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贊專訪 | 疫情期間如何破局?年銷10億,連遭疫情、315重擊,218天殺出重圍!

走進這家 20 年海參品牌,回顧它的成長歷程和近 300 場直播,我們看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① 下崗創業的媽媽突遭癌癥重擊,卻靠賣海參成了當地紅人?
② 150+ 經銷商、年銷 10 億,成功路上為何牽手有贊?
③ 從單場 15 萬到半小時成交 450 萬,他們經歷了哪些蛻變?
④ 新一輪疫情突襲過后,對直播的未來規劃是怎樣的?
⑤ 自 2 月 15 日和有贊合作,歷時 218 天,品牌究竟收獲了什么?
*本文 4351 字,閱讀需 8 分鐘
「快快快,快看看庫存夠不夠!網,網有沒有問題?聲畫同步不同步……對了,銷量多少了,有 200 萬嗎?」
「450 萬,才半個多小時,我們賣了 450 萬!」話音剛落,整個屋子立刻就炸了,歡呼聲、討論聲此起彼伏,所有人都淹沒在了喜悅里。
7 月 31 日,對「曉芹海參」來說,注定是個難忘的日子。

△ 在愛逛「好貨游園會」的直播
事后回憶當晚的情形,擔任大連曉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李超說,「我們有想過這場直播能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做得更好,但沒想到這么好。」
這背后,有下崗創業、白手起家的苦澀,有依托「有贊+愛逛」直播近 300 場的拼搏,有連遭疫情、315 重擊的逆風破局,還有……想知道更多故事?那就一起來聽聽~
下了崗卻患了病
創業路一波三折
年初猛遭疫情突襲、7 月份再遇 315 大會重擊,不少人眼里,今年的海參行業似乎注定要慘淡經營……可是,「曉芹海參」卻始終保持著老大哥般的屹立不倒風范,穩坐釣魚臺。
這不得不令人好奇,他們究竟藏了什么殺手锏?
「如果要全面了解‘曉芹海參’,就必須從我們的品牌創始人、我的媽媽說起。」當我們向李超提出想做個專訪時,他爽快地答應了。

△ 總經理李超
那是在 1997 年,40 多歲的王曉芹下崗后想要試試自主創業,可是一沒資源、二缺人脈,白手起家哪有這么容易?
起早貪黑、苦思冥想,剛起步的時候特別難熬。好在不久后,她找到了突破口,盯準當地人都愛吃的甲魚,憑著自己的摸索創出了獨特的 4 步去腥法,在大連市內的各個商場打出了名氣。

△ 創始人王曉芹
眼瞅著生意開始有了起色,一個噩耗突然落到了她身上:乳腺癌復發、轉移,緊接著就是漫長的化療,甚至有 4 次躺在手術臺上。到這里,一般人的創業路也許就此中斷。
可是,哪怕在居家養病的日子里,王曉芹也沒有冷下創業的心。這時,她接觸到了既是大連特產,又是滋補養身好物的海參,萌生了轉型再創業的想法。
「那段時間她幾乎每天都在研究怎么做海參,差不多煮爛了 1000 多斤后,終于把普通人難處理、難食用的缺陷給改善了,慢慢也就打開了新的市場。」回想起這段經歷,身為兒子的李超可謂是記憶猶新。

△ 曉芹工廠里的海參
2007 年,CCTV 農業頻道《致富經》的編導聽說了王曉芹的故事,單獨為她做了一期專訪。
「我印象特別深,那天晚上電話簡直被打爆了,到了凌晨一兩點都沒停。因為恰好趕上了年度欄目,觀看的人特別多。一下子我們就有了知名度,全國各地都有人找過來談合作。」
正是從那時起,王曉芹下決心對外招商,希望和更多有意向、有能力的人攜手成長。到了第二年,他們的經銷商就陸陸續續在東北、北京等地發展、壯大。
再后來,「買甲魚找曉芹、買海參也要找曉芹」成為大連市民耳熟能詳的一句口頭語。
150+ 經銷商、年銷 10 億
成功路上為何牽手有贊?
講到這,也許你會覺得「曉芹海參」的快速崛起有些偶然,但事實上,每個偶然背后都或多或少有它的必然。
「曉芹海參」成功的必然,在于他們在關鍵時刻,做對了 3 件事。
2011~2015:電視購物,擴大品牌聲量
海參的定位很明確:滋補養身,消費群體大都集中在中老年人。而在早些年,手機購物沒有那么普及,怎么能在全國各地大范圍鋪開市場?
選來選去,「曉芹海參」看中了當時非常火爆的電視購物。要知道,中老年人一有閑暇往往就愛看電視,電視媒體的公信力也容易獲取到他們的信任。
而且,團隊入局的時間點也很巧妙,持續 4 年的招商,讓品牌擁有了大量線下門店和優質的合作伙伴。

△ 「曉芹海參」線下體驗店
不少目標客戶在電視廣告上了解到品牌后,還能在周邊城市、小區里找到對應門店,一傳一、十傳百,品牌的知名度也就越打越響。
那時候,品牌累計和幾十家電視媒體有過合作,一年下來,總銷售額能達到 5 億。
2017~2019:參訪游,打消信任危機
電視購物的巨大商機吸引了大批供貨能力、質量參差不齊的商家涌入,市面上難免出現過度宣傳的狀況,信任危機也由此產生。
同時,紅利期過去后,電視購物整體業態也開始走下坡路。如何應對這些不利局面?
從 2017 年起,「曉芹海參」開始組織老客、經銷商前往原產地進行參訪游,發起了「萬人見證,溯源曉芹海參原產地·大連行」的全國性活動,反響熱烈。
慢慢地,這樣的活動越做越大,平均算下來,團隊每年會在 20 多個城市展開 90 多場次、總計近 10000 人的參訪游。
有了真實的原產地到訪體驗,老客的口碑更好了,經銷商的信心、動力也大大增強,品牌業績不但沒有下滑,反而迎來了再一次的猛漲。
到了 2019 年,「曉芹海參」在全國已經有 400 多家專賣店,經銷商總數擴展到 150 多,年銷售額成功超過 10 億。
△ 左右滑動,查看品牌組織的參訪游
2020:有贊商城+微信直播
近些年,「曉芹海參」還一直在嘗試融合線上線下,打造出適合自己的新零售業務,而今年疫情的影響明顯加速了這一進程,與有贊的緊密合作也就此拉開。
線下受阻,線上的有贊商城、小程序和愛逛直播成為「曉芹海參」賦能全國經銷商、線下門店的重要一環。
在以往,團隊在私域流量領域的探索并不深,有很大的潛在客源價值沒有挖掘。此次在危機壓力的刺激下,全體團隊的斗志格外高昂,不久后,僅僅依靠小程序就達到了 1:19 的裂變率,即 1 個老客就能帶來 19 個新客。同時,直播項目也風風火火地推動了起來。


△ 品牌的有贊商城「曉芹優選」
半小時成交 450 萬
近 300 場直播的蛻變與奇跡
深耕有贊的 218 天里,「曉芹海參」團隊最滿意的還是他們的直播。
今年 2 月底的一個下午,沒有打光燈,沒有手機支架,「曉芹海參」的直播組負責人周娜對著一部「人肉支架」支起的 iPhone6 鏡頭,開啟了這家 20 年海參品牌的第一次微信直播。
起步階段:直播新手,快速成長
「前 2 周的時間里,主要是我們管理層的 10 個人在家輪流做,有的還一邊帶娃一邊直播,可以說是又累又充實。」說到直播,李超的興致顯得特別高。
「有了一些經驗后,我們會不斷嘗試跟供貨商談價格,爭取給客戶多一些讓利。3 月中旬做了一次大力度的秒殺直播,單場業績超過 15 萬。」
跟明星、網紅的直播不同,「曉芹海參」既沒有大流量加持,本身產品客單價也在上千元左右,線上成交難度其實很大,加上初期直播條件有些簡陋,能有這樣相當不錯的成績已經讓團隊頗為滿意。
之后,「曉芹海參」以每天 2 場的節奏,在直播路上穩扎穩打地大踏步前進,一個半月內就播了 95 場,觀看人次達到 51.8 萬。

△ 團隊的直播間
進擊階段:經銷商入局,全國發力
四月中下旬,在總部直播經驗的帶動下,「曉芹海參」在北京、大連、葫蘆島、沈陽、哈爾濱、淄博等城市的經銷商們紛紛加入直播隊伍,掀起「云端連鎖」的熱潮,這當中就涌現出了不少帶貨高手。
「像是北京的一家經銷商,還特意做了專場直播,鼓勵粉絲先在線上預付低額度的押金減小成單壓力,之后再到門店交尾款,一時間引來了大批訂單。哪怕不算其他附帶銷售,光是海參的單場成交額就有 30 多萬。」

△ 北京經銷商團隊
「曉芹海參」和有贊連鎖合作后,為每個有意向的經銷商都單獨創建了獨立網店,總部提供產品上架、網店運營、客服咨詢、營銷素材設計等支持,經銷商無需投入額外的人力、財力。
為了幫助經銷商低門檻加入直播項目,且能沉淀各自的老客,甚至一口氣連開了 14 個直播間。


△ 多個經銷商開通了網店
蛻變階段:明星帶貨+參訪游直播+社群追單
直播業務開始得雖然倉促,但「曉芹海參」很快沉淀出體系化的方法論,除了日常的員工直播,團隊還開始積極嘗試明星帶貨、參訪游直播,并將直播與社群營銷緊密結合,提高購買轉化。
在明星直播方面,「曉芹海參」相繼通過愛逛與傅首爾、錢楓等明星直播間合作推廣帶貨。7 月 31 日,團隊還參與了愛逛直播「好貨游園會」活動。
通過明星劉曉慶、戴軍的傾力推薦,全國線下 30 多個城市的門店積極配合,團隊打通了「多店聯播+線上成交+線下取貨、配送」的完備體系,半個多小時的成交額就超過 450 萬。
之前品牌的單場直播業績雖然一直很穩定,但并不能算很高,此次的突破可算得上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高客單產品想要快速成交,必須先打牢消費信任,這個我們有很不錯的基礎;其次就是大流量來了,你得接得住,我們提前和 30 多個城市、上百家門店打好招呼,拍完可能第二天就拿到了貨,粉絲自然買得放心。」

△ 品牌在「好貨游園會」上直播
至于參訪游直播,則是團隊探索直播的另一種形式。因為疫情影響,他們將參訪游轉移到了線上,開啟了「云游曉芹」活動。
創始人王曉芹會帶著直播間粉絲參觀生產車間,并現場督導產品線的工藝調整,讓粉絲近距離感受品牌的專業實力。
線上直播要比以往的線下活動更節省人力、資金,同時能夠觸達的老客更是有了幾倍、幾十倍的提升,還受到了更多粉絲的喜歡和肯定。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參訪游照片
而且,「曉芹海參」還策劃了「達人秀」欄目,每周邀請一名有才藝的粉絲走進直播間。
「做達人秀,其實是個三贏的好事。很多老人們都樂于展現自己的才藝、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們的直播正好給了他們平臺和機會。」對于達人秀的未來,李超格外看好。
「對于經銷商,我們會把報名的粉絲盡量安排到附近的門店,多多少少都能給門店增加點額外業績,或者直接讓導購推薦客戶報名,并給導購適當獎勵。」
「做直播的老人們往往會拉著親朋好友、兒孫晚輩一起來看,順帶點點關注、轉發分享。對于品牌方我們自己,這又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渠道。」
△ 左右滑動,查看達人秀直播
另外,為了更全面地給直播賦能,「曉芹海參」和經銷商們搭建起近百個微信社群,配合直播活動進行曝光和造勢。
在直播過程中,曉芹會通過愛逛助力榜單、社群內傳播等活躍直播氛圍。直播結束后,還會緊抓熱度,定向與有購買意愿的客戶溝通,完成進一步的社群追單,提高直播轉化率。
截至目前,「曉芹海參」已經累計直播了近 300 場,有贊商城的客戶數超過 20 萬人,其中新客比例高達 35%。
二次疫情、315 重擊后
站穩腳跟,如何再放開手?
7 月 16 日,海參行業遭 315 大會曝光違規亂象;7 月 22 日,大連突發 1 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臨時封閉了 80 多個居民小區……
在這雙重打擊下,已經逐步復工復產的「曉芹海參」面臨嚴峻考驗,所有業務增長壓力都敵不過安全、信任壓力。
「早在 2018 年,我們就打造了海參產品一品一碼溯源系統,此次大連疫情復發后,又進行了產品、冷凍、相關人員的全部核酸檢測,品質有保證不怕客戶不信任、不消費;然后繼續通過直播與客戶互動,大力宣傳愛逛‘好貨游園會’活動,大家的關注焦點慢慢轉移到別的地方,對生意的影響自然就小了。」
先把腳跟站穩后,團隊再慢慢對直播進行新的規劃:
首先,不少團隊成員突然隔離,直播人手一時間陷入緊張了起來;其次,頻繁直播一些弊端開始暴露:直播品類聚焦在海參,較為單一,且大多老客本身對產品也相當熟悉,觀看率呈現降低趨勢。
面對這些緊急狀況和直播瓶頸,到底應該怎么解決?團隊的應對很冷靜,也很明智:
先是調整直播頻次,改為每周二、四、六的早晚進行直播,總計 6 場;
再重新規劃直播內容,3 天的直播內容分別留給參訪游直播、門店直播和達人秀。
其次,特別安排 20 人為固定的直播成員,按門店分組,提前準備腳本,花更多時間打磨內容,使得每場直播都有差異化和新鮮感。
最后,還會鼓勵門店店員、導購通過有贊的銷售員功能嘗試線上推廣直播、活動,裂變出更多新客。

△ 團隊成員在直播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都說這兩年直播帶貨特別火,在李佳琦和薇婭的刺激下,不管是大牌明星,還是民間草根都想來分一杯羹,賺個盆滿缽滿。
然而實際卻是翻車新聞頻出,比如:吳曉波直播賣奶粉,60 萬坑位費,成交 13 單;葉一茜直播賣茶具,90 萬人在線觀看,成交 10 單……
這還只是小小的冰山一角,更大的危機隱藏在背后:退貨量居高不下、客訴問題頻發、品牌信任流失……說到底,還是人貨場不協調、不統一,光有大流量不頂用。
但你從「曉芹海參」身上,卻很難看到這些問題。原因很簡單,他們從一開始和有贊、愛逛合作的目的就很純粹——賦能經銷商:
事實上,品牌運營網店并不是想把所有老客變成自己的私域流量,而是考慮到長久以來的一些阻礙:部分經銷商因為投入成本的限制,管理比較粗放,往往沒辦法很好地維護住自己的核心客群。
但現在,有了網店后,團隊可以對整個大盤的數據進行細化,比如:給客戶打標簽、運營會員,再通過做直播、組織社群活動,賦能給經銷商的線下門店,幫助他們一起運營。
「之前,我們不允許經銷商在線上開網店,是擔心無法對貨品源、價格、質量進行把控,現在借助有贊連鎖,總部有了很強的靈活管理能力,自然不用再擔心了。」
此外,對于分布比較集中的經銷商們,團隊還會鼓勵他們主動提需求,策劃有特色的區域性、群體性活動,再落地到門店進行針對性宣傳。
在最后,李超總結說,「品牌直播雖然開了個好頭,但還有一大批經銷商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全身心投入進來。我們希望在接下來幾個月、甚至明年,盡力幫助他們在線上收攏、擴展一批新的、活躍的高質量客群。」
點此立即參觀店鋪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