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京東、蘇寧為何加入團購
疫情爆發之后,人們的生活突然出現了非常大的改變,從小量的網絡購物,到現在以網絡購物為主。現在在網絡當中,不僅可以購買各種生活物質,還可以選擇購買生鮮,方便程度越來越高,盒馬、京東、蘇寧為什么加入團購,就是看到市場發民展前景越來越好。
盒馬、京東、蘇寧紛紛加入社區團購是為什么?社區團購疫情之后能走多遠?
大家都知道疫情期間,社區團購商家訂單暴漲,根據微信小程序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除夕到初七的這段時間,生鮮果蔬業小程序的交易筆數增長同比149%,社區電商的交易筆數同比增長322%。截至2月14日,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訪問人數同比增長168%,社區電商業態同比增長83%。 據了解,春節期間,社區團購頭部企業興盛優選依托實體便利店,通過“預售+自提”的模式為用戶提供蔬菜水果、肉禽水產等采購服務,單店日均訂單量增長在100%以上;但這段時間過去之后社區團購能走多遠?
1月9日,十薈團完成了883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而阿里是投資人之一。 幾乎同一時期,京東也重新殺回了社區團購賽道。京東7FRESH旗下友家鋪子、七鮮超市、七鮮生活等多業態針對疫情時期社區居民的特殊需求,推出了“小七拼”等團購服務。
除盒馬、京東兩大巨頭外,還有各路商家不斷入局。其中,不僅有永輝超市、沃爾瑪、步步高等傳統商超,還有周黑鴨、國聯水產、云集等企業。 隨著巨頭的加碼,更多挑戰者的涌入,社區團購賽道競爭越發激烈,行業洗牌加劇。一方面,原本燒錢擴張的社區團購企業,在未拿到融資的情況下,只能依靠賬面資金支撐下去;得到資本助力的企業則借此機會獲取用戶,擴大自身的影響力,這進一步加速了頭部企業的分化。 另一方面,電商巨頭們憑借著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正在迅速瓜分市場份額。據京東友家鋪子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武漢發起社區團購活動后,第一輪開團58個,庫存商品9小時售空;第二輪開團9個小時,則售出4萬斤蔬菜、1萬斤肉類、1萬斤水果。
只能說疫情只是給了社區團購的商家喘息的機會,當疫情紅利消失后,如何留存客戶才是關鍵。
在這段時間社區團購的機會與短板俱現。一面是消費者購買需求暴增,一面是社區團購供應鏈嚴重不足。
比如在實際運營中,企業卻面臨著團長流失、配送人員不足、商品短缺等難題。 社區團購的供應鏈條由供應商、平臺、物流、團長、消費者組成,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整個社區團購。
因為回家過節的員工無法按時到崗,外包的物流公司暫停營業,經常會出現無法配送而退款的情況,平臺因此損失這部分訂單的盈利。此外,因各地防疫政策的不斷變化,無法保障配送的時效性,導致部分訂單被取消。
針對商品短缺,運力不足等問題,十薈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復工城市以及商品盤和配送策略都進行了調整,調整生鮮比例以滿足民生需求。
更是有業內分析師表示其實疫情下的社區商業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光鮮,因為商業模式還沒有成熟,最典型的是社區生鮮,當疫情帶來的短暫紅利褪去之后,只有精耕細作才能留住客戶。
我們回顧發展歷程,社區團購自2018年興起后,因高效率、成本低的履約模式被資本看好。但經過一年的快速發展后,其供應鏈整合、團長管理、生鮮品控等難點也逐漸凸顯,2019年下半年不少企業因持續燒錢擴張,無法盈利而倒閉。
小編認為目前入局社區團購的行業巨頭一是因為他們有社區團購的經驗與運營體系,二是他們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另外這一次疫情社區團購行業面臨大洗牌,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有贊在社區團購方面有10年的經驗,可以關注一下。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