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個分銷員,創造全店60%的業績,分銷還能這樣玩?
藍犀嚴選主營日用百貨、水果零食等多種品類,包含自營和分銷產品,店鋪用戶主要是來自廣東佛山本地的青年群體。
為拓展銷售渠道,藍犀嚴選主動尋求自媒體大號合作,將本地自媒體發展成分銷員,為他們提供變現渠道,借外部公眾號的流量提升店鋪銷售。現已達成合作的公眾號約60個,累計粉絲量300多萬,光自媒體分銷就占全店60%以上的銷售額。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公眾號是如何變成分銷員的?

分銷員+公眾號,引流銷售兩不誤
發展公眾號成為分銷員:目前自媒體還在依靠內容、廣告等單一變現模式,電商變現仍未普及,藍犀嚴選就在本地自媒體中發現了“商機”——本地公眾號有流量,但缺乏變現能力。
店鋪負責人認為,在社交電商中,供應商、運營、流量三者缺一不可,藍犀作為有電商基礎的運營方,當前需要流量支持;而本地自媒體作為流量方則需要電商運營能力。基于這個初衷,運營人員一一聯系這些公眾號,向他們推薦電商玩法、產品優勢,并提供分銷員解決方案。
由公眾號負責人申請成為分銷員,生成自己的店鋪或者產品鏈接,直接將專屬鏈接添加到公眾號菜單欄、或者圖文中進行推廣。通過負責人的分銷員中心,可以直接看到公眾號產生的訂單,并且利潤透明、自動結算。
提供產品、運營和服務支持:合作的本地公眾號沒有電商基礎,要促進銷售,藍犀嚴選給他們提供產品、運營和服務支持。
根據公眾號屬性,生成定制頁面:各個公眾號的目標人群存在差異,尤其是垂直類自媒體,為了充分發揮流量價值,可以給他們定制專屬微頁面。
比如關注美食類公眾號的多為“吃貨”用戶,他們的主推頁面是休閑零食、當季水果、特產美食類產品;關注時事新聞類公眾號的男性用戶比例高,向他們推薦新奇黑科技、汽車用品的轉化更好。
同時成立專門的公眾號分銷群,公眾號運營人員統一通過微信群維護,及時在群里同步店鋪上新、活動信息和產品推文,運營人員會將合適的產品更新到各自的公眾號進行推廣。
一次推薦,全網覆蓋:各個公眾號以分銷員的方式分享店鋪頁面,碰到需要大推的產品,藍犀嚴選會通過公共廣告的方式更新到所有頁面,無需公眾號運營人員各自操作,一鍵覆蓋每一個公眾號,迅速提升產品曝光。
操作路徑:PC店鋪后臺 – 店鋪 – 自定義模板 – 公共廣告
營銷活動+福利:合作前期用拼團、秒殺等活動優惠,吸引用戶下單購買,拼團玩法還能帶動分享傳播,提升產品曝光。在分銷公眾號主推頁面醒目設置優惠券領取入口,滿109減40的大額優惠券刺激用戶下單。
此外,也可以給合作公眾號提供贈品作為粉絲福利發放;幫助他們策劃互動活動,比如留言點贊前3名享免單,促進產品銷售。
一件代發+客服:合作公眾號只需要做產品推廣,所有訂單由藍犀嚴選直接發貨;公眾號也無需配備電商客服,售前售后咨詢由店鋪的客服團隊統一承接。
除了本地大號,商家也可以嘗試聯絡跟自己調性相符的公眾號,優先選擇有流量但還沒有開始做電商的自媒體,分銷傭金盡可能高于普通分銷員,比如藍犀嚴選將公眾號負責人設置為店鋪中等級最高的分銷員,享最高傭金比例。
實際效益:藍犀嚴選發展了60多個公眾號成為分銷員,目前店鋪超過60%的銷售額來源于公眾號分銷。
與此同時,為了發揮自營優勢,藍犀嚴選近期也在著力有贊供貨商平臺,將自營商品上架到分銷市場,讓更多自媒體大號來賣貨。并且加入供貨商微信群、自媒體電商聯盟等,和其他商家合作互推,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
豐富產品線,滿足分銷需求
分銷市場選貨和自營產品互補:前期和本地廠家合作,主要經營小家電,但由于家電類產品購買頻次低、復購率不高,為了提升活躍、開發潛在消費力,店鋪開始從分銷市場選貨拓展品類。
藍犀嚴選在選品上傾向于選擇有推文、有銷量和推薦供貨商的產品:有銷售基礎驗證產品質量、有推文輔助推廣,而推薦供貨商通常有成熟的供貨體系,這三點構成選品基礎。
分銷市場和自營產品互相補充,給用戶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也能滿足分銷公眾號對產品多樣化的需求。
低價產品吸引用戶關注,中高價產品提升銷售額:要通過產品吸引新用戶關注,低價產品是藍犀的首選,店鋪首頁推薦商品要將低客單價和高客單價商品組合排布,分銷公眾號首次推廣也可以從價格較低的產品入手。比如水果零食單價較低,美食類分銷公眾號在首次推廣中可以優先選擇9.9元的桂圓干、29.9元的即食花蛤醬等吸引用戶關注。
目前店鋪50元以內的低客單引流品數量約占20%,50-200元的中等客單產品占60%,余下20%是客單價較高的數碼、家電類產品。中低價產品培養用戶進店購物的習慣,首頁核心廣告位推薦利潤較高的自營電器,由此產生連帶銷售,提升整體客單。
藍犀嚴選后續也將繼續優化產品結構,根據用戶需求和季節時令及時更新貨品;同時借佛山產地優勢,利用有贊供貨商平臺推廣自營產品,提升店鋪競爭力。
本期運營案例推薦單位:
有贊代理商 | 佛山世紀青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推薦并提供服務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