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破產邊緣,20家供應商組團逼宮,創始人賭博輸100億
據界面報道,2018年11月20日,近20家金立供應商向深圳中院提交了對金立破產重組的申請。如果中途有投資人愿意重整,則案件可以轉為破產重整,如果失敗則繼續清算。根據供應商提供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金立總資產201.2億元,總負債281.7億元,已經資不抵債。
在國產手機中,金立曾是“金華OV”之一的巨人。2016年,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金立全年出貨量4000萬部,居國產手機第三。2017年,金立出貨量下降到1494萬部,遠低于全年3800萬部的目標。2018年上半年,據賽諾統計,金立僅出貨377萬臺,排中國市場第8。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統計,今年8月金立的市場份額僅0.6%。
金立出貨量斷崖式下跌,被外界認為是資金鏈斷裂影響了生產。然而錢去了哪里?劉立榮歸咎于營銷的失敗。面對證券時報,他曾表示:“2016、2017年金立營銷費用投入60多億元,加上近三年對外投資的30多億元,近100億元的投入對金立的資金鏈造成很大影響,這也導致了金立近來資金鏈危機的出現。”
但這一說法并未得到金立副總裁俞雷的確認。他表示:60億廣告費用,我不知道你們是怎么算算出來的?廣告只是其中小頭。“給金立時間,供應商的錢和媒體的錢都會還的。”在劉立榮長期滯留香港期間,俞雷曾被認為是金立破產重組的主持者。
然而,2018年10月底,金立的“16金立債”到期未能兌付,共涉及5.45億元,公告稱劉立榮也無法履行代償業務。隨后俞雷辭職,幾乎等于向供應商宣布重組失敗。
這吹響了供應商維權的號角。早在今年2月,金立主要的供應商歐菲科技就向法院申請對金立財產保全,并停止對金立供貨。劉立榮當時回應:歐菲科技斷供45天影響了至少30億元貨款回籠,對歐菲科技的債務暫不處理。如今,近20家供應商向深圳中院提交了對金立進行破產重組的申請。還沒有公開投資人愿向金立提供資金,幫助它渡過難關,盡管金立宣稱已有一家國資背景的企業介入。
外界普遍認為,金立危機的導火索是劉立榮在賭桌上的揮霍。有一位參與金立早期創業的人士對AI財經社證實,劉立榮確實賭博輸了一筆錢。據界面報道,一位接近金立股東的人士稱,劉立榮賭博輸了超過100億元,劉立榮挪用公款的數目則可能在60億元左右。一個業內流傳的說話是,“賭博地點不在香港、澳門,而是在塞班”。
·END·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特別聲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僅代表該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