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吸引20億元資金,社區團購到底有什么魔力?
朋友,點上方「關注」

今年下半年,社區團購賽道已吸引超 20 億元融資,用時僅半年,可見已成風口。
那么,社區團購如此之火,其模式的底層邏輯是什么?背后是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運營套路?
社區團購模式
說到社區團購的模式,本質就是「社區+團購」,在具體一點則是:線上拼團裂變促銷+線下社區定點提貨。
1)線上拼團裂變轉化
社區團購的產品主要是生鮮,比如水果、蔬菜等,占比大約在 40%,特點是高頻和剛需,很容易通過促銷產生大規模的訂單量。
而社區團購的促銷形式則是拼團,具有分享和銷售兩種功能。社區成員彼此熟悉,好產品很容易被推薦出去,這極大降低了獲客成本。
2)線下社區定點配貨
除了節省獲客成本,社區渠道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降低服務成本。
社區團購采用的是「預售+自提點或社區店」。由社區的團長通過拼團的形式完成統一下單,商家根據統一需求再進行配貨。這種方式可以節省庫存,降低損耗。
其次是自提點或社區店,前者由用戶自己去取貨,后者由社區團長取貨,商家只需要配送至這兩種地點即可,這大大降低了配送成本。
比如「食享會」,通過社區集中配送,每單的配送成本降至 0.5 元。
社區團購的運營套路
當然,社區團購能夠快速發展,離不開對這一模式的具體運營,那么,社區團購有什么哪些運營套路?
1)用「小程序+微信群」進行分享轉化
社區團購線上的運營轉化,是通過社群完成的,具體的形式則是小程序和微信群結合使用。
微信群一般由團長建立,而這些團長一般都是通過招募來的,主要由全職在家或平時比較清閑的寶媽,少數團長會由小區便利店主來擔任,比如「農夫果園」70% 是寶媽,30% 是社區店主。
群員都是通過團長的關系進群,對團長很信任,自然購買團長推薦的東西就不會需要進行過度決策,基本都會購買。
2)用“培訓+分傭”釋放團長KOL效應
在剛才的分析中可以發現,團長對于社區團購非常重要,處于特別關鍵的位置,所以,想要在社區團購賽道上脫穎而出,就必須加強對團長的運營。
而目前社區團購平臺對團長的運營,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培訓管理和分傭激勵。目的是希望通過這兩種方式刺激團長的營銷動力,畢竟團長對于她的社區社群來說是一種KOL般的存在,只要能幫助釋放它的作用,社區團購這種模式就可以走快走通。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