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言人對品牌有什么影響?韓束解約吳亦凡危機轉商機,直播間帶貨500w
流量明星吳亦凡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負面危機」。
而和他共同面對「輿論負面」的不僅僅只有粉絲群體,還有曾與他簽下合作協議的各大品牌。
據媒體統計,截止2021年6月,吳亦凡已經和蘭蔻、韓束、康師傅、騰訊、路易威登、寶格麗、歐萊雅男士等品牌合作,所代言的品牌涵蓋了奢侈品、個護、快消等多個領域,其中不乏被品牌認定與其調性相吻合,極為謹慎才會給出的「全球代言人」,代表品牌在全球展出。
事實上,和明星簽約成為「代言人」是品牌營銷的常規舉措,而代言人一旦「翻車」,品牌一定程度上也會面臨「連帶責任」,這不僅會影響產品銷量,甚至對品牌現象也會受到波及。
對此,出現代言人「翻車」現象,品牌應該如何「自?!?,將損失降低到最低呢?
今天有贊說,我們從「品牌代言人」切入,起底這次翻車事件!

韓束解約「吳亦凡」賣出500萬,其實「?!挂彩恰笝C」?
對于品牌而已,代言人「翻車」就是負面,但面對負面危機,其實品牌也有翻身的可能。
比如這次美妝品牌韓束,就是面對吳亦凡「負面危機」后,與7月18日率先發出「解約告知函」,并在當天的直播間中「帶節奏」,一晚賣出了500萬。
那么韓束是怎么做的呢?
1、韓束在微博上發出「解約公關」,很快該話題閱讀量暴漲,截止目前閱讀量已經突破10億。
2、微博的發聲帶動了品牌熱度的提升,也帶動了許多網友從微博涌向韓束直播間圍觀,一時間,韓束的場觀人數從幾十人猛增到200萬。
3、主播間主播在面臨這一情況后,并沒有「下播」,反而表示「反正就是挺惡心的」,與觀眾互動產生對此事件的「共情」,并獲得認可。
4、隨著主播的現場反應,「韓束直播間」的熱度也在不斷提升,也憑借主播不錯的臨場反應,「嗑生嗑死」、「韓束夫婦」等超話也已經開通,讓這場直播帶到新的高度。
5、在事件發酵的第二天,韓束宣布與中國國家游泳隊合作,讓品牌「好感度」直接拉滿。
從當晚直播到昨天凌晨2點下播,韓束直播間的場觀人數近370萬,相關數據顯示, 銷售額最終達到542萬。

△ 韓束直播間當晚現場
綜上,韓束的這次「解約代言人」事件,不僅把品牌負面降到最低,還借勢獲得了一波銷量,品牌形象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對此,有贊說認為,品牌在選擇代言人上的確存在一定風險,而韓束的操作,順應了「大眾情緒」將「?!够癁椤笝C」,對于品牌而言,是有不錯的借鑒意義的。
但同時,這也并不適用與所有品牌,因為明星代言的解約,并不只是口頭說說而已,這背后意味著物料、視頻等素材的報廢,以及買的廣告位、首頁、熱搜的失效,會帶來不小的損失。
因此,也有觀點表示,韓束的做法,更適合低客單價的下沉市場的品牌。

品牌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代言人
首先,我們要明白,明星與品牌的代言合作,一般是指品牌與明星的身份認同,包括了后續品牌活動出席、廣告、自媒體等宣傳配合等一系列活動。
代言人的選擇,對于不同品牌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 品牌發布與吳亦凡解除合作內容
對于已經頗具知名度的頂級大品牌,代言人的選擇,意味著這個明星與自身品牌調性相符,是代表品牌呈現在公眾面前,代表著品牌的臉面,品牌和代言人之間的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也是為什么當下有許多品牌找明星合作的時候,會用「摯友」、「品鑒官」等頭銜與明星合作,因為這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因代言人「翻車」,而波及到品牌的風險。
而對于還在上升期的品牌,代言人背后的粉絲是提升產品銷量的主力軍,特別是對于一些當紅的流量明星,其背后成千上萬的粉絲群體,將會在極短的時間里刺激產品銷量,尤其在電商渠道的普及,不少品牌都把請代言費劃入「業務推廣費」上。
所以對于代言人的選擇,品牌應該需要謹慎考慮,尤其是像這次吳亦凡「翻車」事件后。
對此,品牌其實可以「暫緩」代言人的選擇,而是通過與明星「短期合作」的方式進行合作,以便后續及時調整,降低「明星翻車」帶來的風險。
無論如何,吳亦凡的「翻車」事件還在繼續上演,但韓束的「絕地反擊」也給我們新的思考:
謹慎選擇代言人,代言人代表著品牌形象和品牌調性,代言人翻車對品牌首先帶來的是負面,所以在選擇代言人上,品牌需慎之又慎。
為了防范代言人翻車,品牌可以選擇短期合作的形式降低風險,比如「推薦官」、「摯友」等名頭可以降低品牌代言人翻車帶來的風險。
面對代言人翻車,應該考慮風險因素,及時作出調整,將風險降到最低,危機并不只有「危害」,也是一種「機會」。
你關注吳亦凡事件,如果你的品牌出現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此外,韓束的這次「臨場發揮」,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