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體驗為王時代,你該怎樣打好廣告?
據央行數據顯示,“雙11”期間,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22.43億筆、金額1.7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08%、19.60%;11日當天,合計最高并發量10.9萬筆/秒,同比增長26.19%,創歷史新高。新舊業態共赴“網約”,我們不僅能看到強大的國民消費力,線上線下百花齊放局面,背后還有“消費者維權事件”不斷被爆出。

今年消費者維權事件頻發,從明星直播圈刷單售假頻翻車、高潔絲買兩件有折扣,結果限購一件、到近期辛巴假燕窩事件,隨手點開微博搜索消費維權話題,發現各類行業某些商家頻頻被消費者控訴最多的是欺騙、隱瞞、態度不好、貨不對版、質量差等體驗感大打折扣的問題,消費者將這類不好的消費體驗曝光在其社交媒體平臺如微信、微博、知乎、豆瓣等。
而我們看近期雙十一狂歡大促期間,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消費維權報告”,雙十一狂歡過后是14296274條消費者維權信息(10月20日至11月15日監測期內),日均信息量約53萬條,數字令人觸目驚心。且從其信息傳播渠道來看,微博是監測期間“消費維權”類信息傳播主渠道,信息量占比56.30%;第二是客戶端,信息量占比18.16%;其后緊追微信、網站、論壇、新聞等渠道。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不斷提高,而其傳播的渠道之廣、范圍之大更會分分鐘影響一個企業、一個品牌的生死存亡。
市場瞬息萬變,得消費者心則贏天下一點都不夸張!作為商家,在做廣告宣傳時候怎樣抓住消費者的心?作為一個廣告人,怎樣幫助商家打好廣告?筆者結合前人廣告投放經驗以及自身經歷總結了一些技巧與大家分享。
內容比方法更重要
生活無處不廣告,近半年以來,直播帶貨越來越火爆,我們能看到消費者看直播帶貨下單時大部分都不在意產品的品牌,從娛樂圈的明星到平平無奇的素人,都掀起了一股直播營銷的潮流。如某寶的直播帶貨,賣的好的主播都會或多或少和消費者承諾些什么,直播野生蜂蜜的承諾他們家的蜂蜜都是無添加,假一瓶賠多少等;直播衣服的承諾衣服好質量好版型好布料,保證是正品優品,掉色不滿意包退,給消費者想要的承諾保證,讓其安心下單,再加上限時直播下單的優惠,吸引了很多人下單。
廣告的內容比表現廣告內容用的方法更加重要,作為一個廣告人,不僅要選擇合適的打廣告形式,還要說明產品,向消費者承諾你能給到他的好處。我們能看到無論是在拼多多、阿里巴巴、速賣通、亞馬遜、淘寶這些國內外電商平臺,還是在百度、抖音、騰訊這些廣告平臺,賣的好的商品、做的好的廣告,更加能夠激起消費者購買欲,都是那些找到消費者的痛點,說清楚了自身產品的特點/賣點,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和欲望,在內容上更有說服力的商品和廣告。
好的創意很重要
11月26號一則分手游戲的廣告在朋友圈刷屏了,看起來是一個有趣的測試:測測你是什么分手style?現代男女皆適宜的互動小游戲,玩到最后,不管你到哪一步忍受不了,都會有一個專門宣傳阿爾茲海默家庭的小故事,給你捐款and分享兩個選擇獻出自己的力量,在有趣的小游戲中代入樸實感人的現實故事,更令人動容。
好的創意不僅讓人看了印象深刻,還會讓人想要立馬行動起來!譬如轉發分享。還有一些創意就像洗腦般深入人心,比如“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廣告詞家喻戶曉,“美團外賣,送啥都快”廣告詞朗朗上口,讓人十分容易記住。另外,也不是每個廣告主都能接受這樣一些廣告的表現方法,包括新奇詞匯、將信息傳遞給消費者的方式、廣告形式等這些,這時我們也只能和廣告主好好協商,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先試行一波,有了真實的數據為基礎,后續可具有針對性的調整創意。
消費者不希望被欺騙
在剛過去的雙十一,“被高潔絲氣死”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高潔絲就犯了這樣一個虛假宣傳的錯誤,欺騙消費者,11.11當天0點玩起了優惠活動文字游戲,對外打廣告宣傳“買兩件有折扣”,而實際店鋪操作上“限購”1件,許多尾款人大半夜準備下單付款時候,直呼被騙,最后也只是在評論中解釋了幾句,引得很多消費者不滿。高潔絲這波虛假宣傳確實給自己帶來了許多流量,可是其不誠信的做法讓它在公眾面前的形象也是一落千丈,掉粉了許多。
還有近期熱門的辛巴假燕窩事件,更是將消費者耍的團團轉,以次充好,將低成本的價格賣出了高價,消費消費者的信任,最后的結果就是失去消費者。
人和人的關系建立,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長久的關系總是以真誠互相對待為基礎,而立于市場中則是誠信、各取所需的雙贏關系的建立。奉承產品再多都不如擺明事實,直接展示給消費者,你能提供什么?幫助其解決什么問題?要讓消費者對你的廣告理解并動容,進而產生購買欲望+購買行為,擺明事實,在得益的基礎上讓消費者受益,不胡亂吹噓自己產品,不玩文字游戲欺騙自己的消費者,價格服務至少應該透明化,不巧立名目亂收費、以次充好。
若廣告是商家的一封自薦信,我們是不是該多聽一聽消費者的聲音?

吸引消費者目光和注意力的市場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想要在無數廣告中脫穎而出,必須有自己的獨特魅力,讓消費者有好的消費體驗。不做讓人厭煩的廣告,傾聽消費者的聲音與需求,做讓自己的家人也愿意看到的廣告,恰到好處表達自己,給予消費者能夠做到的承諾,不欺騙、敷衍消費者,用好的創意激發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最終幫助我們達成營銷目的。而產品本身的質量、購買過程的響應速度、客戶過程的體驗感等消費體驗則是影響你能不能長期將這個客戶的心留存下來。
最后讓我們用大衛·奧格威的一句箴言來結尾:每一則廣告都應該堪稱是對品牌形象這種復雜的象征符號在做貢獻!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