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日虧近2000萬 裁員15%,虛弱獨角獸還能站起來?

點擊「關注」,掌握最新鮮互聯網動向

你下班出行都要坐的滴滴,每天要虧1748萬人民幣。
一份據稱是滴滴內部流傳出的財務文件顯示,2018年,滴滴全年虧損為109億元,而根據從同花順查詢到的數據,在A股市場上,市值在100億以下的上市公司有2967家。
滴滴虧損能力之強,遠超你的想象。在大家的印象中,滴滴似乎并不應該是個虧損如此之多的企業,相反,它應該是個很能賺的企業才對。它為何與大眾的認知相距甚遠?
虛弱的獨角獸
其實早在2018,滴滴虧損之勢就已顯出擴大的眉目。
2018年9月,滴滴CEO程維曾發布內部信,稱2018年上半年凈虧40億。按照程維自己的說法,“成立6年來,我們還未實現過盈利。” 這次的特別之處只在于,這一年它虧得特別多。
2017年,滴滴的虧損尚為27億元,但到了2018年,陡然升高至109億元。虧損幅度擴大了303%。
過去6年來,滴滴出行一共累計虧損了約390億元。在A股市場上,流通市值高于390億的公司僅有129家。滴滴歷年虧掉的錢,高過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市值。
滴滴這只獨角獸,實在虛弱得有些營養不良。
錢都去哪兒了?
從2012年成立,到2015年2月合并快的打車,2016年8月收購Uber中國全部資產,從此占據中國網約車市場九成份額。短短四年間,一個出行帝國的輪廓悄然成型。
從滴滴出行公布的2017年數據,滴滴平臺覆蓋400多個城市,有4.5億用戶,共提供服務次數高達74.3億次,其中還不包含單車和車主服務。相當于在過去的一年中,全國每人平均使用滴滴打車近5次。這么高的使用率,滴滴不僅掙不到錢,相反還能持續虧損,讓人不禁疑惑,滴滴究竟把錢花到哪里去了?
2018年程維發布的內部信中提到,當年上半年發放的包括司機高峰期補貼、接單和服務獎勵、乘客優惠等在內的總補貼返還金額超過117億人民幣。
這一次,按照滴滴方面的說法,2018年全年滴滴僅在司機補貼方面投入共計113億元,但未包含乘客優惠等其他補貼項。若是全部計入,補貼數目或將更高。
倘若補貼數據為真,我們似乎可以認為滴滴虧損是因為把錢都分給了司機和用戶們。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一些互聯網社區,滴滴對于司機端的抽成廣受詬病。1月初,有媒體報道,滴滴在多數地區將抽成比例提高至30%。有人直言,“沒見過比滴滴抽成還狠的公司”。
某互聯網社區用戶對滴滴的吐槽
一方面是司機困擾于平臺抽成比例過高,一方面則是平臺聲稱賺來的錢都發放補貼了。滴滴并不是上市公司,無需發布詳細的財務報告,孰是孰非難以分辨。但從這種爭論中可以看到,無論是平臺還是司機,似乎都不覺得自己是受益方。
那么在司機、平臺與乘客三方之中,唯一剩下的受益方似乎只有乘客了。但事實上,自滴滴成為國內出行領域事實上的壟斷者以來,乘客支付的打車費用就一直處于上漲中。
2016年3月,上海滴滴快車的公里費被爆出由每公里2.2元調整至每公里2.4元。
2017年初,滴滴快車價格就已經“跟的士不相上下,一些時候甚至趕超的士”。2017年下半年以來,在一二線城市,經常出現調價兩三倍的情況。在滴滴的計價規則中,對動態加價的解釋為:“當處于高峰時段、周圍司機較少,或司機距離您較遠的情況下,為了促進成交,鼓勵司機更快接單,平臺會對訂單適當加價。”
2019年春節期間,滴滴對每單加收1到9元不等的服務費,用以補貼司機。
從乘客角度來說,自己事實上也正付出越來越高的價格,所謂的網約車的實惠,早已不見了蹤影。
無疑,滴滴是想賺錢的。在用戶們想要從滴滴手中占到更多便宜的的同時,滴滴其實一直在“薅”著乘客們的羊毛,并且差點就能扭虧為贏了。就在2018年3月初,滴滴本預計2018年其主營業務將實現盈利,凈利潤有希望接近10億美元,公司整體“微賺錢”。
然而2018年,滴滴的如意算盤卻并不如意。從“微賺”到虧損109億,滴滴究竟經歷了什么?
四處出擊
2018年,滴滴的確經歷了不平靜的一年。
這一年,滴滴收購了巴西99,與軟銀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進軍日本網約車市場,在墨西哥和澳大利亞多個城市開啟運營,開啟自己的國際化之路。
同時還在新能源共享汽車和汽車服務領域動作頻頻,聯合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成立洪流聯盟,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將旗下汽車服務平臺升級為小桔車服公司,小桔車服公司12月與汽車資產管理中心合并為車主服務公司。
在試圖吃下ofo未果之后,又進入共享單車領域,推出了“小青桔”共享單車業務。
觸角又伸向金融服務,將滴滴金融部門升級為金融事業部,主要提供保險、信貸、理財、支付、汽車金融等普惠金融服務。還與美團在打車和外賣領域“大戰”。
一連串的動作開啟滴滴的多元化道路。但目前來看,這些嘗試尚未給滴滴帶來足夠的收益。
就拿滴滴對ofo的投資來說,滴滴出行一共參與了3輪ofo的融資,其中C輪為1.3億美元、E輪為超7億美元、E++輪則沒有透露,雖然都是參投,但綜合來看,滴滴在ofo的投入資金至少在8.3億美元以上。現在看來,這些投資能否收回很難說。
除開在多個戰線接連出擊,滴滴主戰場也并不平靜。尤其是在2018年的2起安全事故之后,曾被稱為是滴滴“現金牛”的順風車業務備受打擊,最終無限期下線整改,時至今日仍未重新上線。有分析認為,順風車業務的停滯給滴滴的財務狀況帶來巨大壓力。
裁掉2000人
多重壓力下, 滴滴過得顯然不太好。
就在爆出109億虧損之后,2019年2月15日上午,滴滴的月度全員會上,滴滴CEO程維宣布公司將做好過冬準備,2019年將對非主業進行“關停并轉”,并且將會整體裁員15%,涉及超2000名員工。
在此之前,滴滴已經取消了2018年的年會,CEO程維也在12月全員大會上宣布,因為公司表現不佳,年終獎比去年減少一半,同時高管集體沒有年終獎。
滴滴背后的黑色
裁員能不能拯救滴滴是個未知數,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裁員不是幫助滴滴恢復健康的靈丹妙藥。
但是程維透露的“關停并轉”或許表明滴滴正重新審視自身業務現狀的影響。將之與2018年滴滴實行的多方擴張的業務路線聯系起來,可以看出,盲目擴張給滴滴帶來不是更廣闊的想象空間,相反,滴滴一邊背負著沉重的營收壓力,一邊還不停往自己身上加包袱。
度過流年不利的2018年,滴滴的2019年仍然前途未卜。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