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衣服賣3萬,這個品牌專門收割女老板?
又到了買羊絨的季節。
當我還在糾結是在淘寶搜尋所謂的原單廠貨還是買四位數的erdos、是買erdos還是更加年輕(便宜)的blue erdos時,我們瀟灑干練的女領導已經率先實現消費升級,極力向我推薦了ICICLE之禾。
“它家只用內蒙古和阿富汗的頂級羊絨,工廠也是從MaxMara收購的,體驗絕對不一樣。”
去旗艦店看了一眼,體驗確實不一樣。
在erdos店里逛一圈我還能挑出幾件加上購物車,給下個月工資找好人家。
但是打開之禾的店,我仿佛在看富人vlog,完全沒那種世俗的欲望,只想著“不如姐姐帶我們開開眼吧”。

羊毛裙子兩千,羊絨針織衫六千,羊絨大衣兩萬,沉浸式開眼兩分鐘,我覺得鄂爾多斯和劉雯聯名款我可以不眨眼拿下。
我也問出了那個每個之禾消費者都會面臨的靈魂拷問:
“有這個錢,為什么不買MaxMara?”
然后成功收獲了一個白眼。
之禾為什么能賣這么貴?
所以之禾為什么能賣這么貴?
喜歡之禾的人首先要強調的,一定是它的用料如何尊貴。
之禾的理念是天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上你能在門店看到的巨大“made in earth”的slogan,中國古代哲學天人合一的精神已經呼之欲出。

他們認為越接近自然的東西越舒適,所以服裝面料基本只用羊絨、羊毛、棉、麻、真絲。
根據官網介紹,羊絨產自阿富汗和蒙古,羊毛來自意大利,亞麻是比利時的,棉是日本環保種植的,真絲來自中國。
2020年之禾巴黎線的一款純羊絨大衣,更是直接用了Loro Piana的羊絨。

Loro Piana,真正的奢侈,不顯山露水的上流,一條圍巾就要上萬元的羊絨貴族,終于給國產品牌對標上了。
雖然logo不太顯眼,但是Loro Piana和愛馬仕的客人是同等級的,被稱為“羊絨界的百達翡麗”。
相比一件羊絨大衣能賣1w歐的Loro Piana,之禾這件售價三萬人民幣,甚至還能看出來一點國產品牌的親民。
做真絲方面之禾也格外努力,擁有自己開發的專利面料鬼縐真絲。這個材料我也不好跟你解釋,因為在真絲的百科上壓根沒這個定義。
只能從之禾的官方介紹中,依稀知道它是比雙縐真絲顆粒感更強,布面更蓬松、彈性更好的一種真絲。

在普通真絲襯衫兩千多的價格面前,鬼縐一件三四千的價格更顯尊貴。

是不是更易打理咱不知道,這不是月薪3000的人該考慮的問題。
一開始就堅持不做代工,聲稱要改變微笑曲線由國外大牌賺走頂點的現狀,包括后面對品質和價格的追求,看得出,之禾的野心似乎是創造一個國產的奢侈品牌。
奢侈品牌的樹立離不開歷史積淀下來的品牌認可度,譬如消費者愿意把滿印Gucci老花和logo的衣服穿在身上,但試想如果換成太平鳥、波司登,那是不怎么能接受的。

怎么這也有人買啊
這離不開品牌故事的講述——
Dior是華麗高雅的代名詞,Valentino就是浪漫仙氣,而看到紅配綠的復古宮廷風我們能一眼認出是Gucci。
說實話,在對標奢侈品方面,之禾的故事講得已經是國內佼佼者水平了。
致力于演繹人與自然關系的之禾,成功勾勒出了深山老林里沏茶禪定的哲學熱愛者形象。AKA看完感覺衣服應該賣給有錢的和尚。

可能對于二十幾歲、還在追求艷麗和獵奇的我這種人不是很有效,但是那種我媽聽了會非常喜歡的概念。
據品牌利益相關者的說法,之禾做服裝并不是撈一筆就走的心態。
剛剛小賺時,就斥巨資請了巴黎的資深版師;后來就收購了為MaxMara做雙面呢大衣的海門工廠。
和近年來中國服裝品牌出海的趨勢一致,之禾的國際化來得很快。
如意集團收購了歐洲老牌奢侈品Bally,復星集團收購了Lanvin,之禾則以420萬歐元的價格收購了法國高級時裝品牌CARVEN。
江南布衣在紐約soho商業區開店,之禾就進駐喬治五世大街開了全球旗艦店,面積整個有490平米。

收購MaxMara的代工廠后,“中國版MaxMara”的說法一步步跟之禾綁定。
被稱為“小xx”雖然是正牌地位無法撼動的表現,但對于一個發展歷史僅有25年的國產品牌來說,已經是值得引以為傲的殊榮。
此外,作為高污染的服裝行業,缺啥補啥讓“環保”概念成了國際奢牌的標配。之禾也不例外,而且玩得非常熟練。
拒絕化學染色只是小意思,他們的棉花來自3年以上未曾使用過化學試劑的土地,連白色吊牌用的都是玉米纖維。

材質和故事是高級感的來源,靠價格重塑品牌定位,也成了之禾打入奢侈圈的輔助手段。
這并不是值得驚訝的策略,登上巴黎時裝周的中國李寧,千元價格的衛衣,同樣給了潮人穿上它的底氣。

從前在營銷上并不下力氣的之禾,近些年也常常出現在大熱都市劇的主角穿搭中,《小歡喜》的陶虹、《理想之城》的孫儷都穿上之禾演繹都市精英麗人。

穿之禾的明星也越來越多,包括周迅、陳數、張新成,劉亦菲還穿著之禾風衣拍了上汽大眾的廣告海報。
明星加持下,之禾的定位更加一目了然:優雅、精英、昂貴。

這么貴,到底賣給了誰?
講到這里,大家可能還是會疑惑,國產品牌三四萬一件大衣,真的有人買嗎?
答案是有的,而且還不少。
之禾收購MaxMara海門工廠之后,光大衣就賣了一個億;上海久光百貨店曾經創下年銷售額5500萬的記錄。
之禾的競爭對手江南布衣零售店有1000多家,而之禾在中國僅靠270家店,2020年銷售總額就達到了2.1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6.6億元。
去年雙11期間,之禾超過Theory、Sandro,成為天貓銷量最高的奢侈女裝品牌。

就是說,在咱們還感嘆“什么牌子賣這么貴”的時候,有錢人已經在之禾店里大掃特掃了。
之禾的衣服主打“舒適、環保、通勤”,據曾經供職于之禾高層的時尚界人士介紹,他們針對的是收入較高的職場白領、金領,這也是之禾的主力客群。
在社交平臺上進行觀察,大致可以描摹出她們的畫像:
“收入較高的女白領或金領、對穿衣有一定的要求,但時尚品位可能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好,希望實現不那么費力的得體”,獨立設計師品牌合伙人孔婕說道。
她們可能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挑選,或對國際品牌缺少研究和忠誠度,就很容易被一二線城市商場里能夠輕易逛到的之禾俘獲。

小紅書上有一位孜孜不倦分享自己的之禾穿搭的博主,甚至因為其貌不揚受到其他用戶的攻擊。
據她的自述,一年360天都在做賬的工作早已將她壓垮,除了買衣服,在美妝搭配等其他方面根本沒時間投資。盡管實現了之禾自由,但離時尚自由還有一段距離。

一位熱衷于買之禾的博主自述
類似的券商高管和金融女白領,每天忙著賺錢分分鐘幾百萬上下,沒時間搭配卻必須穿得體面,之禾就成了她們不錯的選擇。
畢竟之禾的衣服幾乎都是基礎款,在搭配上不怎么需要下功夫,但隨便穿穿又很容易出來顧佳、蘇明玉效果。

另一方面,之禾簡約、去logo的設計,讓年入百萬家里三套房的成功女性成功避免了暴發戶雷區,保持著一份神秘低調的氣質。
不那么張揚地展示地位和財力,國外富豪選擇Loro Piana,國內富婆選擇ICICLE之禾。

除了職場精英喜歡之禾,富貴悠閑的家庭主婦也是重要消費人群。
有錢支持著她們對高端品牌的追求,而之禾天人合一的理念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自然、舒適、高級完美契合了她們的居家和應酬穿衣需求,同時又和她們寧靜悠然的精神狀態不謀而合。
相對國際大牌更加小眾低調的之禾,也能起到展示闊太太們姣好品位的作用。
比如去之禾空間喝上一杯咖啡,翻兩頁書,之禾還會不定期舉辦時尚、藝術、親子等主題活動,從服裝到生活方式無縫銜接。

之禾打火石餐廳
很多人在吐槽,之禾的衣服完全沒什么設計感,相當于只賣布料,怎么值這么多錢。
不好意思,人家的目標客群追求的恰恰是基礎實穿,價格很貴,也是如君所愿罷了。
那回到開頭的靈魂拷問,“同樣的價格為什么不買MaxMara”?MaxMara歐洲打折只要四五千呢。
像我這種又窮又虛榮的女人一定會選打折MaxMara,但姐姐們不差錢呀。(開玩笑)
第一她們可能對國際大牌沒那么厚的濾鏡,在現實層面,之禾的版型相比MaxMara更適合亞洲人,有些衣服還會有小個子特供版。

有人全身Gucci或Prada,也有人全身穿之禾。國際奢牌有粉絲,之禾也做到了。
之禾的很多消費者有明顯的粉絲特性,入坑時專注購買這一個牌子,出坑后可能徹底脫敏。
在社交平臺上,擁有一柜之禾的人不在少數,或許是看重質感,或許是喜歡設計,她們對之禾患上了“收集癖”。

也有人對每一季的新品和合作系列如數家珍,功課做得比導購還充足。

她們自稱“禾粉”,交流購買心得,分享自己的衣服,討論新品買哪件,還會自發組織“粉絲見面會”。
最像“粉絲”的一點是她們對品牌有深厚的感情,關于之禾的負面評價很可能會受到攻擊。

許多人質疑之禾溢價嚴重,不如買國際品牌,有禾粉則直接批評對方“崇洋媚外”、“不支持國貨”。

而之禾的大部分業績都來自這些忠實客戶,之禾的年銷售額可以接近20億,顧客數量卻只有五萬,其中復購率應該是極高的。
在之禾方面,為了培養顧客忠誠度的確有一些行動,像是銷售在顧客名字后面備注喜好等奢侈品店員基礎操作,還有衣服免費返廠修復的服務。

之禾還喜歡向客戶科普面料知識,“有的顧客比店員還熟悉之禾每一種面料”,也是一種建立品牌認同和歸屬感的過程。
作為有經濟實力的女性一個不太費力的選擇,之禾可以說是合格的。
但在如今的忠實粉絲之外,慢慢出現了許多讓人“脫坑”的理由。
有消費十幾萬的顧客抱怨代理店和直營店區別折扣和服務。

越來越嚴格的積分制度、服務員勝似國際奢侈品柜姐的冷漠態度,都在互聯網上有跡可循。

最飽受詬病的還是定價,從一件羊絨衫稍稍過千到現在直奔MaxMara一路飛漲,不少曾經的粉絲認為它溢價嚴重,價格已經配不上質量。

有顧客抱怨之禾做工差
另外,雖然設計感不是之禾的長處,但很多衣服脫離店里的燈光和陳設濾鏡,再失去白富美身材和樣貌的加持,普通甚至“土”、“丑”也成了它的標簽。

這真的是動輒五六千的之禾……
當然,之禾現在依然貴卻也不缺人買。
我開始忍不住思考,了解了這么多內幕的我到了40歲會不會買之禾?
朋友一個腦瓜蹦兒把我彈醒,“別想了,成為富婆才是當務之急”。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