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營銷、文案、新媒體的20條思考!

█ 關于營銷、文案、新媒體的20條思考!
1、經濟學里有個很著名的邊際效應,大意是消費者從某物品或事情連續增加投入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比如說,對于一個需要4個饅頭才能吃飽的人來講,吃第1個饅頭可以使他直接緩解饑餓感,其邊際效用是最大的;吃第2個、第3個饅頭的邊際效用依次遞減;到吃第4個饅頭時,幾乎是可吃可不吃的了,故邊際效用最小了;等吃到第5個時,饅頭就有可能產生負效用了。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大的餐飲品牌,寧愿把餐盤加多加重也不愿將飯菜加多。(實際上多加點飯菜成本也不會多多少)
2、我們在寫文章或給人講東西的時候,總是會覺:這種常識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不用怎么介紹。
現實是,大部分人還真的就是不知道。你覺得他懂而已。
你懂得越多,越是有可能掉進這個認知陷阱。
做營銷也是一樣,站在自己角度主觀判斷很容易出問題,自說自話。說得非常漂亮,但不是消費者想聽到或看到的,這個信息不對稱就很明顯。
所以,做營銷可能是這樣,不是你有什么,而是消費者在某一個場景下需要什么。
3、寫好文案的一條真諦,真的很有用:
如果你寫出的一段文案,需要用另一句話去解釋,那你直接用后面那句話吧。能一句話說清楚的就不要用幾句話。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若一個解釋不是最終解釋,一個解釋沒有另一個解釋就懸在半空,它怎么解釋?”
4、廣告往往并不是把消費者的注意力轉移到產品身上,而是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他們自己身上。
什么意思?就是在關注你的產品之前,先讓用戶關注他們自己。人們都對與“我”相關的事情特別感興趣,更上心。
5、去玩別人玩得賊溜而你一竅不通的游戲,注定會一敗涂地。別想著我干啥都要超過別人,也別想著只要肯堅持一定能玩過別人。
拜托,這是雞湯。
現實是,高手們都是弄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里,揚長避短,轉換戰場,讓自己領跑。
營銷、運營、文案何嘗不是如此。
6、不管是對于營銷運營還是自媒體,如果說策略是滿足用戶需求,那還不如說是持續增長用戶對你的需求。
所有的動作都應該是圍繞"增長"一詞。要記住,是增長,增長。
7、一個方案在腦子里不斷推演、不斷思考細節,想它個半年,最終也可能是漏洞百出。
哪有什么100%完美的方案,要說真有,那也不是在腦袋里死想出來的。
所以,想到就去干吧,總是要允許自己搞砸的。
8、總聽到有人說,公司窮,從來不給錢做營銷推廣。
可不可能是這樣:不是公司不主動給,而是你也沒好好要啊?
領導和老板不是傻子,如果有一個可行的big idea,一個優秀的提案,一個回報率超高的方案在眼前,他們也會心動。
這比簡單一句"我要錢",好了太多。
9、我們每天工作的時候都需要上網查各種資料,但千萬注意了,時刻提醒自己你打開這個網頁的目的是什么。
因為一旦上網你可能被各種五花八門的新聞、八卦、干貨、聊天所吸引,陷入到“偽工作時間”。
可能你半天后才發現自己本來是來查找資料的,極大的浪費掉自己的時間。
警惕警惕,這絕對是超級效率殺手!
10、在迪士尼樂園里,你基本是看不到扮演米老鼠的工作人員把頭套摘下來,因為它是米老鼠啊,而不是一個戴著頭套的人啊。
你也不會聽到米老鼠在那說話,因為米老鼠說話的腔調是固定的特色,而不是南腔北調,五花八門的口音。
這就是體驗邏輯的一致性,在迪士尼童話世界里,就應該是這樣的,這才是最好的體驗。
·END·
來源:節選自木木老賊 ,版權歸作者所有。
關于營銷、文案、新媒體,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