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體店淘貨,到網上高價售賣,1晚能賺2500美元!

點擊「關注」,掌握最新鮮互聯網動向

今年1月份的某天,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對年輕夫婦——30歲的賈斯汀·赫伯特和28歲的妻子克瑞斯汀,帶著2個年幼的孩子,一起走進一家Target連鎖超市——開始了他們的工作。
他們并非在這家超市上班,而只是到這尋找“獵物”——一款康迪克牌(Contigo)水杯。他們要買下這家超市里這款水杯的所有庫存:32套“2個裝康迪克牌水杯”,每套只需5美元。
沒過多久,這套兩個裝的塑料水杯,就以19.95美元的標價被掛在了亞馬遜網站上。除去扣稅和其他費用,每套水杯就為這對夫婦凈賺了6.16美元。因此,10分鐘的超市購物,就讓他們總共賺下了198美元。
這就是美國近幾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網絡零售商模式——他們專門趁著打折清倉活動時,到超市、百貨商場、品牌店鋪內采買便宜商品,然后轉手以高價在亞馬遜或eBay的網店上賣出。這種行為,有個專有的名詞,叫做“零售套利”。
如今,赫伯特夫婦已經辭去了此前金融行業的工作,全職做起了這項生意。這樣一種模式,真的能養家糊口么?這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日前,紅星新聞記者聯系上這對夫婦,對該種套利模式作更深一步的了解。
夫妻全職以此謀生 認為模式也適用于中國
賈斯汀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們早在4年前便開始兼職做這項生意,“最初我們只是把它當做一種興趣愛好,”但直到去年,他們才真正下定決心做起了全職。賈斯汀透露稱,這也是因為他們連續數月達到了可持續的銷售量,因此妻子才對這一謀生手段感到安心。
夫婦二人經常帶著孩子到處掃貨。圖據《華盛頓郵報》
而在克瑞斯汀看來,這項生意還有個額外好處:丈夫能經常在家,陪伴孩子和她,“我們還能像個團隊一樣一起工作。”
從整體上來說,賈斯汀夫婦二人對這一模式的前景感到樂觀。據兩人預計,這項新生意今年大概能給他們帶來15萬美元的收入。
對部分人來說,這可能僅僅是個有利可圖的副業,隨便賺點零花錢即可,比如可以還清某筆信用卡賬單,或者掙點外快出去小旅游一番。但對這對夫婦而言,這已成為他們謀生的主要方式。
他們夫婦二人有個小愿望,那便是借此賺夠5萬美元后,就去收養一個孩子。克里斯汀說:“如果我們能證明,靠著這項生意我能賺到錢收養個孩子,那么這說明你們也可以憑此走出債務深淵,交房租或還車貸。”
他們的確也在推廣這一理念——如本文開頭的一幕,從超市淘到便宜水杯,到網上售出這一整個過程,他們都拍了下來制作成視頻,上傳至視頻網站YouTube他們的賬號“Flipping Profits”上,分享給7800多名粉絲。
在賈斯汀看來,這樣的生財之道,當然不只適用于美國。他十分肯定地告訴記者,零售套利在中國照樣管用。他認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為強勁的網絡銷售渠道,銷售額也遠超美國。“美國消費者通過線上銷售渠道購買物品的占比不到15%,而中國的市場需求更為旺盛,更有像阿里巴巴和京東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占據巨大的市場份額。”
操作不當也曾跌過跟頭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即便他們直白地將賺錢模式分享了出來,網民們明明知道實體店和網店中產品的巨大差價,熱衷于網上購物的他們卻對此依舊買賬。對于這樣的困惑,賈斯汀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便是我們線上成功的一部分。”
賈斯汀夫婦二人制作并上傳視頻,將零售套利經驗分享給粉絲。圖據YouTube賬號截圖
他說:“不同的粉絲有著不同的目的,我們分享的是在哪里可以獲得一筆劃算的交易,而我們的粉絲有些是想為自己淘到好貨,有些則是來學習如何將折扣后的商品放在網上倒賣賺錢。因此,我們和粉絲的關系真的很好。”
但以這種模式賺錢絕對不是一帆風順。雖然這錢看起來似乎很好掙,賈斯汀坦言,他們也在此道路上跌過大跟頭。
“我們當然有多很多失敗案例,”賈斯汀說,這也是他們為何經常在視頻中告訴粉絲,失敗是不可避免的。“現實情況是,你需要經歷失敗才能學會如何成功。”說起自己最失敗的案例,賈斯汀至今仍無法忘懷。
賈斯汀說,他們曾經頭腦一熱,制作生產過一款個人品牌的產品。“我們從頭做起這款產品,花費了很多心血。”但他們并未考慮到潛在的運費是如此之高。這一后果帶來的損失徹底蓋過了他們的利潤部分,最終賠了7000美元。
“這真是摔了很大一個跟頭,現在我們學會了每一筆賬都要兩次甚至三次核對。”他說。
那究竟如何才能判斷,某種產品可以大賣或者銷售情況較好呢?怎樣尋找這類產品?對此,賈斯汀對紅星新聞記者的回復較為簡單。“緊跟潮流,還有查看歷史銷售數據。”他補充說道:“準確提前判斷出哪款產品會大賣,就會帶來整體銷售量的提升。”
模式成一定氣候 出書指導他人操作
做二手販子低買高賣并不新鮮,但在數字化時代,零售套利的概念開始浮現。賈斯汀夫婦也絕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甚至還有人為這一模式寫書。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克瑞斯·格林便是這批人中最早的一個,其書名就叫做《零售套利》。
這一模式似乎已形成一定氣候。據谷歌提供的搜索數據顯示,去年12月,網民在YouTube上搜索“零售套利”的數量突然激增,熱衷該模式的人不斷在分享他們去購物和再轉手賣出的視頻。其中一名在YouTube上擁有5.2萬名粉絲的轉銷者,拍下了自己22小時輾轉于17個沃爾瑪超市的購物狂歡。他用182個Monopoly游戲產品裝滿了自己的卡車,然后一晚上就在網上賣掉了其中大多數,賺了2500美元。
其實早在2000年早期,轉銷商們便開始在eBay上倒賣產品。但格林在書中著重介紹的,是這項小生意背后的引擎——亞馬遜的物流配送服務(簡稱FBA)。
通過FBA,人們可以在不同費用的情況下,將自己的產品添加到亞馬遜巨大的在線商品目錄中。銷售者們將產品打包,郵寄至亞馬遜的倉庫,在那里儲存直到網絡訂單出現。亞馬遜的員工隨即從倉庫貨架上取出相關產品,運用其物流配送至客戶。
正因為這本書,格林被網友們封為“零售套利教父”,他本人對這套模式熟稔于心。他曾經做過博世電動工具公司(Bosch Power Tools)的一名銷售代表。2000年早期,他開始在eBay上倒賣電動工具。
隨著智能手機應用軟件的崛起,手機可以掃描產品并追蹤器其銷售的主要情況,格林意識到,零售套利適用于所有人,即便是不了解這一行業內部運轉情況的人也可以上手。
遠離朝九晚五的坐班生活
對居住在加州的圣克魯茲的麥克·雷森德斯來說,零售套利更像是一種“拯救”,讓他可以遠離朝九晚五的生活。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雷森德斯青少年時代就注意到了eBay的廣告,于是尋找家中能拿去售賣的東西,比如他的任天堂游戲和控制器。如今,雷森德斯已全職在網上轉賣商品14年了。他的YouTube頻道“Reezy Resells”有超過8.5萬名粉絲。他和朋友一起運營公司,專門從耐克(Nike)商店,Marshalls和Ross等百貨商場中掃貨。
去年,這家公司的總銷售額達80萬美元,利潤達24萬美元。今年1月,他還從YouTube上收到8000多美元的廣告收入。
上個月的某天里,雷森德斯的車庫中囤積了100多雙耐克鞋,他準備將其郵寄到亞馬遜。他還在制作一段即將上傳至YouTube上的視頻,講述他如何從Target商店里購買到100支Nerf槍,轉手將其以1500美元賣掉。
雷森德斯說,在線經銷商和像他這樣的小企業主們對亞馬遜的模式來說至關重要。“亞馬遜需要我這樣的人去填補市場空白,”他說:“我們更像是亞馬遜的人肉機器人。”
和雷森德斯、格林一樣的人還有很多,比如肖恩·麥克斯。3年前,在手頭僅剩有20美元的窘迫條件下,麥克斯開始在eBay上轉賣舊貨店的商品。他于去年8月開始轉戰亞馬遜。9月份,單是靠轉賣舊書,他就賺取了2000多美元。在套用“零售套利”模式3個月后,他就還清了所有他的信用卡賬單和車貸。
麥克斯現在每月會花費30美元用在一款叫做BrickSeek的應用軟件上。該軟件可以幫助他找到沃爾瑪和Target超市里的降價產品。幾周前,麥克斯狂掃了150英里半徑內的數家沃爾瑪超市,并帶回正在清倉的218包燈泡,每個才2美元。他加價出售,每包凈賺4美元到5美元不等。這筆操作,讓他總共獲利超過1100美元。
麥克斯希望,未來的一年半時間內,他能夠全職做這項工作,也希望借此還清房貸。他還希望自己從此以后再也不用因為工作原因而錯過女兒的生日。
“到處都是錢。”麥克斯說:“每當我走進一家商店,我所看到的貨架上,擺滿的全是美元等著我去掙。”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