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美妝的逆襲之路,仍有巨大市場空間

點擊「關注」,掌握最新鮮互聯網動向

“oh my god,買它!”當李佳琦們的直播里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國貨美妝時,國貨美妝的興起已經是不可忽視的潮流。
根據今年上半年今日頭條發布的《美妝用戶洞察報告》,2018年化妝品零售額達到2619億元,同比增長9.6%,2019年美妝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906億元。上海家化董事長兼CEO張東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在日本、韓國,美妝的滲透率分別已經是80%和90%,而中國的滲透率只有30%,我國的美妝市場處于不飽和的快速成長期,未來還有巨大的空間。

男性美妝市場也在迅速崛起,營銷數據平臺AdMaster的社交數據顯示,2018年Q1男士美妝的聲量相比2017年Q4增長61%,美妝早已不是女人的專屬。
面對越來越多樣選擇的時候,千禧一代開始更“聰明”的消費。《彭博商業周刊》專門做過對中國95后、00后消費者的研究,發現富養的這一代新消費群體追求的是精致的體驗,為了買高品質的東西,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做功課。

新國貨美妝品牌一開始很難有自己的專柜或者線下實體店,線上的美妝營銷就成為了產品種草的主戰場,從小紅書,到抖音,從知乎,到B站,從線上到線下,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有國貨美妝的營銷。
國貨美妝們,就這樣抓住了年輕一代愿意花更多時間進行消費品研究的習慣,牢牢把握住每一個你獲得信息的窗口。
圖文窗口:小紅書、知乎、微信公眾號
今年7月,小紅書發布了一組國貨“種草”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小紅書上關于國貨的筆記同比增長了116%,超過500萬用戶討論和種草國貨,“品質”、“平價”、“搭配”是被提及最多的三個關鍵詞,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已經成為“國潮青年”的一種新日常生活方式。
根據第三方KOL推廣平臺的數據,小紅書中小型達人一篇廣告軟文的刊例價從2500元到5萬元不等。KOL推廣,帶動了一批素人粉絲也開始寫筆記,后期有了更多普通人愿意去分享自己的心得,如此一來,大大減少了營銷費用,形成了自己的推廣閉環。
從中小型KOL到大明星帶貨,最后再回到UGC,可以形成自己的小紅書營銷矩陣。

除了小紅書和微信公眾號,知乎也在逐漸被美妝品牌們列為營銷的戰場,喜歡進行消費研究的女孩們逐漸明白了小紅書上真真假假假假的筆記套路,開始轉戰知乎,只希望能夠搞清楚這些神乎其神的彩妝是不是值得。
視頻窗口:直播平臺、B站
當你還在以為B站只有動漫、Cosplay的時候,很多美妝up主已經攻占B站。B站推廣美妝的優勢就在于,所有都是視頻呈現,很容易就有沉浸感,而且B站本身的用戶粘性非常高,且基本都是UGC,在廣告的裹挾之下,人們希望能夠看到更多更普通人的反饋。
直播平臺的下沉用戶尤其青睞高性價比的大眾品牌,也能夠有效影響美妝用戶的購買決策。以快手數據為例,70%的快手受訪用戶在快手觀看美妝短視頻時會對美妝產品產生購買興趣;89%的快手受訪用戶有意愿購買主播/直播推薦的美妝產品;美妝視頻中產品測試和真人試色最受快手受訪用戶的歡迎。直播變成了國貨美妝的主要購買場景。
線下窗口:口紅機、實體店
新一代消費者更愿意嘗試新東西,也更愿意把嘗試的體驗拿來與人分享,小紅書、B站這些社群里留住的正是這批樂于分享的消費者;而線下,購物中心依然是年輕人們聚會的主要場所,新零售口紅販賣機滿足了消費者需求,也讓預算有限的國貨美妝減掉專柜的成本。
短時間成長起來的國貨品牌在營銷渠道上有著突出表現,但在怎么說故事上顯然還不夠成熟,沒有故事的品牌核心,很容易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被新的品牌替代,如今你或許還能記得百雀羚的草本、京潤的珍珠,這些元素是新品牌缺少的,也是在未來國貨美妝在營銷中需要不斷告訴消費者的。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