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真的賺錢嗎?推薦哪些社區團購系統?
社區團購的發展離不開工具支持,例如有贊幫助社區團購企業更規范、更有效地運作,社區團購系統后臺的商品快速覆蓋到每一個門店,社區店主將商品以“社區團購”的形式銷售給居民,從實際層面解決訂單、配送、備貨、提貨、售后、結算等環節帶來的痛點,有贊提供"社區團購"相關的一站式技術和服務支持及社區新零售解決方案。
一、社區團購所具備的發展潛力
社區團購成本最低的流通渠道,具備成為基本購物場景的潛力。
優勢潛力1:社區團購具有電商平臺的展示成本低的優勢,但是避免了其物流成本高的劣勢。我們在電商平臺買東西,基本可以理解為一件代發,走快遞物流成本就高。
優勢潛力2:社區團購具有線下店響應迅速的優勢,但是同時避免了展示成本高的劣勢。
優勢潛力3:社區團購的資金成本遠高低線下店和電商平臺。買家預付、渠道現款現貨這種干凈清爽的交易形式在其它渠道是罕見的。
基于以上,我們認為社區團購兼具了電商和實體店的優點、同時避免了兩者的主要缺點、資金成本顯著低于二者。一定會成為與線下店、電商平臺并駕齊驅的第三個基本購物場景。
社區團購基于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優勢,正在逐步完成自己的蛻變,從最初最基本購物場景逐步進化,任何事物進化必須經過“專業化”的轉變,而專業化正是未來社區團購最重要的發展趨勢。
二、社區團購業務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如上文所言,專業化是未來社區團購業務發展趨勢的最重要的特征,具體有以下三個方面:
發展趨勢1:專業選手進場
眾做周知,社區團購是從“小規模農場+寶媽”這樣的小白選手組合起步的,但是2018年有越來越多的專業選手加入了這個市場。具體如下:
1)廠家、產地端。ZD是國內較大的食品生產商,2018年在原有的線下渠道、電商渠道的基礎上增加了“社群”代理渠道,在每個地方發展“社群代理商”。通過這個渠道供應社區社群,在保證自己和經銷商利潤的前提下,在社區社群的終端價格比超市終端價還能低30%。這就是渠道成本低所體現出的巨大優勢!
2)專業供應鏈企業。ZH是國內幾個主要的生鮮電商平臺的主力供貨商,年銷超過50億。今年新設立了“新零售事業部”,給社區社群供貨。他們負責人跟我說:“給社區社群供貨,資金風險低、利潤高!”
3)專業線下零售企業。盒馬鮮生雖然是阿里系的公司,但是每個盒馬店都在運營自己的客戶微信群。有很多新銳的生鮮店,干脆設兩個店長:線下店長管線下老業務、線上店長專門運營客戶微信群。我們去年預測過,2018進入社區社群零售的將以線下社區門店為主,現在看這個預測沒有問題。
發展趨勢2:產品線擴張
OTHELLO是一個做廚具的廠家,產品主要出口,雖然在天貓開了店,但是銷量很小。今年開始給社區團購供貨,終端零售價能打到超市價格的一半。一次活動的銷量超過天貓一年的銷量,還不用花錢買流量,沒有應收賬款。
社區團購的產品應該覆蓋家庭消費的全品。生鮮雖然能吸引眼球,只有全品才能被用戶依賴,變成用戶日常時間預算的一部分。
發展趨勢3:管理重心下沉
我們能見到的社區團購,基本上有三種形態:
1)基地主導型。很多城市近郊的農場主,自己在城市的社區里建群銷售自己的產品,然后自己開車配送到社區。這是第一代的社區團購模式。
2)供應鏈主導型。銷地的供應鏈企業,在社區招募合伙人。社區合伙人負責運營自己所在社區的微信群、實現銷售后把訂單統一匯總到供應鏈企業,供應鏈再配送到社區。這個銷售模式的產品品類、價格、促銷活動規則都是供應鏈企業決定的,供應鏈企業是這個銷售鏈條的管理重心。這是目前主流的社區團購形式,很多線下供應鏈都加入進來了。
3)社區主導型。社區微信群的群主自發進行零售,供應鏈只是依照群主的指令供貨。一般線下社區門店開展社群銷售會采用這個模式。社區群主作為離用戶最近的一方,最了解用戶需求、最了解競爭對手的動態。所以這種模式是“讓聽見炮火的人指揮炮火”,是最有效率的。
從基地到銷地,再到社區,社區社群銷售的管理重心逐步下沉到了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
移動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在線上高度協作的技術條件,社區門店和供應鏈只要共享一部分數據,就可以把用戶體驗搞的更好。比如說,社區門店把自己的煙酒庫存共享給煙酒供應鏈,供應鏈就可以及時補貨,或者把這個店不好賣的貨調到其他店,還可以在線下店發起團購的時候及時備貨。供應鏈和社區門店(社群)基于數據的高效協作是新零售的典型特征之一。
4)微信流量分化
微信流量是一個大寶藏,隨著越來越多專業的商家到微信里做生意,微信的流量呈現出了分化的態勢:
朋友圈:平臺(如:拼多多)提供產品和優惠機制,迎合用戶占便宜的購物動機。這類購買主要發生在朋友圈,或者在一些非專業購物群。
公眾號:平臺(如:SEE小電電)提供符合公眾號粉絲調性的產品,公眾號主提供流量(關注公眾號的粉絲),用內容觸發買家的偶發性購買沖動。現在也有一些專門給其他媒體平臺(如:今日頭條、抖音、秒拍等)的網紅提供產品的創業項目,其商業邏輯基本一致,我們稱之為服務媒體的供應鏈。
微信群:社區社群已經發展成為專門的零售群,買家持續穩定的購買,以滿足其日常生活所需。社區社群里發生的交易頻度最高,穩定性最好,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買家每天必逛的地方。
朋友圈流量或者公眾號流量轉化成購買,都是偶發性的;而社區社群就是專門的零售場景,群主建群就是為了賣貨,群成員進群就是為了買東西。所以,社區微信群是微信里最有價值的流量源。
小程序是穿透上述三種場景的技術工具,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之內。現在的各種“小程序電商平臺”,我們經過數據分析,依然可以發現他們的主流量來源必是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三種之中的一種。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