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3億用戶,健身「魔鏡」被追捧,它如何成為產業新風口?
一款健身“魔鏡”,便宜的也要3000元左右,貴的動輒七八千元。
賣點是,開機后,可以通過屏幕播放的課程跟隨教練健身,并結合智能糾錯等功能實現人機互交,在關機狀態下和普通的鏡子沒有什么區別。
就是這樣一款產品,成功吸引了投資圈的頭部機構,就連騰訊、百度、小米等互聯網公司也紛紛入局,外加華為也躋身其中。

有相關人士對《靈獸》表示,在智能健身市場開始火熱前,資本市場就已經瞄準了這個新興領域,有不少投資人稱“智能健身,是條價值千億的白金賽道”。
在這條賽道上,健身“魔鏡”在投資人眼中似乎預示著未來的一種趨勢,也有了后來投資人為爭搶獨角獸品牌份額FITURE魔鏡“差點打起來”的故事。
健身“魔鏡”是疫情催生出來的一種“新生事物”,疫情因素使居家健身逐漸成為了一股新風尚。
魔鏡“出圈”
消費需求的井噴,健身鏡、劃船機、橢圓機等相關產品的銷量持續增長。
在各大電商平臺中,居家健身設備的銷量實現了雙位數乃至翻倍的增長。在這些熱銷產品中,尤以智能健身鏡最受關注。
據相關報告顯示,智能健身鏡市場有望在未來5年實現172%的復合增長,而整個智能健身市場也有望達到接近千億的規模。
據悉,自FITURE魔鏡于去年10月問世以來,包括咕咚、樂刻、億健在內的一大批廠商也陸續發布了產品,智能健身鏡迅速風靡了智能健身領域。

作為集智能硬件、AI技術、內容服務于一身的新型健身產品,目前市面上的價格從2000多元到10000元以上不等。
此外,不少廠商還面向付費會員提供了增值服務,譬如FITURE魔鏡的用戶,還可以得到來自專屬健康顧問的定制化服務,而樂刻、咕咚等則利用自身平臺的優勢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在線服務。
有行業人士表示,這種通過智能技術將軟硬件、內容、服務打造形成整體解決方案的思路,能打破健身領域傳統的“場館思維”限制,令專業健身能夠在居家場景落地。
業內人士指出,相比傳統的線下健身,智能健身能夠幫助消費者解決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困難,并帶來高水準的健身內容;相比市面上已有的在線健身app和居家健身硬件,智能健身則能提供體驗完整,服務完備的解決方案,更能促進健身習慣養成的新方式。

未來智能健身鏡或將憑借“硬件+內容+服務+AI”的創新模式來降低大眾參與門檻,最終實現對全民健身的賦能。
也有天貓平臺相關人員預測,在接下來的“雙11”,智能健身鏡產品還將迎來一次翻倍的增長,可以使“魔鏡”加速出圈。
“魔鏡”中的獨角獸?
今年的上半年,智能健身鏡FITURE拿下了目前世界上運動健身領域B輪融資數額中是最大的一筆融資,數額高達3億美元。
在此輪融資中聯合領投的包括全明星基金、君聯資本、DST Global和Coatue,紅杉中國、騰訊、C資本、高鵠資本、蔚來資本、金沙江創投、黑蟻資本、Z1資本、CPE、BAI資本跟投。
據了解FITURE成立于2019年,提供包括“科技健身硬件、虛擬教練專業指導、專業健身社區服務、原創健身課程在內的全新科技健身服務”。
去年10月28日上市的FITURE魔鏡,被稱為是一款“硬件+內容+服務+ AI”的智能健身產品,其售價為8200元人民幣。

據《靈獸》了解,FITURE提供錄播及直播課程,通過AI攝像頭及運動算法引擎識別系統,讓用戶透過鏡子看到教練動作的同時也能看到自己,且不需要佩戴任何產品或傳感器輔助即可完成人機交互。
加上中國的健身市場有著人口基數大、滲透率低的巨大潛力,同時作為中國智能健身鏡行業第一個“試水”的人,FITURE魔鏡成長迅速并受到資本青睞。
短短半年的時間,FITURE魔鏡就獲得了來自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天使輪融資。
隨后又獲得在騰訊、蔚來資本、金沙江創投、Z1資本的投資。
B輪融資后的FITURE估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堪稱是智能健身企業中達到獨角獸規模最快的公司。
有行業人士對《靈獸》表示,去年因為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中國健身領域出彩的創業公司并不多,其中,FITURE魔鏡就是被關注的公司之一。
他表示,“FITURE魔鏡能夠成為行業的獨角獸,一方面是基于疫情影響,居家健身需求的爆發;再就是它的團隊和內容,也是最大最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FITURE的核心團隊幾乎都是第二次創業。致使一些頭部資本開始爭搶份額,紛紛躋身入局。
資本入局,行業瞬間變“紅海”?
實際上,FITURE并不是最早做健身魔鏡的公司,即便在全球市場,智能健身鏡也非新物種。
美國的Mirror是第一個推出這種產品的室內健身公司。
2018年,Mirror推出的首款智能健身鏡產品,將健身鏡與OLED顯示屏融合在了一起,被《時代周刊》評為該年度最佳發明之一。

2020年6月,Mirror最終被加拿大運動服飾品牌lululemon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此外,對健身一向很感興趣的老牌科技巨頭蘋果而言,智能健身產品同樣是一塊不小的蛋糕。
去年9月,蘋果公司就發布了健身訂閱服務Apple Fitness+,用戶使用手表可將運動記錄投至iPhone、iPad、Apple TV等較大屏幕,并跟隨屏幕上的內容練習。
今年,蘋果也計劃推出自己的第一款智能健身鏡產品。
面對實力如此雄厚的競爭對手,“魔鏡”們壓力應屬不小,也有線下健身企業入局。
早在3年前,樂刻就有意入局賽道,新冠疫情突襲,使得線下健身門店受到重創,但卻對家庭健身市場起到了催化作用。
一位投資人表示,如果3年之后,這個市場會得到大爆發,入局最好的時機就是當下。
巨頭紛紛入局,這使得資本對于這個賽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除了投資FITURE魔鏡的機構之外,全明星基金、君聯資本、DST Global、Coatue、C資本、高鵠資本、黑蟻資本、CPE、BAI、IDG 資本、高瓴資本、凱輝基金、華興新經濟基金等,也均看好這個賽道。
面對資本大量入局,行業人士稱,“資本大量且快速地加入賽道,會催生行業泡沫,但另一方面,家庭健身場景概念也得以被大眾更多地了解和接觸,也利于行業加速發展。”
據業內人士透露,市面上現有的健身鏡或者智慧屏等產品接近30款。如若算上具備生產完整產品能力的廠商,或者核心供應鏈企業,這條賽道已經云集了上百家企業。
以深圳為例,在深圳有幾十家公司都在做智能健身鏡,大批健身鏡正在出場調試的最后階段。
對于當前健身鏡的競爭格局,老牌國產跑步機生產商億健創始人潘巖君表示,如果健身鏡產品定位較高,那么競爭對手不會很多,首要原因是特別燒錢。億健也將上市一款定價6999元的健身鏡。
而樂刻日前發布的LITTA MIRROR售價2499元起,創下目前國產健身鏡售價新低。
此外,當下小米、百度、華為也已入局,智能健身賽道也將越來越擁擠。
魔鏡,更適合資本的口味?
2019年家庭健身第一股Peloton登陸納斯達克,疫情讓其股價漲幅超400%,市值飆升至350億美元。
很明顯,資本在FITURE魔鏡身上看到了復刻Peloton輝煌的希望。
看起來很有未來科技感的“魔鏡”,確實挺對資本的口味。
但在消費者看來,高昂的售價和內容課程費,讓他們覺得雖然智能健身鏡想法很好,但不是什么必需品。
有網友表示,“用健身App+智慧屏也可以完美替代,并不像健身自行車或者跑步機那么實用。”

也有消費者表示,這種智能鏡的優點無非就是方便、高效、易上手、私密性強、減少健身房的通勤時間。但缺點也很致命,硬件和軟件的費用高昂、維護成本高,最大的缺點在于,雖然鏡子提供了幾乎所有健身所需的東西,但是這種智能健身產品只能作為補充,難以彌補在健身房和教練之間的互動社交需求。
回歸到產品,以FITURE魔鏡為例,在健身內容打造方面,有行業人士表示,其難以對抗深耕居家健身內容六年、擁有3億用戶的健身平臺Keep。
從硬件角度來看,和高端健身器械相比,FITURE魔鏡不僅售價高出一大截,而且專業性又沒有競爭力,可以說在性價比上FITURE也沒有優勢。
另外,國內不像歐美等西方國家,為健身付費習慣的人還是占少數,很難讓足夠多的消費者為這樣一款價格不低的健身鏡買單。
在此背景下,“魔鏡”們接下來將勢必演化成為一場垂直路線之爭,模式之戰,價格之戰……
而當下,資本瘋狂入局之后,如何將中國版“魔鏡”打造成可以與國外品牌相抗衡的產品,如何提高產品成熟度,提高用戶粘度,不讓產品被消費者買回家后閑置,才是目前要解決的問題。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