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微一抖,要不要做?
朋友,點上方「關注」

有一篇讓新媒體人心里一驚的文章《停更“雙微一抖”》,楊不壞老師寫的。如果沒空看全文,我們可以大略的介紹一下文章的概要。
停更雙微一抖,品牌傳播應該去日常化,不要做日常傳播。理由是:
1、日常不是積累,是消耗。
消耗公司資源
消耗小編人生
消耗消費者熱情
2、解決方案如下
品牌傳播戰役化
品牌內容ICON化
日常口碑公關化
總結陳詞如下,
第一個建議,甲方停更雙微一抖的日常,小編趕緊辭職找出路,日常運營的代理商需要轉型。
第二個觀點是如何做的問題,官方少說話,言必言之有物,外圍多發聲,讓品牌被談論。
關于這個論題,開封府補充一些自己的看法。我們認為其本質是三個問題。
雙微一抖要不要做?
如果必須要做,是不是要做成日常?
如果做成日常,有沒有可能做好?
一:雙微一抖要不要做?
雙微一抖現在越來越為人詬病的理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做的人痛苦不堪,做出來又沒有人看。比如彌漫地產圈的節氣稿,都不知道是做給誰看的,只有自己人默默的發在朋友圈,大量的垃圾冗余信息就這樣產生了。
但這是平臺的錯嗎?
當然不是,這是企業或者品牌在布局自己的新媒體矩陣的時候,就壓根沒想明白的錯。而是異常盲目的什么火做什么,攤子越鋪越大,內容越做越差。
先厘清目的,再討論方法。
兩微一抖到底要承載什么使命?企業在移動互聯的時代里,希望擁有自有的可與消費者以及潛在受眾及時交互的陣地,這是企業打造自媒體陣地的初衷。但是,企業經常有一個錯覺認為可以通過社交平臺做轉化。這里必須指出一點,雙微一抖不是流量池,而是發聲地。
你如果把粉絲當成轉化的流量池,你做雙微肯定會失望。
自媒體的本質,是一個媒體。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官網越來越少被提及?為什么?因為通過搜索引擎打開官網的習慣沒有了。官網邊緣化之后,受眾們要怎么和品牌互動?最快的方法就是通過微信和微博。特別是服務型行業、快消行業。抖音因為在三個平臺里社交性最弱,所以無法承載和受眾們有效互動的這個使命。所以我們認為大眾化產品,雙微的存在是一個標配,這兩個陣地都可以成為品牌與用戶產生有效互動的橋梁。
二、那么做為媒體,是否需要日更?
這得看品牌如何定義這個媒體屬性。就象傳統平媒一樣,是日報、周刊、半月刊還是月刊雙月刊,這還是要看目的。
如果雙微只是一個品牌信息披露與受眾交互的渠道,說實話大家不會過高要求,更多的要求是即時交互、即時提供有效有用的內容。
但是現狀是許多品牌希望把這個陣地變成高地,希望把品牌網紅化,隨口一言應者云集,最終成為品牌進行內容傳播的一個爆發點。
這個愿望很良好,但這個愿望很難達成。就算你用了日更的模式,也很難達成。因為自媒體內容的門檻,其實是很高的。明星日更也未必會有人看,更不用說是品牌。全中國這么多自媒體代運營公司,做出名的也只有環時一家。日更與否的決定權,在于你是否能提供足夠多的讓受眾喜歡的內容。
而成為網紅品牌的方式,也不是只靠雙微一抖。
這里會衍生出一個問題。
三、如果品牌的雙微不日更,品牌的日常要不要做?
這要看你怎么定義品牌的日常。品牌的日常不等于雙微的日更。我的概念是品牌日常聲浪的維系,這就是品牌的日常。讓一個品牌不要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啞巴。
這里楊不壞老師下的定義的是日常口碑公關。我們會定義為自媒體矩陣的一部分,這個矩陣會包括雙微一抖、知乎、小紅書、豆瓣、B站、百度貼吧、直播等等能有效影響消費者的信息渠道。而這些渠道內容盡管可以假手KOL來完成,更多的規劃還是由品牌的自媒體部門來籌劃的。
看到這里小編們不用擔心了,你們不需要急著辭職,楊不壞老師沒有提供的出路我們來告訴你,籍由你對產品以及消費者的熟悉,圍繞用戶的信息觸點來打造內容,把本來局限在雙微一抖的圖文視頻內容創造泛化,變身一個矩陣進而連綿不絕的創造內容。可以分工為品牌曝光、產品種草、社群維系、福利派發、領導人塑造等等內容。
這樣,日常就不是一種消耗,而是一種積累。
這里也要避免另一個誤區,就是要占據所有的新媒體渠道,要看渠道的適配。美妝可以小紅書,汽車去就會很奇怪。這不是套餐,是自助餐。
同時還可以轉變一個思路,不局限于做本企業的內容,去做行業的內容。
比如說智威湯遜廣告這樣的公眾號肯定做不大,但你可以做4A廣告人的日常,同時夾帶智威湯遜的內容,做久了自己可以還可以收獲一個垂直大號。
如果是抖音,以宜家為例。就可以做一系列關于神奇收納的視頻內容,激發觀看者提問是什么產品可以這么神奇。做大了之后也可以直接打開抖音提供的產品購買鏈接,直接導流向宜家的商城。
不要把新媒體運營簡單理解成雙微一抖,也不要把品牌的日常等同于雙微的日更。新媒體才能真正施展它的威力。
一點淺見,權當補充。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