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爆款生命周期?良品鋪子10億到70億的進擊路
朋友,點上方「關注」

2018年是新零售的第2年,從永輝的超級物種到阿里的盒馬鮮生,從京東的7FRESH到美團的小象生鮮,不僅巨頭全部入場,產業中也誕生了猩便利、便利蜂、Today便利店等新零售的頭部踐行者。新零售的戰線全面拉開,線下渠道的價值也成為全行業的共識。
但這兩年新零售的發展,對消費者和市場產生了哪些影響?這些影響又對現階段的產品端和渠道端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這些新要求,又各自帶來了哪些新的機會?
近日,良品鋪子副總裁趙剛從零售變革、產品、運營、用戶等角度深度分享了良品鋪子的新零售轉型之路。
通過在產品、數字化、供應鏈上極大的投入與精細化運營,良品鋪子連續5年達成支付寶雙十二行業冠軍,并在2017年開始轉型擁抱新零售。趙剛用四個字總結了良品鋪子的「重度垂直」方法論:小、窄、深、重。
趙剛認為,「零售企業對未來的成長一定要有想象空間,一定要有產業結構的布局。不管用戶再怎么快速增長,如果企業沒有想好未來該怎樣為用戶賦予更高價值,你會發現增長得快,流失得也快?!?/p>
以下為良品鋪子高級副總裁趙剛分享實錄:
今天跟大家來交流良品鋪子的12年零售之路,12年并不長,但零食是個非常細分的產品領域,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專注零食。
良品鋪子最早從線下門店起步,一家一家地開,采用密集型的打法,以前大家都愛逛街,所以我們的門店覆蓋了鬧市街區。
但在北京,大家更多的是通過線上了解良品鋪子,因為這幾年我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有兩大轉折。
第一,布局電商。6年前,我們確定了走電子商務互聯網的道路,現在來看至少是踏對了大家俗稱的風口。通過這條路,我們線下和線上的銷售比達到了6:4,已經比較理想了。
第二,調整門店結構。我們根據消費者動線的變化,對門店布局重心進行了調整,關掉了一批40-50平方米的街邊店,同時新開了近400家80平方米以上的購物中心店,2019年新開門店中一半以上是購物中心店。
這證明了什么呢?對于零食產品,消費者逐漸產生了周期性購買和消費的固定習慣,同時,隨著時代發展,消費群體也在發生巨大改變。
1
零售要素突變,出現三大變革轉向
我們現在面臨的所有情況,實際上都是構成零售鏈路的相關要素,這些要素導致了零售基因的變化。如今出現了很多新名詞,像O2O、全渠道、新零售等等,例如新零售、智慧零售、無界零售等。但名詞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從前零售的要素,因為互聯網和大數據,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是來自阿里研究院的一張圖,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零售出現了幾個重大的變革轉向:
1、大城市的涌現
1870年代,隨著機械化大生產時代的到來,大城市、大批發商的涌現,百貨商場作為零食新業態誕生。它改變了消費者原來在街邊、路邊買東西的習慣。
大城市的涌現,實際上是這幾次零售業重大變革的搖籃。消費者需求的升級和多元化都和它有極大的關系。而我們則要一直盯著消費者,一旦消費者發生重大改變,我們就要跟著改變,主動迎接和擁抱變化。
其實消費者始終有消費升級的需求,他希望穿得更好,希望以更劃算的價格獲得更好的品質,無論是百貨商場,還是超級市場,以及之后的電商,移動購物,內在的需求都是這樣。
2、“品類殺手”的機會
便利店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品類專業店,零售業內稱之為“品類殺手”,任何時候,“品類殺手”都是有機會存在的。
“品類殺手”在電商中被稱之為爆款,經常有一些電商運營專家會講,“如何打造爆款”之類的話題。爆款的定義來自傳統經濟學,實際上就是“品類殺手”。
要成為“品類殺手”,必須在細分品類里做到更深,更專。電商中做爆款也是如此,要將資源聚焦在產品上,讓好產品自己為自己帶流量。
無論是“品類殺手”還是爆款,目的是要讓消費者產生強烈的認知——認為你是最專業的。其實品類殺手、電子商務和移動購物,三者是相互關聯、捆綁迭代的。
3、電子商務是未來做消費轉型的第一步
對于任何一類傳統企業來說,電子商務都是應對消費轉型的第一步,因為它會帶給你新的思維,帶給你對線上更多的的感知。
其中有兩個核心,第一是消費者,第二是技術,在零售業整個發展進程中,消費者需求升級和技術進步都是產生變革的核心推動力。
良品鋪子在2011年之前是單一渠道,老老實實在線下開店。但在2012年前后,我們感受到到電子商務在飛速發展,于是開始探索電子商務,直到2017年,5年時間,良品鋪子的銷售額翻了7倍,從2012年的10億元增長到了到了70億元。
從某個角度,這也印證了渠道的作用,我們在每一個節點,對于渠道的變革和轉型都踏得比較準。踏得準并不是說我們一味在追尋風口,而是我們一直有團隊在做策略,在做研究,研究未來的趨勢和發展方向。
很多工作不是說是今天做明天立馬可以獲得成績,而是前期需要很多積累。我們2014年3月份第一次與支付寶進行合作,當時是支付寶第一次組織全國性的營銷活動,用了一種現在大家都想不到的方式——聲波支付。
當時我們的門店有1000多家,果斷咬著牙全部開通了聲波支付。那時候遇到的困難比現在掃碼支付的困難大得多,常常是這邊貨給了顧客,那邊后臺一看,支付沒成功,于是有大批的訂單需要靠人工核賬單。
我們當時是作為小白鼠,大膽地來做這個實驗,也為阿里積累了第一批聲波支付數據。
現在來看我們新零售做得似乎還不錯,因為一路上我們吃過太多別人沒嘗試過的苦,用過太多別人不敢嘗試的新工具。很多人轉型做新產業、新業務,必須看到別人做好了、確認沒風險了才去做。而我們不同,我們看到了方向就去做,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
2
新零售重建消費者認知,
重建消費者關系
1、產品的三個維度:質量,顏值,情感
為什么新零售改變的是零售鏈路基本要素的關系?因為新零售重建了消費者的認知。
消費者需求在當今時代發生了巨大轉變。以前在消費供需平衡的時代,消費者更看重的是產品本身,現在對于新一代消費者來說,產品本身已經變成了基礎元素,他們看重的不僅是產品本身,還有產品帶給他的情感和自我表達、身份認同等附加值。
這一代消費者既需要產品質量好,又需要顏值高。性價比是很重要的因素,相同價格的不同產品各有特色,消費者會對比,會選擇,會產生偏好,會以自己的風格為喜好進行購買。
同時,產品要成為消費者身份的展現,情感的表現。一個好的產品,不僅要在質量、顏值上達標,還要能夠激發消費者發朋友圈的欲望。
為什么我們要在購物中心進行店面升級?目的是提升消費者在場景中的體驗感。我們把門店的每個角落都精心規劃,設計,是為了激發消費者在我們的場景中產生打卡的行為,因為這不僅是購物,這還是體驗。
2、重構與顧客的關系
另外新零售還能重構與顧客的關系。以前顧客走了怎么和他聯系?無非兩種手段,第一發短信,第二打電話,但這樣無法有效觸達離店顧客。
現在有了新零售工具,通過合理應用,會重新構建企業與顧客間的關系,包括產業鏈和合作伙伴的關系。
未來合作伙伴不單單是采購關系,他一定會和你在上下游、產業鏈里深度整合,企業內部組織也會不斷迭代。
3
產品場景化的兩大路徑
未來零售鏈路發展方向是什么?顧客在不同的場景中對產品有不同的需求,我們需要挖掘和滿足這些需求。
客觀地講,如今商品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很多品類似乎做到了極限,以至于從物理層面來看,留給大家創新的余地好像不多了。
做奶茶,無非在口味上面變化;做牛奶,最多再加一點配料。產品的創新過去了這么多年,已經到了一個峰值。
那現在怎么辦呢?再往下細分,產品創新未來的空間就在于場景化。例如國美是把家電從百貨商場里直接切出來,變換了場景,就成了“品類殺手”。
現在很多行業、很多企業都在挖掘場景化需求。同樣一款零食,可以在旅行中吃、客廳里吃,而在不同的場景里,你需要對產品重新進行組合、搭配,甚至外觀包裝設計中需要重新制造和增添元素。
依此類推,很多產品的成功,都是由于切入了新的場景。比如瑞幸咖啡,它是在咖啡上做文章嗎?不是。而是殺出了一道口子,切入了辦公場景。
很多人說瑞幸咖啡流量玩得很好,其實不是。瑞幸咖啡是真正去研究和挖掘場景化需求,用一杯和別人相同的咖啡,發掘出了一個新的市場空間。
所以未來零售里,零售鏈路的變革為什么叫基因式變革?可能我們真正要考慮的是產品在不同場景里面的應用,所有的資源要圍繞場景來進行集中,進行匹配。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