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全球換新裝,產品包裝竟有這么大的學問?
時隔四年,麥當勞最新包裝設計圖來啦,這將成為其全球包裝的新一輪煥新。

但是,這一輪包裝煥新預計要在兩年內才完成全球門店更換,大家在餐廳想要見到這些全新的包裝,還不知道具體時間。
但是沒關系,時有趣也將這些包裝圖整理了一波供大家嘗新,順便也來看看品牌想通過包裝去解決什么問題?
首先來看下整體圖,都是用了更鮮明的顏色,搭配一些簡單的圖案,概括起來就是:扁平化且非常簡潔的插畫風。

但如果仔細來看,雖然極簡,但新包裝卻把麥當勞每一種產品特色進行表達,讓消費者更有利于通過包裝去認識產品。
比如麥香魚漢堡,就用了代表海洋的顏色與波浪圖案,搭配了白色底并且只附上一個文字名稱,體現了“魚”的特征,感覺很清爽與自然,讓人一“眼”既明產品特色。

芝士漢堡則通過色塊的疊加,模擬了產品的內部構造:芝士+牛肉+芝士,更有心機的是,還刻意把芝士往下流淌,讓人光看包裝就聯想到內部熱騰騰的芝士香。

作為最知名的巨無霸,也是采用扁平風的色塊疊加形式,從圖案就能看到:芝麻面包餅+蔬菜+牛肉+芝士這些內部食材,而多層疊加也告訴了消費者產品內部有多豐富。

在飲料杯方面,也會為不同的飲品設計“可視化”的杯子,讓人通過包裝就知道飲品的類別。
觀察下來,這一系列包裝的確是把產品的特色“印在”了包裝上,比如雞蛋麥滿分,就是用了這個不規則的雞蛋圓,來表達產品的核心元素:雞蛋。

當然,也有不少網友調侃了這個薯條包裝,認為這是想“魚目混珠”,讓人感覺薯條變多了嗎?

這輪新包裝換下來的差距還是挺大的,下面這張動圖展示了麥當勞從1955年到2016年期間的所有包裝歷史。
通過對比能看到,這次煥新有一個顯著的差異化是,把過去包裝上以“文字”或“產品實拍圖”作為表達的方式,在這次包裝煥新中變成了更具藝術感的圖像表達。
麥當勞想通過包裝解決什么問題?
據悉,這一次是由麥當勞與獨立設計機構Pearlfisher合作,重新設計了該品牌的全球包裝系統。而核心想解決的問題其實只有一個:清晰可識別。
這是因為,作為全球包裝煥新,品牌必須要保障新的包裝在各個地區,都能被消費者所理解與認知,所以簡單的插畫成為這次包裝的核心元素。
而再來看回包裝本身,作為麥當勞這樣的全球化餐廳,包裝每天會有超過6000萬個消費者接觸點,如何通過包裝去回應品牌的主張,也成為這次設計的核心考驗。
如此看來,整體的包裝方案最終以「鮮明的色塊」+「創意圖形插畫」去解決,正是能夠跨越不同區域,更能夠體現產品特色。同時,整體輕松活潑的設計,也幫助品牌傳遞了“用餐愉悅”的主張。
在設計概念上,Pearlfisher的創意總監Matt Sia的一番話,也挺值得品牌注意。
在他看來,“包裝的任務是要找出每個產品的真正特色,以設計一個可以使員工或消費者都輕松認知的視覺系統” 。這代表了包裝不僅要解決消費者的認知問題,更要考慮到面對無數門店的工作人員來說,如此繁多的產品類目,如何方便他們的操作。
同時,他還表示:“麥當勞的標志性菜單項簡單易用。我們的目標是找到每一種最特殊,可識別和標志性的表達方式-以讓人感到微笑的方式來慶祝它們。”,這句話其實還體現了,包裝不僅要做到可識別,還需要做到能體現品牌,體現情感。
而麥當勞全球品牌發展高級總監Matt Biespiel曾說:“包裝旨在為我們的客戶帶來顯著的變化,我希望它使他們對去麥當勞的選擇感覺更好。” 這句話也指出了,包裝其實作為消費者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品牌必須要重視利用包裝設計,以幫助消費者對品牌做出決策。
在時有趣看來,其實這一次簡約風格的包裝,也是品牌在透明度和健康受到最高度關注的世界中,快餐帝國想要建立“健康印象”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品牌想要重塑認知的一種嘗試與手段。
畢竟,品牌和客戶之間的聯系雖然取決于多種因素,但包裝設計是消費者在貨架上對品牌的第一道認知關卡,會對消費者對品牌的體驗產生巨大影響。向消費者提供獨特的產品包裝,可以讓他們改變對品牌的認知。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