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行業的鼻祖都以極其慘烈的方式轟然倒塌,這意味著什么?近期,多家媒體爆出生鮮電商鼻祖易果生鮮已經進入破產重組流程,包括主體公司易果生鮮、子公司云象供應鏈和安鮮達。且負債高達23個億。旗下的物流平臺安鮮達,于去年就解散了上千名員工。員工們走的走,散的散,徒留一地雞毛。或許有人還記得,易果生鮮曾于去年被上海長寧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411.02萬元。沒錯,曾經估值高達12億美元的明星公司,連1400萬元人民幣都還不起了。或許那時就是它倒塌的先兆。給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下,易果生鮮對于生鮮電商行業的意義還是十分重大的。它是我國第一家生鮮電商平臺,創立于2005年。2005年這個年份,淘寶剛成立不久,劉強東差點賣掉了京東,拼多多還沒出現呢,電商的一切都處于洪荒時代,易果生鮮的老板已經想到要走垂直電商的路子,在網上賣水果了。
不過因為電商的配套設施如支付、物流都不夠齊全,所以易果生鮮的發展只能說不溫不火。直到2013年,資本開始入局生鮮電商市場,易果生鮮選擇跟阿里合作,自此走上了騰飛的路途。它先后完成了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投資方包括阿里、蘇寧、高盛集團等,可以說是“家里有礦”。截止2019年1月,易果生鮮日訂單超5萬單,成交金額破1000萬元,綜合毛利率超過30%。外界將易果生鮮列為生鮮電商的第一梯隊,頗為看好它的前景和實力。對于易果生鮮的破產,外界的普遍認知是因為它淪為了阿里“棄子”,才慢慢造成今天這個狀況。2013 年,易果生鮮成為了阿里在生鮮方面的戰略合作伙伴之后,不止多次獲得阿里的投資,還成功與阿里達成了親密的合作關系。易果生鮮APP不止在天貓旗艦店上擁有自有渠道,還在天貓超市生鮮頻道擁有獨家運營渠道。旗下的云象供應鏈,成為了覆蓋阿里巴巴生態系統內外各渠道的全球生鮮采集中心。旗下的安鮮達,同時為菜鳥、天貓超市、淘寶、聚劃算以及農村淘寶的商家提供冷鏈物流服務。也就是說,阿里的很多項服務,易果生鮮都參與其中。我們在天貓超市買的車厘子、大閘蟹,其實是易果生鮮在配送的。
易果生鮮在傍上阿里的大腿之后,業績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那時,易果生鮮有九成的訂單,都來自天貓。2017年易果集團GMV達100億,較去年披露的36億元增長了178%。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12月,阿里宣布將天貓超市的生鮮運營權轉交給盒馬,易果生鮮則去服務盒馬、大潤發、餓了么,轉向幕后。前面說了,易果生鮮對于天貓具有嚴重依賴性。丟掉天貓超市生鮮業務,讓易果生鮮的訂單量呈現斷崖式下滑。2019年6月,菜鳥與安鮮達終止合作,易果生鮮的生存狀況進一步惡化。C端業務丟了,B端轉型又不成功,加上易果生鮮的連年虧損,最后就是我們看到的結果了:裁員、解散、資產凍結、破產重組……易果生鮮從王牌到沒落,表面上是因為被阿里拋棄了,然而實際上呢,資本需要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只會根據市場做出最好的判斷。易果生鮮與其說是被資本放棄了,不如說是自己技不如人,自己“玩死”了自己。易果生鮮最大的問題在于競爭實力不足,乃至被盒馬“PK”了下來。作為老牌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一直都比較保守,沒有布局自己的線下門店和前置倉,采取的是中心倉模式運營,也就是將產品從城市的某一處倉庫配送到消費者手中。這意味著要經歷一條長長的鏈條:貨品入倉、商品打包、貼單出庫、分貨中心、站點配送。數據顯示,易果生鮮在全國15個城市擁有24個冷鏈物流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武漢設有5個生鮮服務倉點,僅可以實現次日達服務。而盒馬從線下門店起家,截止今年6月底,在全國擁有214家門店。它采取的是店倉一體化模式。也就是說,盒馬店既是門店,又是倉庫,可以輻射周圍3公里的社區范圍,相比于易果生鮮的次日達服務,它能實現半小時送達。從配送效率上看,盒馬鮮生的響應更及時,配送鏈條也大大縮短:貨品要到達消費者手中,只需要經過門店一個步驟。仔細想想,你要買一斤小龍蝦,是城市邊緣的倉庫配送更快,還是你家附近的盒馬配送更快?而從配送成本上看,盒馬的優勢也遠大于前者。有業內人士表示,易果生鮮一單履約成本大約是30元,反觀盒馬,這一數字在15左右,足足少了一半。可見在即時配送這場戰役中,無論是配送效率還是配送成本,盒馬都更占據有利地位。如果你作為資本方,會選擇誰呢?這個答案想必很清楚了。其后,在轉型B端服務的過程中,易果生鮮的表現仍未達到預期,物流履約成本超20%,虧損嚴重,力作乏陳。在剝離了阿里部分扶持之后,因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緣故,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但凡易果生鮮能夠更“爭氣”點,也不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我們可以看到,易果生鮮因為傍上了“大款”,方才一朝飛升,但它的失落,也來源于資本的放棄。這其實是在警醒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狀況,打鐵還需自身硬。抱上名人大腿終究只是一時的榮耀,只有自己擁有核心競爭力,方可實現“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在大風大浪中馳騁自如。世上并沒有所謂的成功捷徑。與其尋找一個年薪500萬的人過上衣食不愁的生活,不如成為年薪500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