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生鮮到底有多暴漲,讓百果園都開始賣菜了?
疫情期間,生鮮行業逆勢上揚。相較于2019年的暗淡,生鮮電商似乎迎來了轉機,多數生鮮玩家的銷量遠超去年同期。
有幾個數據可以說明:
1、春節期間,盒馬鮮生每日到貨約30噸蔬菜,是平時的3倍還多。
2、除夕至初四,每日優鮮實收交易額同比增長321%,春節7天總銷量突破4000萬件。
3、大年三十,叮咚買菜訂單量月環比增長300%;近期整體訂單量增加約80%,客單價增加約70%,日均訂單增長3-4倍。
4、生鮮電商頭部平臺的京東到家銷售額同比增長470%。
5、微信小程序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交易筆數增長149%,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增長322%。
6、美團買菜北京地區的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并呈現持續上漲趨勢。
7. 百果園App的訂單增長達到了2.5倍,小程序的訂單量增長超過了5倍
……
線上買菜的紅火,讓水果行業“老兵”百果園也按耐不住,把蔬菜業務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從2月中下旬,百果園先在華南部分城市開通了賣菜通道,包含深圳、中山、惠州等城市,此后推廣至上海、蘇州、無錫等華東城市,2月29日北京、天津陸續開通。
百果園百果心享事業部副總經理趙煥章表示,通過一周的努力,(蔬菜訂單)已經完成從一天1000單到超20000單的突破。
按照百果園此前給出的3月蔬菜上線計劃,3月3日、5日、9日、11日、18日和23日會陸續開通大多數百果園所在城市,其中,3月3日上新的城市包含武漢、荊州、黃石等湖北城市。
事實上,百果園并非在疫情發生后才開始布局賣菜業務,2017年,百果園就開始布局大生鮮業務,在2019年4月上線了獨立的生鮮平臺“百果心享”,去年下半年開始在廣深地區試水賣菜業務。
當然,疫情也進一步加速了賣菜業務和百果園供應體系的整合,其在內部成立“百日攻堅戰”小組,希望從2月到4月這100天時間能提高蔬菜滲透率,即確保會員里面至少有20%的用戶體驗過蔬菜業務。
百果園線下水果零售店天然成為百果心享的前置倉,采用“前店后倉”的模式,以蛋類、糧油商品為主,計劃通過3-5年時間來經營“百果心享”這個品牌。
目前百果園的賣菜業務已經在超過16個城市展開,商品涵蓋蔬菜、米面、糧油等約120個SKU,采用“提前預定、次日送達/自提”的模式,配送物流則交給美團、餓了么、京東到家等第三方團隊負責,預計今年3月會在百果園進駐的80多個城市鋪設完畢。
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曾表示:“這兩年很多電商,都在推廣建倉模式,在小區、寫字樓等訂單密集處建倉,以便可以盡快滿足消費者需求。但建倉成本很高,很多電商無法承擔這個費用。但是對百果園來說,門店其實就是倉,這個倉每年還會產生相當高的利潤,我這個倉還是我的廣告。”
相較于成熟的商超如永輝、盒馬,以及線上平臺美團買菜、叮咚買菜等競爭者,除了天然的水果粉絲,百果園的核心競爭力有三點上游把控能力、生鮮供應鏈能力、終端一體化店倉網絡,百果園大生鮮負責人孫鵬認為,最重要的是百果園多年來生鮮供應鏈能力的積累,這確保了百果園的基礎服務和成本優勢。
此外,趙煥章還表示,百果園內部有個產品“鐵三角”:品種全、品質優、獨特性。我們打的差異化就是,不賣肉,做素生鮮。另外就是我們的選品標準。百果園的水果有一套全品類果品標準體系,將水果分為招牌、A級、B級、C級,蔬菜同樣也會有一個標準。我們目前是只做A級及以上的蔬菜,同時努力做到又好又實惠,在努力保障品質的同時,去體現百果園蔬菜的性價比。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