之外,痛點也很明顯。譬如,價格過高、不夠健康。
李文珺決定做一款可以在家就能制作,健康又好喝的奶茶機。
去年10月,熊小夕奶茶機開始啟動工業設計,經歷近30次修改迭代,于當年12月正式上線天貓。從立項到量產,不過兩個月。
上線天貓一個月后,熊小夕奶茶機售出15000臺。在當月的天貓年貨節中,它登上奶茶機單品銷量第一。

熊小夕還會不斷推出不同口味的茶料包。例如,最近一款冷萃茶賣得很火,熊小夕就順勢推出了冷泡茶包。
奶茶機屬于耐用小家電,茶料包帶動高頻消費,不僅帶來長期的復購,還可以培養用戶的粘性。熊小夕凈飲機也類似,凈飲機使用期限較長,但是內部凈水濾芯則需要定期更換。
而奶茶機對于熊小夕的意義,不僅是真正意義的第一個新品類爆款,更重要的是,幫助品牌擴開了用戶群體。相比于凈飲機動輒2000元左右的價格,奶茶機兩三百元的價格門檻更低,只相當于10杯奶茶的價格,讓小姐姐們實現了“奶茶自由”。而這款奶茶機又通過更多功能的加持,譬如煮養生茶、打奶泡等,極力降低了“閑置”的可能。

“之前做水家電非常痛苦,因為我們找不到網紅的話題跟用戶溝通。”李文珺說,奶茶機對熊小夕來說是“流量產品”,它能帶動用戶對品牌的認知,以及更多產品的復購。
“在這個行業,只做一款單品想打遍世界、做大規模是不可能的。”李文珺對此早有認識,因此,熊小夕雖成立不久,就快速出新。熊小夕目前有三條產品線,一條是主打深度凈化水的專業線;第二條是速熱產品線,主打方便,除了即熱型小家電,還在布局速冰產品線;另外一條是飲品線,代表著各種各樣口味的可能,奶茶機便是其中一個探索。
李文珺認為,圍繞目標場景打造產品矩陣,形成品類覆蓋是真正樹立品牌的過程。也因此,熊小夕不斷延展出新品,比如氣泡水機、料理機等,而冰塊機、可樂機等正在路上。它們在幫助熊小夕構建起品牌心智的同時,也能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新品牌要與巨頭打時間差
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在快速增長過程中,一定免不了巨頭的“狙擊”。事實正是如此。如今九陽、飛利浦、小米等紛紛入局凈飲機市場。
如何面對巨頭的競爭?
李文珺認為,熊小夕的競爭力在于專業。團隊十幾人都在“水”行業深耕十幾年,在技術研發與供應鏈方面有較深積累。另一方面,熊小夕也更聚焦“水”這一場景,切口更細。相比于做全品類的巨頭來說,除了能更深洞察用戶需求外,面對市場更靈活,迭代速度也更快。

“我們是與巨頭打時間差。”李文珺說,當熊小夕推出升級版時,市面上很多產品還是他們一代的樣子。
不過,李文珺曾表示,熊小夕要學習的對象,并非AO史密斯這樣的傳統巨頭,他們真正要對標的是農夫山泉、喜茶,“我們在努力學習他們對消費者的洞察,以及消費趨勢上的一些判斷。”
相比而言,眼下如何獲取用戶信任是一件更緊急的事。畢竟凈水是一件十分專業的事,在沒有任何認知的情況下,如何讓消費者信任一個新品牌?
在熊小夕天貓店鋪的詳情頁介紹上,除了有專業機構的檢測報告外,還有海外名人、小紅書大V的推薦。李文珺說,熊小夕確實走過一段艱難的路,譬如在找一些KOL合作的時候,屢屢遭到拒絕。但它也正迎來轉機,如今已進入薇婭直播間。消費者的好評以及頭部大V的推薦,可以不斷強化這種信任感。

品牌出圈第一步,借力。除了獲得KOL推薦外,熊小夕也積極參與天貓活動,譬如合作寶藏新品牌,列入“張柏芝爆款清單推薦”等,借此打造品牌聲勢。
相比于快消品,熊小夕的產品屬于科技消費品的范疇。在新消費投資熱潮趨于冷靜的當下,李文珺卻感受到了市場更多的關注。“我們前期融資就比較順,最近一段時間投資者對我們的興趣變得更高了。”
據悉,熊小夕今年將沖擊GMV破億,完成從0到1的進化。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