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新寵”:抖音15秒的未來商機

當白天上班忙累之后,你通常會用什么來治愈自己一天疲憊的心呢?
相信很多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刷抖音”。
短短幾秒鐘的時間,就能迅速抓住你的注意力,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到各地的風景。
難怪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抖音五分鐘,人間一小時”,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的現象。
每當一個新事物崛起后,總會引起不少公眾的注意,哪里有關注,就隱藏著不少商機。誰也沒有預料到在抖音里也有做電商的空間:一直被看好的雙微也不能完全做好社交電商,在抖音上或將產生奇跡。
究竟抖音電商的成功之處在哪?為何比起傳統電商,更具有超強的帶貨能力?之所以看好電商,主要可以看看這幾個方面。
傳統電商vs去中心化的抖音
相較于之前,淘寶成就了很多爆款商家,但隨著天貓的崛起,淘寶很大一部分的流量被分食到了天貓,導致C店越來越難做。
而C店商家也是苦不堪言:流量獲取難,推廣成本高,想要獲得好的展示,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費用......不僅要關注自己家的店鋪排名,出價情況,還要時刻留意競品家的情況。
“一入淘寶深似海”就可以很好的形容C店商家的心理。
而抖音就打破了這一規則,對于品牌方/商家,只需要根據用戶畫像(地域、年齡、性別、愛好等)來定向投放廣告,效果估計不比淘寶的直通車差。
目前在抖音上我們看到最多的是游戲廣告,一旦它和某個商家平臺打通,可以獲得相當不錯的流量。效果客觀的話,抖音還可以上線自己的自營產品。
這種廣告的魅力,相當于朋友圈的信息流廣告,不同于朋友圈的是,抖音的廣告完全是以視覺效果來呈現,而且往往給你一種并沒有被打擾的感覺。
抖音解決了社交電商“轉評贊”問題
類似于小紅書、拼多多等,很多電商平臺都想往社交電商靠攏,但最終無法實現完美的嫁接。
另外,除了自身缺乏社交基因之外,最大的問題在于他們很難與用戶產生強關聯的互動。
相比于淘寶購物高度依賴于搜索,拼多多基于大數據和算法推薦,它給用戶的直觀感受依然是商品展示和價格觸動,很少能通過產品、場景和用戶產生互動。
除了求助朋友砍價、拼團和分享給周圍的人購買外,基本上用戶買完即走,下次也不會再來。
而這種互動多半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之上,用戶的粘性并不強。如果不是有足夠強的誘惑力,基本上也不會想著去社交媒體上傳播。
在抖音上完全不同,產品(內容)本身就是一種信息傳播,很容易激發轉評贊的欲望。
相對于其它電商平臺的體驗,這種體驗更便捷。
假如你是一位網紅,在自己的抖音號上發布了某款產品,假設是一位鐵絲,恰巧刷到抖音,被這款產品打動,此時粉絲就會立馬做出兩種選擇,立即購買或者先看其它用戶的評價,再決定是否購買。
對于抖音來說,遇到新奇產品(內容)就會非常容易出現爆款。
抖音重新定義自有品牌
在微信的生態體系下,公眾號已經步入了疲軟的中年,打開率持續降低,閱讀量繼續下滑,馬太效應和贏家通吃的效應越來越明顯。
只有機構(媒體)才有品牌,個體要想建立品牌,現在來看幾乎是天方夜譚。
抖音繼續將公號這種精神理念發揚光大了,如果說公眾號是媒體精英和90后們長袖善舞的地方,那么抖音就是一個五環之外的群體們的嘉年華。
他們也許不在乎賺了多少錢,帶來了多少流量,自己的行為對他人有沒有影響,他們在意的是個體的表達和滿足。能不能被其他人看到,有沒有人點贊,有多少人關注自己。
15秒的未來商機
15秒,相信抖音將會爆發出無限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行,絕對不亞于當初微商在朋友圈的爆發。
如果說朋友圈是社交電商的1.0時代,那么以抖音為主的短視頻將會迎來社交電商的2.0時代,從文本到視頻,這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商業模式的迭代。
盡管它只有15秒(以后或許會更長),看起來輕巧,但它對制作者,對內容本身的要求卻更高了,從視頻的拍攝、修飾、文案包裝,音效選擇,以及發布后的運營都對創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旦這些形式進入流水線式的操作后,相信抖音電商定會迎來驚人的爆發,新品首發、粉絲福利、定制預售……結合頭條的推送機制和算法,人人電商的時代不再是一句空乏的口號。
對于抖音電商,你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處留言,說出你的高見哦!
·END·
來源:雪球
特別聲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僅代表該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