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超市一天訪客12800人,阿里、永輝都在偷學,憑什么?

在實體經濟都不被看好的今天,國外卻有一家超市備受消費者青睞,它就是來自意大利的“美食界宜家”——Eataly。
試問Eataly有多受歡迎?先來看看下面這組銷售數據:2014年,在全球只有28家店的情況下,它傲嬌地賺了2.2億歐元(約15億人民幣)!2015年是3.8億歐元,并計劃在2017-2018年左右上市。
圖片基于CCO協議
然而,比銷售數據更具有說服力的是:當Eataly在紐約城開幕時,僅僅周六一天,就有12800人涌進購物,平均每分鐘客流量可達17人。
那么,為什么Eataly如此受人歡迎?這家超市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美食界宜家”何以橫掃歐美?
大城市里的人們通常過著節奏極快的生活,有時候甚至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擠不出,這樣的快節奏生活讓大部分忘記了生活本該有的優雅和從容。
如今,一家主打 Slow Food(慢食物)的意大利超市餐廳橫空出世,通過獨特的用戶體驗,社交媒體互動和精致的食物打動了所有大城市的消費者。這家店就是 Eataly。
既不是超市,也不是餐廳
初次逛 Eataly 的人可能會有些疑惑,這到底是一家什么店?乍看之下,你會覺得自己走進了一個意大利風格濃厚的食品市場,四處都擺放著新鮮的食材。但是你如果繼續挖掘,就會發現這家店里居然還有廚房,廚師,餐桌和服務生。
Eataly超市圖
你既可以在這里購買原料回家自己烹飪,也可以直接讓這里的廚師為你準備饕餮大餐。但是 Eataly 絕對不止于此,這家品牌給自己的定義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讓每一個光顧這里的消費者都能在這里品嘗,甚至帶回在大城市很難體會的服務和產品。
所以,我們到底怎么定義Eataly呢?
《紐約時報》是這么定義Eataly的:“一家包含了繁華的歐洲開放市場、全食超市、高端美食、新時代學習中心等元素的大型賣場。”
這已經是比較貼切的一個定義了,但落腳在“大型賣場”上還不夠,Eataly實際上是美食界的宜家,是一個場景式消費的場所。
所謂場景式消費,是設置了一個場景,讓場景里的一切都可以作為消費的對象。好比說,你住了一個酒店,覺得睡的床褥舒服,或者是洗浴用品很合你意,而床褥、洗浴用品,你都可以直接在酒店里買到。
慢生活典范,優雅的代表
Eataly 的創始者是意大利商人 Oscar Farinetti, 第一家 Eataly 于 2007 年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都靈開張,這個品牌最初的定位就是高端超市和高端餐廳。Oscar Farinetti 隨后發現了在美國的商機,于是乎把 Eataly 帶到了紐約和芝加哥。
Eataly 在美國的成長可謂非常順利,作為一家連鎖店,在Yelp(美國版大眾點評)的評分高達4星,而有非常多的顧客表示,Eataly 不論作為超市或者餐廳,其評級都可以排入紐約頂尖商戶。
Eataly 在美國如此受歡迎的原因與這家品牌的風格密切相關。去過紐約的朋友們一定記得曼哈頓著名的 Little Italy(小意大利區),在寸土寸金的小意大利,到處都是意式風格的餐廳和商鋪。但是,可能是與處在紐約這座超級大城市有關,這些餐廳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都顯得擁擠而昏暗,因為地方小所以餐廳面積有限。
但是 Eataly 就不一樣了。這家品牌沒有去小意大利區湊熱鬧,而是選擇開在了更加開闊的麥迪遜廣場公園旁邊。毗鄰公園的好處顯而易見,盡管身處鬧市,但是四周的環境優雅,視線開闊,陽光充足,在這樣優雅的地方享用一頓美食令人心曠神怡。
戰略與定位:打造差異化優勢
Eataly雖然是一家大型連鎖超市,但卻與主流連鎖超市有著本質的差異:
1.供應鏈:偏愛小型供應商
一般來說,主流超市在采購標準產品方面,通常喜歡與大型供應商或經銷商合作。與之不同的是,Eataly則喜歡直采極具特色的手工產品,并且更加注重與小型供應商合作。因為在Eataly看來,這種采購模式在價格、質量、信譽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
首先,Eataly直接與供應商進行交易,減少了進貨渠道中的不必要環節,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并提升供應鏈效率。而隨之的商品價格也就相對較低,因此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從而增加超市的銷售額和利潤。
其次,由于小型供應商通常集中精力針對有限品項持續開發升級,因此能夠為Eataly提供獨特的高質商品,并且可以做到從種植到銷售全方位的安全監控,這從根本上保障了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從而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再則,Eataly直采極具特色的手工產品,既提供了品牌和質量,又提供了非常低廉的價格,這就是為什么Eataly的商品價格往往要比同類品牌商品更加便宜的原因。
2.品類:專注提供個性化的手工產品
絕大多數主流超市認為,能夠提供品類齊全的商品,是獲得顧客信賴的一種方式。但Eataly在意大利內專注提供個性化的手工產品,而在其他國家則專注能體現意大利特色的少量品類,將每個品類做深做精,從而更加凸顯自身的專業化水平。
3.營銷:用培訓課“教育”顧客
Eataly的名字即是“Eat”(吃)和“Italy”(意大利)的組合,象征美食與意大利文化的結合。Eataly認為“透過教育才能創造新的顧客”,因此提出了“吃+購物+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培養顧客的消費習慣。
與主流超市只售賣商品不同的是,Eataly以意大利美食專家的形象自居,通過標識、標牌或標語、課程等多種途徑教育顧客,使其改變對食物的認知,從而培養顧客成為自己的粉絲。
Eataly超市圖
4.功能:注重場所的社交性和娛樂性
一般的主流超市只能滿足購物的功能,而Eataly卻融合了“超市+餐飲”的理念。一方面,Eataly作為一家超市,可以為顧客提供各種食品和餐飲調料;另一方面,這家超市還提供培訓服務,包括烹飪課、品酒,以及小孩和老人的免費培訓。
Eataly通過提供多樣化的飲食空間與烹飪教室,將購物、飲食、學習融合進一個場所,賦予了這個場所社交性與娛樂性,引導顧客感受優質的意大利食品的魅力。而這種“超市+餐飲”的創新理念,正是阿里系“盒馬鮮生”與永輝的“超級物種”所紛紛效仿的。
模式與創新:拓展供應鏈服務
除了上述差異化競爭優勢之外,Eataly在商業模式上還具有一些顛覆性創新:
顛覆一:用社交媒體PK電商的快節奏
為了讓品牌文化更加深入人心,Eataly 在社交媒體上花了不少功夫,這才讓習慣了大城市快節奏生活的顧客學會怎么慢下來,享受 Slow Food 的魅力。
怎么樣才能讓顧客有更多的時間光顧 Eataly 呢?這個問題似乎是所有商家的難題,Eataly 卻另辟蹊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讓每個節日變得更有意義。
比如,每個周一被 Eataly 定義為了 Meatless Monday(無肉星期一),在這天倡導大家吃素食的同時順便宣傳 Eataly 精致的素食菜單。說實話,哪怕你不是一個素食者,看到這么精美的菜肴都會忍不住加入 Meatless Monday 的行列
Eataly發明出來的奇怪節日還有一個“反情人節”(Anti-Valentines'Day),廣大單身狗如果在情人節沒有地方浪漫,就可以來Eataly的屋頂餐廳加入從中午到午夜的狂歡,Eataly將提供50多種佳釀以及美食。
圖片基于CCO協議
像這樣,Eataly 讓顧客感受到每個節日獨特的氛圍和魅力,那么這些顧客就很有可能選擇在這個節日帶上親朋好友出門聚會,無形之中增加了 Eataly 的潛在客流量。
顛覆二:把線下體驗做到“變態”
為了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Eataly可謂是絞盡腦汁。和普通超市不同的是,Eataly 綜合了超市和餐廳兩種屬性,在門店的布置上非常講究。
比如,當你進入餐廳,一眼就能看到鮮肉冷藏柜,讓食客立即感受到料理的新鮮程度。而靠近烤肉邊上的冷柜一般是空的,這樣客人就會覺得這里的東西賣得很快,再往里走,就能看到盛放著各種肉類的冷柜。而肉類旁邊往往會擺上種類繁多的美酒,吃肉怎么可以不喝酒呢?
圖片基于CCO協議
超市部分的設計則非常親和用戶,一般超市入口和出口都在不同的樓層,顧客只有逛完整個超市才能去結賬,而 Eataly 則反其道行之,顧客一進入超市就能看到結賬柜臺。Eataly 餐廳布置的用心程度從這些小細節就可以發現。
簡而言之,這樣的設計和“慢食”的理念非常契合,在這些煥發新顏的舊建筑中用餐,顧客很容易產生時光悠長,生活美好的感覺。
結語
目前Eataly已經遍布全球9個國家,共開設了34家門店,包括意大利境內18家門店,美國境內5家,以及巴西、日本、韓國、阿聯酋、丹麥、土耳其、德國等國分店。
除了日本的門店屬于特殊經營、面積較小以外,其他門店面積往往在5千-2萬平米之間。未來計劃在拉斯維加斯、悉尼、巴黎、香港等地繼續擴張。
2016年5月,Eataly執行董事長Andrea Guerra透露,公司估值6.18億歐元,兩年內公司將在米蘭證交所公開上市;2017年,Eataly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與人力,對各個門店的物流、信息系統、組織結構進行升級換代,以實現更高效的運營。
耐人尋味的是,Eataly從來不在電視上打廣告(這一點和宜家也很像),還是那個亙古不變的真理,產品就是最好的廣告,“Eataly最好的廣告,就是從面包鋪里散發出的面包香。”
在實體超市陷入“關店潮”的今天,Eataly用它的成功實踐給我們的啟示是:做好供應鏈管理,用差異策略脫穎而出,用極致線下體驗留住用戶。
·END·
來源:小朱先生。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