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豬否認“大數據殺熟 ”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10月8日傍晚6時許,飛豬官方微博就作家王小山“大數據殺熟”質疑回應稱,“飛豬敢于承諾: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利用大數據損害消費者利益”。
10月7日,作家王小山在微博上發文表示,在飛豬上購買機票時遇到“殺熟”問題,飛豬上售賣的機票價格高于其他訂票平臺,且訂票價格遠高于查票時顯示的價格。
澎湃新聞注意到,王小山該條微博迅速登上網絡熱搜榜,不少網友都紛紛表示曾經遇到過類似狀況,國內不少互聯網平臺都存在此類“大數據殺熟”問題。
公開信息顯示,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在互聯網消費環境中,“殺熟”現象頻繁發生,究其根本就是大數據營銷。平臺方通過大數據將用戶資料進行細分,根據用戶的消費習慣來建立相應的用戶畫像,然后平臺在此基礎上根據畫像給不同用戶推薦相應的產品、服務和定價,實行區別化的用戶營銷模式。
針對飛豬的官方回應,不少網友表示目前國內存在的“殺熟”現象非常普遍,互聯網營銷環境需要相應部門進行管理,面對“店大欺客”現象,消費者要維護自己的利益,通過曝光來加速行業的整頓和完善。
2019年1月1日,我國將正式施行《電子商務法》第十八條規定,該規定表明,“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的,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業界普遍認為,該規定出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消費者面對“殺熟”現象后的權益維護,能在一定程度上從法制的角度對于行業內的殺熟現象進行有效的遏制。
·END·
來源:澎湃新聞,版權歸作者所有。
你對“殺熟”這件事有哪些看法,歡迎來留言區溝通交流~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