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火山合并背后的故事
2020年一月初日活增長最快的產品,莫過于抖音,因為火山小視頻與抖音合并了。準確的說,火山變成了抖音的一個版本,與抖音極速版并列。字節跳動旗下的視頻三駕馬車,只剩下抖音和西瓜,分屬短視頻和中長視頻賽道。
通過合并進入市場、擴大網絡效應,以及發展新的用戶場景,在近幾年的互聯網行業屢見不鮮。遠有滴滴、快的、優步中國的合并,近有美團點評收購摩拜。
作為字節跳動在2016年推出的、對標快手的短視頻產品,火山的產品定位是下沉市場加直播。根據官方披露的日活數據,火山目前是國內第三大短視頻產品。這個時候抖音與火山的合并,背后有什么故事,又意味著什么?
抖音和快手是兩類產品
過去三年多的短視頻產品混戰中,頭部的抖音和快手,被廣泛認為是直接競品。實際上,兩者的用戶場景和發展路徑差別較大。
抖音是社交媒體,啟動于一線城市和短視頻場景,自上而下進行滲透與增長;而快手發源于下沉市場,雖然進入短視頻領域較早,但主要靠直播場景占據用戶心智,產品定位更加偏重視頻社區。在下沉用戶群體中,常見的快手玩法,是打開直播當廣播聽、當電視看。
這也就解釋了兩個產品在內容調性、發展路徑與商業化路徑的差別。
像微博一樣,社交媒體屬性的抖音吸引了大量明星、MCN機構和官方機構入駐,而專業化娛樂化內容的生產分發,幫助抖音順利完成了早期冷啟動和中期的爆發。抖音以單列短視頻feed流為主的交互,也非常有利于廣告填充,在廣告商業化方向上順風順水。
快手的優勢在于,進入短視頻和直播領域的時間早,為下沉市場提供了低門檻的內容生產和消費模式,形成了獨特的社區氛圍與高粘度的核心用戶群體。在這個基礎上,直播是效率最高的商業化方式,而廣告業務的推進,反而滯后于快手用戶自發的、加微信賣貨這類商業化動作。
火山的歷史使命完成了
火山當下的產品形態,大致相當于2019年一季度的快手,且為直播單獨設立了一級入口。早期,火山就啟動了火力值機制,為用戶短視頻作品的播放量提供貨幣獎勵,鼓勵用戶生產內容,還曾重金挖來其他平臺的頭部主播拉動人氣。
不同于快手的是,火山的運營重點一直是三四線甚至更下沉市場的用戶群體,從未試圖向上滲透,這也是在快手內容日益抖音化的今天,火山能留存部分此類市場的典型用戶的重要原因。
火山與抖音合并,可以認為是兩者的用戶群體互補,拼合之后得到了一個完整的中國視頻用戶群體。換言之,合并火山對于抖音完成用戶人群和用戶場景的完整覆蓋,意義重大。
對于抖音,合并火山后能覆蓋更多的用戶,帶來更強的網絡效應,用戶可以在一個產品中消費更多內容。而創作者普遍也需要一個覆蓋更多用戶的平臺,來實現更好的內容分發,合并火山后的抖音,對用戶和創作者的吸引力都有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快手的變化,字節跳動通過火山牽制快手已無意義。
快手在2019年主動引入MCN、力推內容精品化及精細化運營,希望平臺品牌上行而非保持下沉。而快手近兩年“去東北化”的努力之下,孵化出的新一代紅人,具備了更好的跨平臺兼容性。
比如起家于快手,擁有375.6萬粉絲的手工耿,進駐抖音后粉絲數目前已達到305.6萬。放在兩年前,快手還是“大哥遍地走”的情況下,快手紅人在抖音受歡迎,是不可想象的。在融合的時代,字節跳動為單一戰場繼續投入品牌資源,顯然是沒有必要了。
其三,當年字節跳動推出了包括火山和抖音在內的一系列短視頻產品,結果抖音的成功,超出了包括他們自己在內所有人的預期。
以抖音當下的用戶體量和內容多樣性而言,足以支撐字節跳動在短視頻領域的頭部地位。利用火山對快手進行多線包抄的競爭階段已過,火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這種情況下,同屬于IES的火山,合并后還可以借助抖音的用戶和內容去豐富已有的社區生態。
單列雙列的前世今生
快手內部甚至業內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抖音勝出的重要原因,是采用了單列交互。
在這種邏輯的推動下,2018年底快手上線了單列的快手概念版(后改名為快手大屏版),并在2019年夏天在快手主產品逐步放量了單列雙列自主切換功能。
2018年底同期上線的快手極速版,在2019年夏天改版為單列后,數據表現喜人,但安裝包尺寸從早期的相當于主產品六分之一左右,逐步變成了與主端產品相當。與主產品的主要區別在于,快手極速版的“發現”欄目,只有單列模式。
這是不是說明,單列雙列確實很重要呢?
但,外界看不到的是,2019年,快手的內容運營團隊,為單列產品模式準備了大量PUGC(編輯篩選)的內容池,并在同期開始了“去東北化”及內容整頓,以及引入MCN,提升和改善內容調性。
眾所周知的是,單列產品的操作交互簡單,易上手。但同時,由于全屏強制播放,用戶對單列模式的內容寬容度差。因此,在內容調性沒有提升、且沒有運營介入篩選內容的情況下,貿然啟用單列模式,對于用戶群體拓展,意義不大。
無論單列雙列,最終是靠智能推薦分發內容。而一年前的火山與快手,內容下沉且少精品,內容離散(注意,不是豐富)程度不夠,對于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個性化需求,是極為不利的。此時啟動單列,對產品增長,幫助甚微。
抖音在產品運營上,早期更多強調對于平臺內容調性和底線的把控。選擇單列,除了操作便利和有利于廣告加載,不是抖音勝出的關鍵原因。為提高用戶容忍度,抖音和快手,在內容質量相對較低的“同城”欄目,一直堅持雙列交互。
因此,快手極速版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小尺寸安裝包做下沉市場獲客,而是靠優質內容獲取快手傳統版本難以觸達的一二線用戶群體。從這個意義上,快手極速版更像是“快手抖音版”。
同樣的道理,這次的“抖音火山版”,是把抖音的內容池以火山的產品形式表達出來,去服務于火山的用戶。
無論單雙列,都只是產品手段,是形式。產品形式只有與產品用戶和內容配套的情況下,才有意義。短視頻產品真正重要的,是用戶群體和內容的離散度把控,而非單雙列。
2020年的挑戰
由于移動互聯網滲透率及視頻產品滲透率接近飽和,短視頻戰爭進入雙寡頭的下半場,戰爭重點由用戶增長,轉移到了存量用戶的經營,與商業化能力的比拼。
這種情況下,兩家面臨的挑戰,有所不同:
2020年,抖音需要考慮的,是內容和用戶運營的精細化,以應對來自長視頻、游戲領域的橫向用戶時長競爭。提供教育、新聞、記錄等娛樂之外的垂直內容,是今年抖音完善內容品類、拓展用戶場景可能奏效的方向。
快手方面,在春晚營銷可見的流量高峰到來之前,是否為用戶的留存做好了產品和運營的準備,是今年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抖音火山的合并,進一步拉大了與快手的用戶體量差距,而在兩家內容同質化的當下,品牌調性提升、社區氛圍優化、內容精細化運營、商業化,是快手今年需要證明的四大核心能力。
雖然兩家都在積極布局新產品,但在可見的未來兩三年,市場上出現過億用戶體量新產品的可能性為零,所以抖音火山合并,可能是這場戰事中,產品層面最后一個重大的事件。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