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開店20家,他如何通過智能化設備,搶奪億萬餐飲市場?
我國餐飲行業市場持續擴大,預計到2024年,收入規模將突破6億萬元。可以說,餐飲市場是一塊“吃不完的蛋糕”。
在餐飲業蓬勃發展的繁榮中,新中式快餐蔚然成蔭。很多具有中國地方特色的傳統中餐被品牌化,它們的出餐程序被標準化,經營模式被連鎖化,勢不可擋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成功把消費注意力從過去被追捧的“洋快餐”轉移到了現在的“中快餐”。
大勢所趨,“中快餐”正代替“洋快餐”成為快餐業總舵手。
“中快餐”崛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國潮風”的興起對“中餐回春”起到了催化作用。
隨著中國的發展,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變化,其中就包括文化自信的覺醒。你會發現,近幾年,“國潮”、“傳統文化”、“漢服”等詞匯以更高的頻率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傳統文化大勢逐漸顯現。
而每一道中華美食都是文化傳播的介質,所以,它們正以更適應時代的形式和面貌“打入”人們的生活。
最近大火的“碼堂蓋碼飯”就是傳統美食“快餐化”的代表,在高度還原長沙老味道的同時,也適應了人們加快的生活節奏,滿足了消費者的用餐需求。
另一方面,“洋快餐”創新乏力,為花樣繁多的中餐打開了缺口。
“洋快餐”方便、快捷,能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但是,隨著餐飲市場的繁榮,快餐的選擇越來越多,千篇一律的炸雞、漢堡、薯條已經不能滿足大眾,消費者需要更多的味道。
中國地大物博,美食花樣層出不窮,并且融合各地特色,不僅征服消費者的胃,而且更是一次次文化嘗鮮。
綜上兩方面原因,促使“中快餐”成為中國餐飲消費者的剛性需求,也成為推動中國餐飲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中快餐”前景一片大好,但想要在賽道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先搬走“兩座大山”。
1.餐飲設備智能化,快速拓店的法寶
據調查數據顯示,中式快餐的消費者當中,上班族占比為68%,其中,白領占比為44%。這意味著,“中快餐”的消費群體口味更加挑剔,并且“用餐快捷”是他們的重要訴求。
那么,想要“拉攏”更多的主力消費者,中式快餐需要解決兩大痛點:一是出餐速度慢,二是口味難統一。
中餐講究“色、香、味”俱全,相比“洋快餐”,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但也需要更多的制作步驟和更高的手藝要求,這意味著出餐時長的增加和口味難以穩定,對投資者來說,還有聘請大廚所帶來的人工成本的增加。
搬走這兩座大山,意味著品牌能夠實現快速拓店。
“碼堂蓋碼飯”就是典型的例子,從問世以來,碼堂一直主打“智慧輕餐飲”,所有門店均使用智能自動炒菜機,三個月的時間,迅速開業20家直營店,成績不俗。
飯點到,隨便走進一家“碼堂”門店,都是座無虛席。
“碼堂”黑馬殺出,對業內起到了啟發作用,讓同行意識到,隨著現代技術的改進和設備智能化的應用,中餐也可以被快速制作,并帶來很多出乎意料的益處。
像碼堂采用的“小鍋熱炒”模式,兼具了顧客需要的快,又有飯菜的高品質,對于餐飲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示范。而且小鍋熱炒講究的就是一種現場的好味道,強調的就是火候、鍋氣,不僅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好的體驗,也為拓店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也觀察到,業內各大品牌正紛紛跟進。
2.設備智能化到底有什么“迷人”之處?
就拿“碼堂蓋碼飯”所采用的智能自動炒菜機來說。
①精準控時、控溫、控量,標準化產品制作,用食材本身的味道為消費者帶去健康美味。
②直接省去廚師費用,不僅大大地節約了人員成本,也解決了招工難、留人難的問題;
③機器傻瓜式操作,對人員烹飪水準幾乎不做要求,避免了因炒菜技術差異導致的產品不穩定;
④炒菜機可以全天24小時無休止炒制,比人工效率更高,而且能夠滿足客人隨點隨炒的需求;
⑤智能設備使用電能,無明火,油煙少,低碳環保的同時,減少空調負荷,降低消防隱患。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餐飲設備的發展,不僅僅讓烹飪更簡單,而且突破了中餐連鎖經營的壁壘,讓餐飲加盟行業賴以為基的標準化拓展到全品類。
就像劉先生餐飲董事長劉岳在“設備智能化峰會論壇”上講的那樣:“設備智能化讓開出500家店變成小目標。”
自2015年成立以來,劉先生餐飲連鎖門店已逾500多家,門店布及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浙江、廣東、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旗下擁有“米食先生”、“良鹵有品”、“碼堂蓋碼飯”等餐飲連鎖品牌。
而劉先生餐飲旗下品牌“米食先生”、“良鹵有品”,一直以來也在采取全國加盟模式。其中“米食先生”自2015年品牌上市以來就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市場銷量連年增長,早已形成了好的市場競爭力。“良鹵有品”則以良好美味的產品和獨特的體驗,吸引了大批忠實顧客,發展勢頭強勁。
我們還在“碼堂”官網上發現了“招募聯營者”的頁面,也就是全國直營和區域聯營方式。這樣的合作模式體量輕,雙方利益捆綁,創業者獲得了低成本快速擴張市場的契機;消費者能夠獲得更舒適的、物美價廉的產品體驗。
對此,“碼堂”的負責人說:“目前更重要的任務是打磨技術和產品,沉淀品牌能量和積聚影響力,其他的事情將是水到渠成。”
走在前面的人,往往第一個吃到螃蟹。從業者在羨慕之余,也要意識到:不僅是在中式快餐領域,即使放大到未來中國餐飲業,智能化設備的應用對于自身品牌能否有更多的加盟商,以及在市場中站穩腳跟,都將起到不容小覷的作用。
立足湘菜本味,牢牢抓住干飯人
中國人對快餐的選擇,米飯類永遠都是前排的選項,從南至北,無一例外。
在長沙人的美食世界里,蓋碼飯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大大的碗里,連菜帶汁一起蓋到飯上,熱氣騰騰,香辣過癮,具有地地道道的“老湖南”風味。
“蓋碼飯”是米飯類快餐的細分市場,等于開辟了一條新的賽道且市場前景相對較大。
建立在文化根基上的傳統品類,都有機會在這個品牌時代分到紅利。“蓋碼飯”本身擁有悠久的歷史,迎合了現階段的“國潮”風向標。
但是“錢”景與挑戰并存,“蓋碼飯”作為湖南人情感紐帶一般的存在,如果不好吃,老湖南人絕不會嘴下留情。
所以,“老戲新唱”成為了“碼堂”占據市場的重要手段。
為了不砸招牌,“碼堂”也是不惜血本下足了功夫,聘請湘菜大師為產品顧問,由從業湘菜十年有余的人員組成產品研發團隊,專門搭建打造專業產品轉化和生產應用的技術班組,為產品開發及應用和品質提升保駕護航。
辣椒炒?蓋碼飯,肉香撲鼻、湯汁油潤,辣椒香多過辣;?紅椒炒回鍋?蓋碼飯,咸香帶辣,肥而不膩,垂涎三尺,回味無窮;豆角米炒肉沫蓋碼飯,葷素搭配,十分下飯。
這些曾經陪伴長沙人的老味道,現用智能化的現代設備完美復刻,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湘菜文化得以繼承、發揚。
“碼堂”的老戲新唱,不僅體現在用現代設備呈現傳統美食,讓其更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還體現在對新菜式的研發和探索,堅持每月保持上新,竭盡所能滿足各種消費群體的口味偏好,不斷創新的菜式也在不斷地吸引顧客光顧。
當今時代,互聯網給所有行業按下了“三倍速”,發展得快,飽和得也很快,這讓創新力成為各行各業的硬性指標。
顧客越來越“挑”,對“懶企業”是一種挑戰,對熱愛創新的企業則是一種激勵,激發出更大的潛力,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
加強供應鏈建設,提升消費者體驗感
“碼堂蓋碼飯”能夠快速拓店,除了離不開智能化設備的助力,還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強大的供應鏈。
劉先生餐飲一直以來堅信:設備智能化+強大的供應鏈才能實現規模化。
劉先生餐飲旗下門店以驚人的速度遍地開花,也正是這個原因。
劉先生餐飲全資打造供應鏈成立劉先生食品公司,擁有6000平米且持續擴充的中央工廠,統一采用30萬級空氣凈化等級標準,全線17個流程全部遵循嚴苛的食品生產行業執行標準,保障供給店面的原材料足夠安全和衛生。
“多吃半碗飯”是碼堂蓋碼飯的品牌口號,香甜軟糯的大米和油潤菜汁拌在一起簡直就是“天作之合”。而劉先生餐飲在“大米之鄉”黑龍江五常建立了5000畝自有的五常大米基地,年消耗量超3000噸,為“碼堂”所有門店穩定提供優質的五常原產地大米。
除了供應原材料,服務供應也是供應鏈的一環。
劉先生餐飲外賣運營團隊,是目前湖南唯一外賣年營業額超2億的專業外賣運營團隊,通過與外賣平臺議價,控制平臺傭金,保障平臺曝光率和點單量。“碼堂蓋碼飯”單店的月訂單數穩定在6000-7000單以上,在同行當中處于較領先的水平。
另外,還會針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種類和價格的碼堂蓋碼飯套餐供其選擇,并以最快速度出餐,進而減少外賣的配送時間,讓消費者盡快吃到可口的飯菜。
由此可見,餐飲人想要將自己的品牌真正做大做強,不僅要加強自身供應鏈建設,加大智能化設備投入力度,還必須站在消費者角度,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增強其體驗感。
總的來說,“中快餐”市場免不了一場硬仗要打,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智能化設備”將扮演重要角色,創新力、供應鏈和商業模式也將給創業者不小的壓力。
“中快餐”戰況終將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