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最新商業化版圖能否助其實現150億營收目標?
朋友,點上方「關注」

快手商業化在7月中旬披露的2019年新營銷業務營收目標——150億元。比年初所定下的100億高出了50%。
快手在2018年的營收超過200億,絕大部分來自于直播業務,商業化貢獻很少。而對比抖音來看,同樣是200多億的收入當中,幾乎都由營銷貢獻。顯然,快手希望改變自己的營收結構。

快手的商業化包含兩大板塊:廣告、商業生態,前者2B(快手平臺)、后者2C(快手上的達人、主播)。
其中,廣告包括信息流廣告、作品推廣(原粉絲頭條)、話題標簽頁等產品,這些廣告形態在短視頻的變現中已經非常成熟,在抖音中都可以找到對應的產品。而商業生態,則分為社交生態和內容生態兩方面,是快手商業化今年的重點。
社交生態產品包括連接廣告主和快手創作者的“快接單”及創作者激勵計劃;而在內容生態方面,快手商業正在構建以商家號為核心的內容營銷陣地,幫助品牌廣告主、中小商家、MCN和所有潛在客戶入駐快手。
作者激勵計劃是快手較抖音來說一個比較獨特的商業化產品:通過對人與內容的匹配,在保證用戶興趣的前提下,系統自動為創作者的日常視頻選擇性地添加與內容相匹配的廣告。
這是一個針對中尾部創作者的私域流量變現計劃,創作者有1萬粉絲就可以加入。在3億DAU的目標之下,快手必須通過一定的運營手段來拉新、促活、盤活流量。作者激勵計劃就是一個同時能對平臺DAU和商業化起到積極作用的策略。
隨著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消失,無論是大平臺,還是消費品牌,都將注意力轉向了對已有流量的精細化運營上。
對于產品結構已經相對完善,流量端的潛力也還很大的快手來說,銷售端的鋪開或是快手實現其營銷目標的關鍵。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關聯閱讀: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