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直播日活1億,對于創作者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今年,快手加大了對直播領域的搭建,比如重點扶持游戲、教育、音樂等垂類內容; 逐漸開放對于MCN、公會的招募等。
而這些舉措為快手直播生態帶來了新增量。 最明顯的數據為游戲類直播日活達5100萬,據了解,這個數字遠超斗魚、虎牙之和。
前不久(12月10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2019快手直播生態報告》(之后簡稱為報告)。 數據顯示,目前快手直播日活已突破1億。
這個數字對于創作者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我們對于快手的直播生態進行了一番梳理。
每天有1億人在快手直播生活
每個人的生活看起來都微不足道、日復一日,但也恰恰是這種平凡,讓每個直播間都帶著濃濃的煙火氣。
在快手上,不同職業的人很多。潛水救援的蛙人、可可西里守護藏羚羊的巡山人員、趕海人、農民,也有醫護人員、學校老師、快遞小哥、餐廳老板……
直播似乎已經融入到了快手用戶的生活中。報告顯示,在快手上,大部分用戶的直播內容是與本行相關,其次是唱歌和戲曲。這意味著,老鐵直播更多是源自生活,基于生活的延伸。
除了大量來自五湖四海的內容創作者,還有不少政務號、企業也在快手上玩起了直播。
比如,「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直播曝光老賴,幾十萬人圍觀; 「富士康總部面試官」直播園區生活,吸引用戶來應聘; 「三一重工」直播賣貨,1小時售出31臺壓路機……
主播的多種變現方式
快手電商運營總監張兆涵曾在采訪中說, “消費者來快手,先Buy in這個人,再消費這個商品”。
今年11月,快手在玉石和服裝兩大產業帶已與數家基地簽約合作,幫助主播在源頭建立直播基地,這些擁有穩定貨源的賣貨主播也是快手如今想要挖掘、培育和孵化的老鐵。
互聯網上的平行世界
在快手直播上,那些原本沉淪在平凡生活中的閃光時刻,被呈現在每一個小小的手機屏幕里,沒有精致的濾鏡,也沒有特意的構圖,出現在屏幕里的就是生活最真實的模樣。
快手像是互聯網上的平行世界,在這里沒有人假裝生活。
正如快手CEO宿華在新書《被看見的力量—快手是什么》中提到,“互聯網能夠跨越距離的限制,讓人和人之間更快、更便捷地連接起來”。
在宿華看來,互聯網的核心資源是注意力,而快手背后的簡單思路是,注意力能夠像陽光一樣灑到更多人身上,而不是像聚光燈一樣聚焦到少數人身上。
他認為,這些人會找到最合適自己的個性方案,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
比如,粉絲多了之后,用戶可以選擇創業、賣家鄉的農產品,也可能因此接觸到更多不一樣的機會。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