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為何社區社群新零售成為大眾新寵?
因為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許多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的各大路口已經開始禁止行人通行了,這也給很多的家庭采購帶來了麻煩。不過社群新零售模式的出現,無疑給被封閉的家庭帶來了諸多便利,那么為何疫情期間社區社群新零售會成為大眾的新選擇呢?
1、傳統渠道不行,電商太遠
傳統門店不管用了。除涉及民生剛需的部分門店允許開業外,很多門店不讓開門。即使開門,很多人也害怕到人群密集區。特別是那些隔離人群,也不讓出門啊。電商也突然無力了。對于高頻剛需,比如蔬菜、日用品,這不是他們的強項。說白了,電商是特定品類的聚集地,比如長尾產品、高附加值產品、高價值產品。以非剛需為主。
2、私域流量突然不靈了
私域流量、小眾產品為主,非剛需;二則,私域流量也沒有這么大的覆蓋率啊。蔬菜、日用品,這是涉及數億家庭的品類,哪個私域流量有這么高的覆蓋率?
3、新的配送方式—無接觸配送出現
能夠實現無接觸訂單,以及最后一公里的“無接觸配送”,社區社群成為最佳選擇。疫情期間,誰能建立與用戶(家庭)的連接,誰就有生意。
疫情期間,用戶的行動自由受到限制,需要無接觸的訂單模式,無接觸的配送方式。
“無接觸”是怎么樣的配送方式?
1、早就有訂單平臺,比如盒馬,以及眾多新零售平臺。新零售,特別強調人貨場。人,指的就是通過互聯網技術連接用戶。
2、社區社群。剛需產品,高頻、量大,要求近距離配送(最后一公里)。社區社群是最佳連接方式,社區交付是最佳交付方式。
3、物業門衛。這是臨時抱佛腳的連接方式。對于不會用平臺和社群的老年人,倒是特別有效。但是,這種模式疫情后馬上消失。
在這一次疫情中社區社區新零售吸引了很多的消費者,等這段特殊的情況過去之后商家應該要思考怎么留住這些用戶,在該模式上還有什么需要改變?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