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店14000家,年入1104億元,這家農村超市做了什么?

點擊「關注」,掌握最新鮮互聯網動向

近些年,隨著國內一二線城市的市場日漸飽和,各個電商、零售商都開始進攻三四城市和農村市場。
其中,要屬擁有全國超4成人口的農村地區最為火熱,還被稱為是零售界“最后的戰場”。
如何在這個激烈的戰場里搶占下份額,便是重中之重。
今天,無忌哥就來跟大家分享下,一家超級厲害的農村連鎖超市,在20多年里,開店近14000家,市值高達170億美元(約人民幣1165億元),稱霸歐洲地區。
它就是俄羅斯的零售超市巨頭Magnit!
攻占農村的大絕招
Magnit,成立于1994年,其創始人Sergey Galitskiy在克拉斯諾達爾開出第一家實體店,主要批發出售香水和化妝品。
經過4年的摸索和發展后,Magnit開始擴張了,增加了食品零售業務,實體業態也隨之改變,開上了便利超市店。
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自然是不愿意再局限的某一地區,而是會放眼全國,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
于是,Magnit還在2001年開始全國化擴張,5年時間里其線下實體店就達到1500多家。
2006年,它在莫斯科和倫敦兩大交易所成功上市,一時間風頭大盛。
之后,它還開始探索多元化業態的運營,新增大賣場業態,并不斷擴張開店規模。到2013年,其就成為了俄羅斯零售行業里的龍頭企業。
到如今,Magnit已然發展成一家擁有超26萬員工,覆蓋近2500多個鄉鎮,市值高達170億美元,年營收高達160.41億美元(約人民幣1104億元)的零售巨頭。
值得一提的是,Magnit一直都將農村市場作為主戰場,旗下近7成的門店都開在了人口規模不到50萬的鄉鎮里,妥妥的“農村連鎖超市”。
那么,它究竟是如何通過農村市場成就今天的成就的?
1.主攻農村,俘獲農村用戶
就像我們都想在一二線城市里打拼一樣,生意人也都想在一二線城市里賺大錢。
因為一二線城市的人口密度高,相對而言,每家店的客流量就會高些,能賺的也就多些。
可想而知,一二線城市里的競爭是有多激烈。
尤其是在2012年后,歐尚、麥德龍等外資零售巨頭紛紛進入,一二線城市的競爭日益加劇。
俄羅斯幅員遼闊,農村地區十分廣闊,卻從不在這些巨頭的目標之中。
而Magnit則是從一開始就重點偏重農村,深耕農村市場,不僅避開與巨頭的正面競爭,還能先行一步俘獲農村用戶,建立起兩者之間的信任關系。
2.強供應鏈做支撐
眾所周知,農村地區里交通不便,物流設施也不多,甚至是有很多地方都沒有基礎設施的。
對于零售商來講,這無疑是個大難關。
能知道問題所在已是再好不過的,這樣便可有針對性地去進行解決。
對此,Magnit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構建自有供應鏈,力求打通進入農村市場的路徑。
建立起自有供應鏈,將各個環節的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既能減少不必要的流通環節、節省成本,還有有效提高流通效率。
截止目前,Magnit總共在全國建設了30多個物流配送中心,擁有物流車隊約6000輛,約有4萬名員工處在其供應鏈體系中。因此,其近9成的便利店貨物和近7成的大賣場貨物都是由它自己的物流中心來完成配送的。
此外,它還相當注重引進先進技術來給供應鏈賦能,不僅建立起自己的ERP系統,還不斷重金請來技術專家來研發供應鏈模型,以提高運營效率。
3.多業態經營,打造自有品牌
不同于一般的零售超市,Magnit旗下的實體店不只是有便利店和大賣場,還有家庭店和藥妝店。
藥妝店可以說是它的起家之本,而且日常需求量都不低,便一直延續了下來。
而便利店、大賣場、家庭店都是在后期的發展探索中慢慢開出來的。
多業態門店的經營,有利于切入更多細分市場,更大程度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還能增加收入來源。
與此同時,它還不忘打造自有品牌,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加深消費者的忠誠度。截至2012年,其自有品牌的占比約達13%,SKU數達到613個。
寫在最后
總的來看,Magnit有今天的成就,不外乎做了這三點,深耕農村市場、構建起強大的供應鏈、實行多業態化經營。
而在與俄羅斯國情相差不大的中國,各零售企業想進入農村市場,完全可以借鑒學習下的。
實際上,綜觀全國,我國農村在人口規模、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物流設施的建設等方面可是要比俄羅斯強些的,面臨的問題可能沒有那么困難。
既然,Magnit都能在俄羅斯成為農村連鎖超市龍頭企業,中國的各大零售商必定也能在農村市場闖出一片天地,只待最終花落誰家。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