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微信活躍度低?學會這4招,輕松破解

相信絕大部分都認為,建立社群非常容易,分分鐘就能搞定,但保持活躍很難。
大多數社群,在建立初期,會異常的活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社群都會慢慢地趨于沉寂,據不完全統計,社群微信群的自然死亡率居然高達90%以上。
不難發現,在微信互聯網時代,人們加入的微信群越來越多,各種社群活動也越來越豐富,但花在微信群互動的時間被大幅度稀釋,活動社群越來越難。
今天結合了一些微信群活躍問題,給大家支支招,看看能不能有效解決。
01 找準人群
社群不活躍,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會去激活社群,但忽略了很重要的原因,人群問題。人群不對,多少的努力都是無用功。
何為社群?是有著共同調性、喜好的個體人群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成長的平臺。
社群的健康和活躍程度,很重要的一個決定因素,就在于社群成員之間是否熟悉和對味兒,是否有互相吸引的需求。
就好比有了共同愛好的人,如何將共同的話題炒熱很重要,并通過一定的手段,持續保持活躍度。
所以在遇到社群不活躍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聚集粉絲的方法,渠道來源。最好以正面積極的方式去“套路”用戶,讓用戶盡可能地被社群的價值所感動,主動聚集起來。
長期以往,才能聚集共同頻率的精準用戶,為社群的持續活躍,打下堅實的基礎。
02 提供價值
在上文提到,只有價值的社群才會被用戶所接納,保持活躍度的至關因素,就是對成員來說,這個社群有什么用。
相信你一定有很多相對不太活躍的微信群,為什么很多人會留著不退?絕對不是因為懶,更多的是在這個群,他不確定什么時候可以獲取到有用的價值。
只有價值越多,約精,大家的粘性就會越強,活躍度就會越高。
那么如何做精價值的社群,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1. 內容價值
如今,很多知識付費的平臺都會建立課程相關的社群,里面會有老師或者是助教,一方面可以解答學員相關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能督促學員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打卡,分享學習心得。
2. 人脈價值
社群還有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能把不同行業、相似類型的人聚集在一起,在需要的時候,讓大家有機會能互相勾搭和合作,實現共贏的局面。
3. 資源價值
社群成員,因為趣味相投,更容易在交流中達成共識。對于不同行業的成員,要盡可能多地,給大家創造供需資源匹配的機會,對于相同行業的成員,要盡可能地促成同業資源的聯盟。
只要將以上三點,盡可能的做精,又或者是其中一點做精,想必社群成員的歸屬感就會大大增強,活躍度也會大大提高。
03 注重儀式感
很多人發現,平淡的生活中多增加點儀式感,就會顯得與眾不同,憑白增加了些“高級感”,同理在社群上,越是強大的社群,越應該注重各種儀式的執行。
社群成員才會在心里認同這個社群的存在,活躍的意愿和配合活動的動力都更強,更加具有凝聚力。
所謂的儀式感,就是一系列嚴格執行的社群規矩和規則,無論是誰,都按照這個規矩執行。
在入群歡迎儀式后,可以提示修改群名:地區-昵稱-行業,包括進群必須發紅包,做個規定格式的自我介紹,也包括定期或者定時間點的一些社群固定活動等等。
社群成員在通過這些儀式,又每天都經歷這些社群儀式,潛移默化地,就覺得自己加入的是一個正式組織,而且對組織的歸屬感也會越來越強,逐步形成良好的社群文化。
04 層級刺激激勵
要想讓大家在社群里面持續性地保持活躍,也要設置層級,明確每個層級的特權和激勵方案,最主要的,要有及時反饋的相關機制,社群成員每一次參與或者活動,都可以第一時間告訴他,完成了這一層級任務的進度情況,距離升到下一級還有多遠,升級之后有什么好處。
作為社群成員,能夠立即知道我在社群中的位置和升級的進度條,在一次次的激勵和反饋之下,就會一步步地跟著社群一起活躍。
以上是一些社群活躍的建議,社群活躍是一個系統性工作。
前期的社群定位、社群架構設計,過程中線上、線下活動的排期和組織,后期通過營銷轉化、綁定收益的方式讓與成員結成利益共同體,也都是社群活躍的重要影響因素。
特別是社群領袖、節點kol個人品牌、個人IP的打造,也會極大地影響社群是否能夠長期保持活躍。
·END·
來源:社群商業研究中心,版權歸作者所有。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