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了10多億瓶,它何以逆襲成為爆款的“網紅”?
在五大品牌壟斷85%以上的市場、市場幾近飽和、增長低迷的啤酒行業里,一個原本幾無生氣的四五線啤酒老品牌,近一兩年卻是逆勢崛起,實現爆發式增長,1天賣掉260萬瓶,一年賣了10多億瓶,并在抖音、快手、B站等短視頻平臺迅速走紅,成了當前啤酒市場的“網紅”。

此是何方神圣?這就是被戲稱“奪命大烏蘇”的新疆烏蘇啤酒。
烏蘇啤酒誕生于1986年前,那時產能只有一萬噸,此后20多年,產銷一直幾萬噸徘徊。在資本助力下,2018年突然開啟全國化,在北京、上海、廣東、西安等地取得突破;2019年又在安徽、福建市場實現爆發式增長,銷量逾百萬箱。
根據目前態勢,2020年烏蘇啤酒年產銷量或將突破50萬噸,將達到一個中型啤酒企業產銷的規模。在整個行業增長低迷的時期,堪稱一個奇跡,讓雪花、青島有所猝不及防!
烏蘇啤酒的逆襲飄紅,讓人不得不感嘆如今網絡營銷的強大、魔幻,簡直能化腐朽為神奇,將一個四五線不知名的“小奶生”全面打造,直接坐火箭上升到一線“大明星”。
以前,烏蘇啤酒是特別小眾的品牌,甚至在它的創始地新疆都不是特別的有名,更不能與那些廣告滿天飛的一線大牌所媲美。業界人士都認為烏蘇啤酒能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快速并吞的時代生存下來實在不容易,三十多年,硬是靠著那只有幾個人的努力將自己養活撐到現在,直至遇上“伯樂”咸魚翻身。
那么烏蘇啤酒何以逆襲成功?烏蘇啤酒成功之道在哪?
流行背后的心智模式:
喜新厭舊,獨特西域風情的“烏蘇”成新寵
從顧客心智模式來理析,人們心理總是斥同存異,這包含兩重心智的矛盾規律:(1)相同的東西無感,不一樣東西易接受;(2)喜新厭舊:追求時尚新潮,厭煩老舊。
烏蘇本是坐落在天山北麓一個尕尕的縣城。上世紀80年代,在一城一酒的春風撩撥下,這座小城亦擁有了自己的酒廠,取名“烏蘇啤酒”。這里有最適宜釀造啤酒的天然原料,即用來平衡麥芽所帶來的甜香味的啤酒花。
大多數地方并不適宜啤酒花生長,而新疆正是世界三大產地之一。天山的雪水源源不斷地滋養整座烏蘇城市,它擁有和德國慕尼黑相似的緯度和光照,啤酒花肆意生長。每到秋天,啤酒花就沉甸甸地綴滿了整個酒廠,形成獨特的風景線。
“天藍藍,海藍藍,一杯一杯往下傳”。從顧客心智角度來看,越獨特的東西越容易被接受,而烏蘇就具備這樣的獨特的內涵、條件與異樣。因此,在整個文宣之下,烏蘇啤酒天然就擁有一種截然不同的西域風格、異域風情的味道,令人神往,自然撩動酒友的心。
對新疆,大多數人是有較為明顯的探知追求的欲望,一聽說是來自新疆的啤酒,自然就會有一種想嘗試嘗新的感覺,因為新疆對于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還是有一種包括神奇、美麗、廣袤等在內的地域文化認知。
當不同的心理產生作用時,心理就有嘗試的強烈愿望。隨著時間的推移,疆外人漸漸的對烏蘇啤酒也就慢慢產生了特殊感情。
因此地理位置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智資源,正是因為新疆地理位置和文化的獨特性,強化了烏蘇啤酒的獨到地域特色,若沒有“西域”、“新疆”的地域概念,烏蘇啤酒要成功就難不少。
烏蘇啤酒獨特的兩大品牌特性:
酒精度高、容量大掠取了新鮮感
20多年前啤酒以12度、11度居多,酒精含量高,“淡啤”是市場的支流,比較罕見獨特;2010年后,為迎合風潮,淡啤成了市場主流,8、9度啤酒壓倒市場,而酒精度高的啤酒反而成了稀缺性、獨特性。
如今國產啤酒基本上都是工業啤酒,一部分為迎合大眾味,一部分為了降低成本,度數越來越淡,都是酒精度≥3%vol、麥芽汁濃度≥8°P左右,這樣的啤酒泡沫少,香味淡,口感寡淡,風味不甚好。甚至有些酒友把這樣的啤酒稱為“啤水”,意即味如白開水。
相比之下,烏蘇的酒精度≥4%vol、麥芽汁濃度≥11°P,口感純厚濃郁,顯得與眾不同獨樹一幟,就如郭德綱常說的那句話“全靠同行的襯托”。其次烏蘇啤酒容量大,裝得多,一瓶頂兩瓶,甚至四瓶。
像百威、喜力、青島等高端啤酒大多是155ml小瓶裝,市面打底價都是10元起,對酒量大的消費者,一仰即完,有如“燒錢”。從容量上來說,烏蘇啤酒“物超所值”,確實稱得起“大烏蘇”的名號。
平時喝七八瓶淡啤都沒有問題的酒漢,遇上烏蘇啤酒兩三瓶嘴巴可能就要收斂了,酒量不好的,幾口下去就感到暈乎乎,一兩瓶可能就要飄飄“欲仙”,后勁十足,真是“奪命銷魂”。不過越是這樣,越是激起更多的人嘗試、不服輸。
酒易醉,在以前并不是產品的優點,大眾的認知,醒酒快才是優點,但烏蘇啤酒因為高醉酒度,這個差異化反而形成了與眾不同的特性。

因此烏蘇啤酒依靠高酒精度、大容量的差異化迅速掠取了消費者新鮮感,成為“網紅”。
瞄準品牌背后的新渠道力量:
搶占渠道薄弱點、巧施高利潤
烏蘇啤酒代表的就是新疆特色啤酒品類和高醉酒度的高度概括,亦就在顧客心智中創建了一個新的品類:新疆的啤酒新品類。而要讓烏蘇啤酒這樣的新疆啤酒行得遠,與之相配套就是要著力構建差異化渠道。

于是此時烏蘇啤酒決定以五大啤酒品牌難于覆蓋的燒烤店為突破口,在疆外30個大中城市覆蓋了與其有關聯合作關系的2.6萬個燒烤店,尤其是西北燒烤,形成獨特的新渠道力量。
燒烤店一般是五大啤酒品牌難于覆蓋、力量相對薄弱的消費終端,這讓烏蘇啤酒做起來就容易順風順水,而且燒烤與啤酒的搭配,是國人最愛,也易推廣。
再者,渠道利潤高,渠道推力更足。對于經銷商、終端商家而言,誰給的利潤大我就賣力做誰的。根據調研結果,烏蘇啤酒的經銷商利潤通常能達到10元/箱,終端利潤更是高達40元/箱;而主流啤酒的經銷商利潤通常為6元/箱,終端利潤為20元/箱。整體而言,烏蘇啤酒渠道利潤甚至要高于百威、喜力。因此烏蘇啤酒比較有誘惑力,渠道推力更足。
布局新零售渠道,通過直播、電商等多種模式實現線上線下聯動銷售。在京東酒水頻道里,近期其一款品牌最經典的紅罐裝版,已經躋身熱賣榜前10,位列第七,但在購買人數上,53萬的數字直接躍至第4位,前3分別是青啤、哈啤和愛士堡小麥白啤。
對一個老品牌能迅速在網上渠道竄紅,實屬不易。未來3年,烏蘇啤酒計劃將線上占比提高到30%。
有趣的定位口號、自帶互聯網話題:
“奪命大烏蘇”、“弄死你們”
當下,在最懂年輕人的B站,搜索關鍵詞“烏蘇”,播放量最高的一條視頻,是來自一位擁有800多萬粉絲的up主,標題是《聽說烏蘇啤酒一瓶就可以讓你醉?》。
“傳說,烏蘇比失身酒更強大,不論是誰,只要一瓶就可以把你撂翻在地,我酒量這么好,今天要來試一試?!眜p主不服氣地說。接著,屏幕上飄過厚厚一層“死亡大烏蘇,奪命大烏蘇”彈幕。up主很快服氣了。灌下3/4瓶后,他有些暈,飚出一句四川話,“現在感覺二麻二麻的”。
兩瓶烏蘇下肚后,他的眼神已經開始飄忽不定,臉頰上泛起紅暈。最后,這名up主草草終止了視頻,留下一句:“我好像是高了哦,奪命大烏蘇,真是奪命大烏蘇”。
定位口號,是通過生動有趣、便于進入心智的方式進行品牌定位的表達,是樹立品牌打開市場的有效途徑。
一些品牌口號是企業自我設定,一些則來源于顧客自發認知的,而“奪命大烏蘇”就是顧客自發設定、認知的品牌特征的口號。烏蘇啤酒給自己制定的傳播口號“烏蘇啤酒,碰出好兄弟”,但是這口號并不帶有自傳播能力。
后來烏蘇啤酒因其酒勁大、醒酒慢,許多網民便給了它一個綽號:“奪命大烏蘇”,而恰恰此句話,對品牌定位進行有生動化、夸張有趣的表達,一下子便成為口口相傳、過耳不忘的定位口號,同時借助抖音、快手等平臺傳播,形成“網紅”效應,口碑營銷快速傳播。

值得一提的是烏蘇啤酒“WUSU”Logo的字體,硬生生被網友“玩壞”了,居然被大家倒過來念成“NSNM”,念起來就如“弄死你們”,延伸的意思是:喝死你們或者是弄死你們,看誰厲害。
“NSNM”有“拼酒”之意,喝個酒真是拼啊,原來此烏蘇不僅能喝醉,還要人命啊,大家哈哈開懷大笑,這個梗越傳越廣。這和工商銀行的標志“愛存不存”、保時捷的拉丁文“破二手車”,都是一種市井拼音文化。
同時呼應了烏蘇啤酒民間綽號“奪命大烏蘇”。這樣的解讀,無疑又增加一個話題,進一步引起了網民的共鳴,加快流傳。
總之,烏蘇啤酒借助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做足了自帶話題營銷,在網上形成噱頭,將“易醉”這個最大的特性體現起來,迎合了年輕人喜歡比拼酒力的心理,塑造了品牌的差異化。
最重要的是不太懂啤酒的卻又喜歡猛灌啤酒的年輕人,喜歡嘗試、喜歡風情,卻又不解風情。這也是一種自發宣傳的流量加持。江小白亦是借助微博通過制造各種網絡話題,獲得了極大的關注,迅速變成了潮流品牌,引領了消費時尚。
巧遇“伯樂”嘉士伯,如魚得水
烏蘇啤酒早在1986年就誕生于新疆烏蘇市,最初年產量僅5000噸。后來因發展需要,總部搬到了烏魯木齊,但烏蘇市仍有2條生產線。
10年后那時,新疆的市場上除新疆啤酒、烏蘇啤酒和盧云堡啤酒,各個州或地方還有自己的品牌,如沙灣啤酒、昌吉啤酒等,1998年底,疆內啤酒共有22家。
而在一場場大魚吃小魚的長期搏殺中,烏蘇啤酒已幾無血色,需要盡力找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生路。
2003年,烏蘇啤酒和四川藍劍集團簽署了50年合資經營協議,之后就把烏蘇啤酒交由藍劍集團托管。不過,烏蘇啤酒在藍劍集團手中并沒有發光,反而陷入了虧損當中。
到2005年,藍劍集團與全球第三大啤酒商嘉士伯共同投資成立藍劍嘉釀,由此烏蘇啤酒牽手嘉士伯,成為其麾下合資控股子公司。
到2016年5月,嘉士伯從藍劍集團手中完成收購烏蘇啤酒100%的股權,烏蘇啤酒成為嘉士伯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自此,烏蘇啤酒從純正的“新疆巴郎子”,變成了“北歐冷王子”,有了足夠的財力和資源向全國范圍推廣,如魚得水,迎來了跨越式發展,并在2018年啟動全國擴張征程。
在嘉士伯充足的財力和資源支持下,烏蘇啤酒前后吞下昌吉啤酒、喀什啤酒、霍城啤酒、天山啤酒等知名新疆本地品牌。
而今,又一騎絕塵沖出新疆,近兩年在全國建立起了近十家生產公司,產品銷售渠道遍布30多個省市,成為地方啤酒品牌跨區域營銷增長較快的啤酒品牌之一,并迅速成為“啤酒網紅”。今年4月,烏蘇啤酒時隔3年后,再度進入哈薩克斯坦市場。
可以說,沒有嘉士伯的資本長袖,沒有嘉士伯這老謀深算的國際玩家,烏蘇啤酒或許還在天山腳下徘徊,亦難于成為現象級的“網紅”。
結語
如今,憑借“容量大、酒勁足、三瓶倒、新疆特色”的標簽,再加上嘉士伯的資本助力烏蘇啤酒正高調加快征戰疆外市場。
然而烏蘇啤酒要想真正成為啤酒行業新明星、新引擎,未來還有很長的路子要走,將面臨更多的中外競爭者的跟進挑戰。
一是進口啤酒圍剿,以德國黑啤、扎啤、原漿等為主的重度大容量進口啤酒早已重兵布陣,將來必定加快滲透;
二是以青啤、雪花為主的國內巨頭已警醒,必加快陳兵應對,通過更多元更多味的產品布局,防止新競爭者的攪局;
三是作為新崛起者、新挑戰者,烏蘇啤酒還要謹防來得快去得快的“網紅效應”的退潮沖擊,時刻制造話題加大營銷活力,保持品牌的新鮮度與活蹦力。
“網紅明星”烏蘇啤酒還能走多久走多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